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的旧日情怀

昨天的推送内容不知道涉及了什么敏感话题,被删掉了,关于pop鸡尾酒的话题过两天我再写吧,一不小心把gimlet的视频也会删掉了,所以昨天大家看到了两个白板的推送,真是生蚝有意思。

👆

不知道这两天你有没有被一部复刻的老电影《海上钢琴师》刷屏,这部电影和今天要讲的鸡尾酒——旧日情怀有啥子关系呢?想让鲁大湿剧透给你👇

这部影片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家Alessandro Baricco的独白剧,在细致优美的旋律中,清新脱俗的点出一九00的钢琴天赋,曾获得「琴艺与波涛共舞」的美名,成为旅客们争相一睹的巨星,也因此而吸引史上有名的爵士乐「第一巨匠」Jelly Roll Morton 前来较量,成为这部影片中的一首情绪高昂的乐章。

ARY U READY?

那是一个美国梦的时代,无数的人们怀着美国梦,踏上了那片土地。我们的影片男2号小号手唯一的理想就是吹小号,可现在却为了生计卖了自己的小号。因为他说,打死偶,偶也不做bartender!

然后我们的主角钢琴师 1900大神出现在眼前,由于是一个弃婴,所以被一个好心的黑人大汉收养👇取名 但你 不得慢 TD青柠 1900!

心灵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有许多巨轮往返于世界各地,当时,空运尚未普及,而轮船肩负起旅行的重责大任。这些巨轮,运载的,不只是人与货物而已,尚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绝望与希望,一种在家乡无法展开,陷于泥淖的绝望,以及,希望透过轮船,可以运输自己,朝向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不论这土地是在美洲、亚洲或非洲,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从此,摆脱故土的种种桎梏,那曾经辉煌过的历史,后来,又在动荡中,不断被人性扭曲的不平。人的一生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的,一次是心灵的,摆脱过去,是为了另一次,心灵的诞生。

这很有趣。试想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一条船上。从未上过岸,他没有任何国籍,没有受到各种框架的约束,没有任何的法律,信仰,各种主义思想,或某个名族,某种特定文化,等等这些去约束他,局限他。但同时,他又汲取了各种各种的思想,教育方式。船上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的员工,来来去去的船客,都给他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世界,教会他种种。所以,可以说虽然他所在的地方只是一条船,但他又毫无疑问是世界性的。而他的处人处事都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和人们之间最真实的那份感觉,最自然的相处方式,不局限于某种文化,道德标准,法律信仰等。理解了这些再来看本片,或许便能发现很多微妙之处。

片中也通过三个场景传达了一种态度:Fuck……这也是我一直贯彻的态度。fuck dry martini fuck mojito fuck long island ice T!

1900的音乐天赋。相信观众也都会对比称赞。而人们习惯把这样的人称为“天才”,似乎与生俱来便被赋予了超出常人的天赋。他的音乐甚至可以读心。

我们的1900的音乐之所以那么动人,深入人心。也正是因为他一直没有被任何曲调,规则,弹奏方式,技法局限。他只是让手自然敲击,心自然流淌。当然,想要达到他后来那么高的造诣。不断的练习,弹奏,汲取各种各样的曲调,技法丰富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用心去弹奏,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还没弹就知道这个琴键按下去会发出什么声音,最后不需要钢琴,也可以在心里弹奏。(在心里开了4000圈了——沈腾语气)

当然本片不仅小红书上的钢琴教学。主人翁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也有很强的局限性,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本片结尾这段,1900的自述,发人深思。不同的时候看有不同的感觉。他始终没有跳出来,迈出那一步,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或许会觉得惋惜,有的也会有认同感。包括我过去,这段话也一直困扰着我。我也曾一直迷茫,思考过我未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人生。会面临各种选择。或许我们也曾像1900一样,看着这茫茫世界,不知该做何选择。也担心在我未来面对现实,不得不做出选择,无奈,妥协,放弃,等等情况。

还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也在这样看不到尽头,迷茫,焦虑,慌张,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曾陷入过虚无主义。后来在冲破一些东西后我重新去看待一切。

也许这就是1900的宿命——与钢琴的旧日情怀

这一段刻画的很深动,很直白。引得我们“岸上人”人深思。为什么?我就成了调酒师呢?

