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54)|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54)

54.

中锋,是笔毫直。即使笔管倒着,只要毫还是直的,也是中锋。

侧锋,是笔毫偏。即使笔管是直的,只要毫是偏的,也是侧锋。

过去论书法的人讲,某书家写的字对日观之,中心有一黑线,便是中锋用笔的典范,这是无稽之谈。

书法用凿笔倒锋向外行,运笔如刀,近人书法常如此。余见于右任、谢无量、马一浮写字都是如此。

书法每苦落笔为难,虽云峻落逆入,亦言其意耳,欲寻模范,仍当于汉分中求之。

常人写楷书慢,写草书快,其实要楷书写得快,草书写得慢,要达此境很难。草书行笔应裹行,不得直来直去。

写楷如写草,写草如写真。楷是楷模,本篆书而来。楷书,不能只就唐宋说,隶书、八分书也是楷。

写行书要慢笔多,快笔少。

吾丘衍所著《三十五举》,讲治印之虚实、阴阳、照应等变化,共三十六例,甚有见地。非唯治印,我绘画亦从中汲取了不少东西。

刻印重在大方,有些图章在布局上似乎也无多大毛病,但总觉小藐,这是作者根性上带的。欲免此弊,只有读书一途才是根本的办法,此外可有意选学一些大方的作品,但要改此病很难。任伯年知道自己的画有俗气,努力改,但到晚年也没有改尽。诗、书、画、印中,印章最难,赵之谦本是大家,但其印章也小藐。吴昌硕和齐白石诗、书、画、印都是大气盘旋,很不容易。学刻印,要在吴、齐二人上用功,辅以汉砖、瓦当文字,这样格调才高。

汉官印比私印好。但官印之铸印,中间架个十字格的,呆板了,不好。字多些的或者封了官临时凿成的,精品不少。

单从印谱中学印不行,须从古金器刻辞、汉封泥、砖瓦图案花纹等中吸取养料,才不致误入前人窠臼。

若以《礼器碑》字入印,须经过篆化,捺笔不必上翘。

齐白石治印,取秦囚人砖之刀法,得《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之结构神韵,此齐先生亲口对我所言。故其印章风格雄浑奇伟,自然天成。

吴昌硕、齐白石之印如写成。清代浙派、皖派印人所输就在这点上:失之刻镂太甚。

刻印要刻得使人恍眼一看产生错觉,象是烂钉子盖的,不是刻的字;仔细看,刻的笔画要象写的那样自然,才有趣。

凡是印章刻得好的人,其字画大都很好。只有字写得好而不会刻印的,没有会刻印而不会写字的。有清一代书法很好,与清代印学发达有很大的关系。

写印一法很长功。对每一方印印面各字笔画的多少、疏密,要能组织得拢,移得动。有此本领,然后可谈书法金石矣。反之,如果把字抖不散,则成刻字匠了。

(问:初学刻印从较规矩一派入手可以吗?)

学习刻印、写字“从规矩入手”等于从呆板入手,一开始就受到束缚,以后手放不开。学刻印,一般说可从吴昌硕入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印章都刻得好。

学习刻印的步骤是先于纸上摹写,再摹刻,再仿刻(用其布白而易以它字),再创作。

治印的刀法,我认为只有单刀、双刀两种。过去有人讲了正刀、侧刀、飞刀、涩刀、朴刀等等许多名称,那是故弄玄虚,吓虎人的。至于说处理方法,单刀双刀都要讲轻、重、断、续,轻如游丝,重似崩崖,断而还续,若续若断。

刀形(刀痕)有方圆,方刀来源于隶,圆刀来源于篆,既方且圆来源于八分书。

(问:近来觉得自己刻的印总是无甚变化。)

未吸收营养即不能变。刻印要求组织严密,比画更难。印面即是画面。横、直、斜是构图原则,要和谐。要有强烈的音乐感,要有高低、抑扬、顿挫,要互相协调。每一笔也应有曲、伸、顿、挫,与画面构图相同。画理通于刻印,艺术之理均相通。

休息下眼睛!未完待续。。。。。。

—精选推荐

李西伯恺书画艺术讲座:树分四枝

我是李西伯恺,书画艺术研究,感谢您的关注!

Q   Q :2377923778
公众号:lixibokai
艺术官网:www.lixibokai.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