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拳”字还给太极

“太极拳要不要讲技击功能”,一直是武术界争论的问题。几十年来,主张淡化太极拳技击功能,甚至放弃其技击功能的人不在少数。这种观点和主张甚至是当时位居上峰的主流,左右了太极拳发展的方向。

五十年代,在解放初期特殊的情况下,社会经过了长年的战乱,人心思定,以及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下,人们片面地将武术的攻防技击功能,视为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加以排斥制止。整个武术不讲技击,太极拳自然也不能再提技击。那一个时代出版的武术书籍,都不谈技击。国家推广的武术套路也都只讲动作,不讲技击。谁要是讲技击,谁就会受到批评,这是一段人所共知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武术的技击功能开始有了正确的思考和评价,在这以后的武术出版物,也重新恢复了对武术技击的研究和介绍。

然而,一些人却继续坚持着太极拳只讲养生、不要讲攻防技击功能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会把太极拳运动引向错误的方向。所以,不能不提出来讨论。

《中华武术》2011年第1期,有位林永江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林先生在《读(何为太极拳)》文中说:“在当今太极拳大行其道的同时,太极拳推手为什么乏人问津,热不起来?”他认为“因为现代社会治安加强,人身攻防并非正常生活手段,而为了享受现代生活,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为了追求健康,在太极拳成为人们宠儿的同时,太极拳推手却成为了弃儿。可谓势所必至,理所当然。推手的弱化,同时说明了太极拳攻防搏击功能的弱化。尽管攻防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能,当它失去用武之地时,再强调也是没有用的。”林先生由此结论说:“太极拳既已淡化技击功能,在学习中继续保持和强调攻防含义有什么意义?”

林先生的观点是以偏概全,只看到了太极拳发展中的一些表面现象,没有透过表象去分析事物的实质。没有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从社会治安、享受生活的角度看待攻防功能,而没有从武术本质、从文化去看待攻防功能。他列举的理由似是而非,是表面的、片面的,所得的结论当然是错的。

为了证明林先生观点错误,我先举摔跤的例子来说明(编者:从下文的描述看,此处说的“摔跤”,似应是“相扑”)。摔跤从现象看,两个胖胖的人,扭打在一起,这种项目有什么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减肥唯恐不及,还会吃得这样胖胖的吗?谁会穿这样的衣服上街?社会治安能允许这样扭打吗?很会享受生活的现代人们干吗要这样吃劲费力地较劲?种种理由,按林先生的逻辑,摔跤这种项目早就可以取消了。或者可以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发展改造,改造得既能养生又可娱乐的,像交谊舞一样东西。但是,摔跤如果经过这么“改造发展”,摔跤的名称也就名存实亡了,其名称也许要改为“摔跤交谊舞”才名实相符。

摔跤之所以没有被淘汰,因为它是一种传统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必须保持它的原始面貌。如果按林先生的观点,不仅是摔跤,像柔道、射箭、标枪、铁饼、枪术、刀术、剑术等许多项目都要淘汰,或者改造,因为,现代生活中谁还在使用枪刀弓剑等那些东西?治安社会怎么能允许摔跤打架?显然,林先生列举的理由是立不住脚的。再举一例,北京的古城墙拆了有多么可惜,现在是悔之不及。当年全国不少地方也都如此,正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

而现在不少地方又一个劲地造起新的城墙来,搞假古董来发展旅游,这也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当初的人们认为北京的城墙已失去了军事防御功能,“无用武之地”,而且影响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对现代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似乎有许许多多充分的理由决定非拆不可。城墙在一些决策者的眼中只是一堆砖土,没有把它当作是物质文化来看待,以至铸成大错。当年梁思成教授反对拆,他主张保持北京城墙是保持一种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但他是少数,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北京城墙的摧毁,因为是物质的,有形的,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思。相比之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拆毁的“城墙”——太极拳攻防技击功能,由于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容易认真地去反思。

几十年来,一些人竭力反对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在他们眼里,现代人很会享受生活,不耐艰苦,保持太极拳技击功能是非常辛苦的事,不受欢迎,会“乏人问津”的。又认为攻防技击功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它与打架伤人有必然联系。现代社会强调安定和谐,技击功能因此必须淡化,甚至废弃。另外,他们把太极拳的技击功能与养生健康对立起来,似乎一提技击功能就会损害健康,要养生健康就不能要技击功能。反对太极拳保持攻防技击功能的理由大致如此。

任何一种拳术,作为武术,起因都不是为了养生而创立的,它首先是用来防身的,拳的技击作用是第一位。人们在武术的锻炼中获得了健康,可以说健康是武术的“副产品”,有了强健的身体,自卫更有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犹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中国文化崇尚仁义,“武备而不用谓之仁”,于是才有“益寿延年不老春”之说。所以,真正的太极拳应该是体与用兼备的。太极拳作为一种拳,它首先要有自卫(即“武备”)的能力,然后才有益寿延年(即“不用”)的境界。没有“武备”能力而大讲“不用”,那是“无能”。

传统太极拳是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理论基础,拳架是这一文化的体现。综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面谈的不都是技击技术的内容吗?请看:“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所以,如果太极拳要丢弃攻防技击功能,那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将全部作废或重写,太极拳还有什么文化可言?!