希望是危險的

绝望,有时却是一种转机,人在绝望时,才能觉醒,彻底的抛开过去的一切,斩断种种束缚,使生命顿时轻盈,而这样的转变,开启于内在认知上的转换,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海洋,对于长年侷限于耕地的老农夫而言,如同一记春雷,轰响沉睡的心灵,乍现生命的曙光,让我们看看当年老绅士由绝望中重燃生机的心理转折,那时,老绅士在轮船上,因为佩服1900的琴艺,一天晚上,前来闲聊:

老绅士:我还有个女儿,最小的,她还活著,因为她,我决定与厄运搏斗,漫无目的的四处旅行,有一天,我到一处陌生的小镇,我看到了毕生最美的景象,海洋。

1900:海洋?

老绅士:我从没看过海,一股强烈的震撼,我听到声音。

1900:海洋的声音?

老绅士:对,海洋的声音。

1900:我没听过。

老绅士:海洋的声音像怒吼,大声而猛烈,不断咆哮,仿佛海洋在说,你!没大脑的傢伙,生命无限,你不懂吗?无限,我从没想过,崭新的思想,所以我决定改变生命,重新开始。

你明白了吗?

而正如片中所讲,这是一个秘密,不能被公开。我想起曾看到过仓央嘉措诗里一句话:“一个人要藏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这个秘密就是这样,它不是要刻意隐瞒什么。而是不能说,说了也没人会信,无法用任何语言描述,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我想片中的老绅士也是在很了解信任的基础下通过很多方式才告诉女儿这个秘密。

接着黑暗BOSS出场👇

一个作品的成功需要两个因素:风格以及深度与广度,从深度与广度的层面来看,1900创作的深度与广度是远远超过当代人的,这可以从那次爵士乐大师的挑战比赛中看出来,爵士乐大师虽然风靡全美,刚开始时,记者们争相拍照的对象,可是一开始比赛时,即成为1900调侃的对象。

首先1900顽皮的弹圣诞歌曲,接著模仿爵士乐大师的曲目,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看在一旁老友心急如焚。

直到,第三次出场时,他才尽力的展现,他一开始,听爵士乐大师弹时,就知道对方远不如自己,但是,他还是基于礼貌,客气的,让对方先弹,只不过对方表现出不屑一顾的鄙视,于是1900决定要捉弄捉弄他,在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比赛中,爵士乐大师尽力的演出,而1900就像小孩一样乱弹,大家一致看好爵士乐大师会胜出,而比赛时,第一次与第二次的表现与大众的期望一致,于是记者的闪光灯对著爵士乐大师猛闪。

但是到最后一场比赛时,1900突然开始严肃,眼光中射出两道寒光,对著鄙视他的爵士乐大师说,这是你自找的,于是,坐在琴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弹著,那节拍是如此的快,像万马奔腾般,众人被这波澜壮阔的音乐震住了,时间一下子冻结,一位女士连头上的假发掉了都不晓得,一位男士连手上的香烟掉在裤子上烧了一个大洞都没察觉,直到,一九OO表演完时,大家楞了一下,才恍如大梦初醒,报以如雷的掌声,而女士才尖叫的找假发,而男士才感到皮被烫红了。

二分法与自我设限

1900看得出神,美女,心灵与钢琴交融著,在浑然忘我中,弹奏出一首恆古的,美得无以复加的钢琴曲,使在座的製作人以及老友柯恩牌都大为惊叹。我想,这琴韵之所以如此优美,除了1900本身的造诣之外,这位美女的适时出现,也是功不可没,可以说,美女是创作者灵感的泉源,点燃了创作者心中熊熊的烈火,如果说创造者是海,那么美女就是岸边的巨岩,海与巨岩冲撞出醉人的浪涛声。

这惊鸿一瞥居然从此改变1900的宿命,他开始爱上这女孩,尽管他对人性有独特的洞察,从小就周旋在各国旅客之中,与他们闲谈,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并以此作为钢琴创作的素材,因此,其曲调才能如天马行空,独树一格,如海一般的壮阔与丰富。

但是,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时,却显的如此的手足无措,纵然他才华横溢,经常在众人面前演出,在面对爵士乐大师的挑战,以及众多记者时,丝毫没有一点的惧色,但是,为什麽在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子时,却显得如此的畏缩,没有自信?

