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道解缚(108)
甲:练拳之人大致有几种类型?
乙:没统计过。
甲:极粗略极浅陋地分,大致有几种类型?
乙:悖身逆性运作身识型;称身称性运作身识型。
甲:还有第三种类型吗?
乙:因悖身逆性运作身识而导致了某些痛楚苦楚,某些苦涩苦恼,从而极度决绝地心灰意冷,铁了心地彻底灭拳 ------ 铁了心地彻底不玩了 ------ 其身识上从此再无拳之相用显现。
甲:第三种类型多吗?
乙:不多,极极极极极少数。
甲:第一种类型多吗?
乙:不多,极极极少数。
甲:第一种类型有何思行特征?
乙:不如先说说第二种类型有何思行特征。
甲:第二种类型有何思行特征?
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拳术之相用,都不过是人之身识(头脑肢躯.筋骨血气.五脏六腑.经络脉息.见闻觉知.审视思量)的籍缘生发和随缘显现,没有真实自性,没有自我实性,不能独立存在,不能独立运作,离开身识各环节功能性用和功能差别的随缘赴感靡不周,就是绝对的空无,绝对的虚无。如果非要说一切拳术相用有实性,那就只能将拳之相用皈依身识考量 ------ 本即人之身识的诸多功能性用之一。有此认知,自会真确谛实地不背离自己的清晰目标,客观实际地根据自己的真切需求,或通过自力,或假籍外缘,或自力结合外缘,去称身称性地运作身识 ------ 不断地圆知圆觉,圆谐圆畅,圆活圆运,圆整圆显自己身识各环节的功能性用和功能差别。
甲:明白了。思维上与第二种类型全然相逆,行为上与第二种类型全然相反的,就是第一种类型的思行特征。有个问题,这第一种和第三种向第二种转型的可能性大不大?
乙:或有可能,但可能性多大就不好说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