五十年代,像褚桂亭(编者:褚桂亭1890-1977,字德新,河北任邱县人。从程德录、黄柏年、姜玉和习形意、八卦,从郝恩光学三合刀,从李景林学武当对剑。1929年,在杭州拜杨澄甫为师学习杨式大架太极拳)等老一辈武术大家,对太极拳为养生只讲动作不讲技击的做法,早就忧心忡忡,私下叹息说:“太极拳这样下去将不是拳了,会变成'卫生拳(操)’的!”。顾留馨先生写了一本《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书中提到一些传统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因而受到批评,印发40万册的书被禁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不管人数多少,不受外部世界的诱惑,耐得寂寞经受得住委曲,执着地坚持传统文化本来的面貌,这是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热爱太极拳的人们应该要有这种高尚的境界。

主张不要技击功能的这些人,他们没有把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他们要去掉的不只是技击功能本身,而是去掉了太极拳的灵魂,去掉了太极拳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去要掉一种传统武术,一种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请保持它原来的面貌,不要随意改动。我们不要摧毁老古董,再造假古董。文化可以发展,可以创新的,但新的东西可以冠以新的名称,不要随便使用老的名称,以免混乱视听。如果不要技击功能单讲养生健康,如果为了一部分快乐、时尚的需求,人们完全可以发展或创造一种“太极style”、“太极霹雳舞”或者“太极养生操”、“太极健身舞”等等许多新的“太极”的什么东西来。但无论如何改,请把“拳”字还给武术,也就是把传统讲技击功能的太极拳还给武术。讲得再明白些:有技击功能的仍叫太极拳,不要技击功能、只讲养生的运动可叫“太极养生操”。前一种是传统的文化,后一种是新编的文化,这样一区分,概念清楚,名符其实,名正言顺,也可以少了不少争论。

(0)

相关推荐

  • 武当太极拳九式(附:拳谱)

    零基础入门 武当九式太极基础拳不仅仅是一个套路,整套拳里面的每个动作都具有它独特的养生含义和技击技巧.无论是零基础入门还是已练习者,只要随我们从第一堂课的太极拳的基本功法开始学习,便能轻松入门,通过学 ...

  • 邱家栋:太极深意 拳在于法 | 赋能者说第16回

    赋 能 Empower 者 说 第十六回 杏花天影 华语群星 - 太极-24式太极拳音乐 非遗星球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承人,陈家沟第二十世传人,国家高级太极拳拳师邱家栋.很荣幸 ...

  • 不管在哪里上班,请记住这个字

    第一则: 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 第二则: 入一行, 先别惦记着能赚钱, 先学着让自己值钱. 第三则: 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 第四则: 干工作,没有哪个是顺利的,受点气是正常的.  第五则 ...

  • 整劲不成何来拳?练太极整劲的方法送给大家!

    练习太极拳从松静沉入手,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行功走架,松.沉.圆.活.舒展大方,节节贯串.除了陈氏太极拳有发明劲之外,其余太极拳都不发明劲.因此一些人把太极拳称之为绵拳.然而,岂其然哉?著名太极拳家杨 ...

  • 精脉勃发,练拳先强三分 | 太极的内在统一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精 气 神 太极的内在统一 精脉勃发 练拳先强三分 精即精华,是物质范畴内最优秀的部分.精.气.神三者统一于精,因为精属于物质范畴,是气与神变化.发展的起点.  ...

  • 请把离婚自由还给她

    马上快520了. 有另一半的,开开心心过节,也是件高兴事. 可有些地区的婚姻登记处却过于热心,直接宣布当天暂停受理离婚登记. 这可好,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上对"离婚自由"的讨论,越 ...

  • 【感悟人生】做人,请记住十个字

    原文地址:[整理]做人,请记住十个字作者:超越自我 做人请记住十个字  第一字:清.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quo ...

  • 天津王逸樵先生1982年演练的犹龙派武当太极拳,此拳又名龙形太极!

    龙形太极 大海汪洋 犹龙派武当太极拳功架简介 引言 我原是个体弱多病的人.解放前夕,在天津经友人介绍,拜张振之老先生生学习犹龙派武当太极拳功架六十四式.开始张老师不背轻易传授,经过多次接触,当他看出我 ...

  • 献给每天想辞职的人!2021不管你在哪里上班,请记住这个字!

    答:只需点上边<思维论坛>免费关注! 思维论坛 阅:当下最新事件: 品:历史财富新知! 荐:企业经营管理: 享:商业最新资讯! 思维论坛--一切从这里开始. 公众号 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 ...

  • 先练好脚,才能打好拳!一语道破太极的本质

    杨禹廷老师晚年掏心窝子述说太极拳的真谛,说:"太极拳就是脚下的阴阳变动."这真是一语中的.彻悟太极拳的本质,太极拳的拳并不重要,这使我觉得王宗岳公所说的"其根在脚,形于手 ...

  • 这十八个字对于太极人,字字如金!

    太极拳十八式诀解 太极拳十八式诀解,可能许多太极拳爱好者都听说过.但说到具体内容以及用法,恐怕许多爱好者就要摇头了.今天一并奉上. 太极拳十八式诀解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 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