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这6个指标异常,是进入严重肾衰竭阶段的危险信号

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都不会进入严重肾衰竭与尿毒症;只有少数慢性肾脏病才最终缓慢发展成严重肾衰竭与尿毒症,有极少数慢性肾脏病会很快发展成严重肾衰竭与尿毒症。容易进展的慢性肾脏病,通常也要数年、十数年或更长时间,才有可能发展成严重肾衰竭与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这六个指标异常,是进入严重肾衰竭阶段的危险信号。
1.贫血或渐加重。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非妊娠)<110g/L,就可诊断为贫血。当慢性肾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就会减少,从而出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45-60ml/min或血肌酐升高到200μmol/L左右,才会逐渐出现肾性贫血。贫血越严重,肾衰竭也越严重。
2.血压高或难降。血压达到140/90mmHg,即可认定为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有关的高血压的发生,一方面与容量负荷即钠水潴留有关,另一方面与肾脏分泌肾素激活RAS系统(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管收缩有关。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越来越高或难控制达标时,会进入严重肾衰竭阶段。
3.高钾血症。血钾正常范围为3.5—5.5mmol/L,超过5.5mmol/L即为高钾血症。与肾病有关的高钾血症,主要与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有关,部分患者也与所用药物可能导致高钾及饮食中钾含量较高有关。如果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常出现高钾血症,说明两侧肾脏的绝大多数肾单位已功能丧失。
4.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正常范围为23—31mmol/L,低于22mmol/L可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也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与慢性肾脏病有关的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则多为代谢性酸中毒。在慢性肾脏病定期检查过程中,若发现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则多见于患者肾功能减退更加严重。
5.尿渗透压明显降低。尿渗透压的正常范围为600—1000mOsm/(kg·H2O)。正常人禁饮8小时后,若尿渗透压小于600mOsm/(kg·H2O),且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比值等于或小于1,表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障碍,而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也会越来越差,显示尿渗透压明显下降。
6.心衰指数明显异常。心衰指数可用左室EF值(LVEF)来表示,静息状态下,一般将左室EF值小于50%被公认为左室收缩期功能减低的诊断标准,40—50%为轻度减低,30一40%为中度减低,小于30%为重度减低。LVEF值是目前评价心功能最常用和可靠的指标。因此,EF明显降低时,慢性肾脏病进入严重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