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古画却当了10年的挡灰布,专家心痛到流眼泪,如今是镇馆之宝
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各地区博物馆为了馆内的文物数量,会经常性的派遣文物专家下乡去寻找文物,也会大力的号召老百姓能踊跃的捐献文物,当然了捐献者也会得到一些奖励,为此的确有许多的人愿意主动上交文物,甚至一分钱都不要。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东北文物局这边就派遣了文物专家下乡进行文物宣传,另外也是下乡寻找遗失在民间的宝贝,这不这一年还真的是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在专家们来到长春市某个居民大院的时候,来到一个老头家中,这个老头是当地工厂的锅炉工。
就这样专家们过去坐了一下,没想到却在老头家的厨房发现一个非常特殊的东西,就在灶台上面有一张黄色的挡灰布,这看起来和普通的挡灰布不一样,为此专家就和老头商量是否能看下这件挡灰布。

没想到专家仔细的观察这件挡灰布之后,却发现了隐藏的端倪,这哪里是什么挡灰布,分明是一张古画,经过分析这很可能是就失传100多年的金代《文姬归汉图》。
当时如今的这幅《文姬归汉图》却破旧的很严重,上面不仅有许多的污渍,而且还有许多的破洞,很可能是被小虫子给咬的,看到这里专家已经是心痛到了流眼泪,堂堂的一件国宝却被当成了挡灰布。

老头看着这几个文物专家如此难过,便问道为何如此,是不是这挡灰布有什么故事?而后专家就和老头说了详情,老头得知之后立马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挡灰布居然是一件非常重量级的文物。

专家也问了老头这幅《文姬归汉图》的由来,老头也没有隐瞒,于是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原来这幅《文姬归汉图》是当年宫女太监从紫禁城里偷拿出来的,之后就一直的流落在了民间。

老头当年就曾在那里当过差事,为此也和其他人一样偷盗过宝贝,起初的时候老头也是拿到外面去贩卖,可是居然没有人看的中,就这样老头觉得这幅《文姬归汉图》并不是什么宝贝,扔掉也怪可惜的,于是就放在了自家的厨房当了挡灰布,而这一当就是个10年。

《文姬归汉图》是金代画家张瑀的绢本设色画,其意义非常的大,如今更是吉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后文物专家也不吝啬给了老头物质奖励,分别是160元和2000元奖金,虽然和《文姬归汉图》本身的价值相比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当时这2000多块钱可是不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