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糖尿病:一种重要、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
前段时间,科室接诊了一名糖尿病患者,李某某,因发现肾病综合征3个月,血糖升高1周入院。
患者3月前在本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每天口服60毫克强的松(一种糖皮质激素)。
一周前复查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2.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很明显诊断为糖尿病。
患者感到非常奇怪,3个月前检查没有糖尿病,也没有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为什么就得了糖尿病呢?
其实这就是: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糖尿病,也就是类固醇糖尿病(steroid-induced diabetes mellitus,SDM)。
什么是类固醇糖尿病(SDM)
类固醇糖尿病(SDM )是指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过多(内源性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一种糖代谢障碍,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称为类固醇糖尿病,亦称为继发性糖尿病。
在临床上类固醇糖尿病是一种与药物高度相关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长期大量地应用,SDM 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了。应用糖皮质激素后SDM的发生率约为8.8%-40%左右。
1.外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类固醇激素是SDM的直接诱因。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可以拮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协同胰高血糖素等其他内源性激素的升糖作用,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2.内源性类固醇激素产生过多: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增多与高血糖关系十分密切,在库欣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的疾病)中 20%-60% 的患者会出现葡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
1.起病较快、病情较轻: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逐渐可出现糖尿病。较少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在血糖筛查时发现。
2.并发酮症比例低:类固醇糖尿病不易并发酮症,罕见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对胰岛素治疗反应不一:部分患者有拮抗现象,与普通患者相比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4.停药后血糖大多快速恢复:停用糖皮质激素后,高血糖多能缓解,仅部分无法恢复;
5.血糖升高的特点: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常以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空腹血糖常轻度升高或正常。
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口服糖皮质激素后或者因为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产生过多出现的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可以诊断为类固醇糖尿病(SDM)。
具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具有典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需要另一天复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1.与1型糖尿病鉴别:1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儿童、青少年,起病急,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根本原因为胰岛素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为阳性。
2.与2型糖尿病鉴别:2型糖尿病多起病于中老年,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往往不典型,不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根本原因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相关抗体为阴性。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生理激素,临床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但糖皮质激素又是一把双刃剑,同样存在许多副作用,长期大剂量应用,能引起血糖明显升高。
首先,一定要严格掌握激素的应用指征,坚决杜绝滥用激素的现象,在大剂量应用激素期间,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血糖的变化情况。
其次,一旦确诊为类固醇糖尿病(SDM),应该根据原发病的需要,考虑激素能否停用或者减量,当然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必不可少。
最后,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血糖药物,目前所有类型的口服降糖药都可以用于SDM患者。对于空腹血糖≥11.1mmol/L患者,胰岛素通常是首选药物。
文章开头提到的李某某患者,经过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经过医生反复解说,终于明白了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导致糖尿病。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怀化市肿瘤医院(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怀化市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