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禮解題

▲《字源》截圖

曲,甲骨文作

(乙七三八五)、商代金文作

(曲父丁爵),《說文》古文作

。以形觀之,矩形之一角即曲也。房間一隅、器物一隅、山水凹折處皆可謂曲。

相對於整體而言,曲收縮於一隅,有局部之意。《釋名·釋言語》:“曲,局也。”《詩·小雅·正月》“不敢不局”毛傳:“局,曲也。”《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梁啟雄釋曰:“曲者,一部分之意。”《中庸》:“其次致曲。”朱熹章句曰:“曲,一偏也。”《周禮·地官·鄉師》“大役則帥民徒而至”鄭玄注:“而至,至作部曲也。”孫詒讓正義曰:“曲者,部之小別。”
相對於全體而言,曲爲一部分,故相對爲小。《漢書·禮樂志》:“事爲之制,曲爲之防。”王念孫《讀書雜志》志曰:“大事曰事,小事曰曲。”《禮記·中庸》:“其次致曲。”鄭玄注曰:“曲猶小小之事也。”孔穎達疏曰:“曲謂細小之事。”
曲又有彎折之意,今通用之。
《禮記》有《曲禮》上下篇。楊天宇《禮記譯注》解題曰:“'曲禮’一詞,見於《禮器》,其文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衛湜引葉夢得說:'經,禮制之凡;曲,禮文之目。’朱熹《語類》亦以爲經禮是指禮的大節,曲禮則是禮的小目。所謂小目,就是具體細小的儀節。吳澄也說:'《曲禮》者,蓋謂禮之小節雜事。’這些說法都不錯。考本篇所記載的禮,既多且雜,據鄭玄《禮記目錄》說,吉、凶、賓、軍、嘉五禮都包括到了,又大多是一些微文小節,故名之爲《曲禮》。”

曲禮者,禮之微文小目也。《曲禮》一篇所記,則零碎之儀節雜事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