他思付著如何向女主角表白爱慕之意,他很烦躁,终日心神不宁,终于,他潜入女主角在船底的三等船舱,趁著女主角熟睡,悄悄的靠近,看著这美丽的脸庞,胸部上下有规律的呼吸著,他情不自禁地,吻了女主角。

在熟睡中,女主角模模糊糊的被惊动,1900一溜烟的躲起来,女主角用半睡半醒的眼光馀波,搜索寝室周围,试图找出在睡梦中被打扰的原因,没有找到,她又迷迷糊糊睡著了。

由这件事可以点出1900的个性,他是很固执的,将世界二分为已知和未知两部分,钢琴、朋友与旅客是属于已知,而陆地以及自己心仪的女孩是属于未知的,属于已知的,是他生活的全部,在这个宇宙中,他很自在,勇敢,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以及与他人互动。至于未知部份,则他连想都不敢想,更遑论有任何行动,1900终身生活在船上,一刻都不肯离开船,去尝试陆地上的生活,这样的心态是与他不敢正面的向心仪女子表达心中的爱意如出一彻。

最终,他只能看著女孩下船,淹没在人潮中,遗留下来的,只是无限的怅惘。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都对这一段印象深刻。一首playing love贯穿整部影片。

影片结尾。作者的自嘲。也对应了开头,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完蛋。作者也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

这里做一个转场,来一首bar in the sea 钢琴曲

今天的这杯鸡尾酒——旧日情怀(古典鸡尾酒)

酒谱:

1颗方糖 (或1茶匙糖浆)

1茶匙 开水

2dash 安格氏芳香(原味)苦精

2OZ. (60ml) 裸麦(或波本)威士忌

做法:

捣碎方糖并使其与水与苦精混合,直至大部分的溶解。于杯中加满冰块并倒入威士忌酒。以柠檬皮捲或柳橙片与糖渍樱桃作为装饰。并且附上搅拌棒或(与)短吸管。

在一般的调製方式中,常见在捣方糖时,连同半片柳橙片一起下去捣的做法。另外更适合的方式是仅加入一片橙皮下去捣,如此便能保有清澈的酒色又富有橙皮果香。

关于这杯鸡尾酒,大部分的调酒历史都会提到著名的波本酒厂厂主,詹姆士上校。以及,肯德基州路易斯威尔的潘登尼斯俱乐部裡的调酒师,汤姆布拉克。而这样的喝法除了称作老式鸡尾酒外,又叫作威士忌鸡尾酒。

关于旧日情怀/老式鸡尾酒

(Old-Fashioned Whiskey Cocktail)

最早在书上出现「旧日情怀(Old-Fashioned)」这个鸡尾酒名,是在1895年,由George J. Kappeler所撰写的《Modern American Drinks》中。

据信,这杯叫作— 旧日情怀(Old-Fashioned)的调酒,是由潘登尼斯俱乐部(Pendennis Club)的调酒师汤姆布拉克(Tom Bullock)所创作出来的,而这位汤姆先生也是首位出鸡尾酒书的非裔美洲人。

汤姆布拉克的大作《理想的调酒师》与他的帅照

潘登尼斯这所私人俱乐部成立于1881年,当中的一名会员~詹姆士上校(James E. Pepper),自己就是威士忌蒸馏厂的头家,当他喝到这杯旧日情怀时~超级开心!于是将这个做法大为推广。

这部分在旧文中有详细的图文介绍呦~👇

调酒实验室——古典鸡尾酒(OLD FASHIONED)

但与汤姆这样的调製方式相同的调酒,却早在杰瑞托马斯(美国调酒教父Jerry Thomas)1862年的著作《How to Mix Drinks》中就已经有记载,但名字不作「旧日情怀」而是「威士忌鸡尾酒 Whiskey Cocktail」。

原来~「鸡尾酒 Cocktail」所指的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调酒方式,是将基酒加入糖、水和苦精的喝法。而在《How to Mix Drinks》中所记叙的调和方法是用摇和(Shake)的。

这也正是我们在部落格中一直都有提及的~「鸡尾酒」一词,狭义的古典定义 :「烈酒、糖、水和苦精」,不过真正出现这个喝法的时间早经是已不可考了,而这样的喝法也应该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创的,应是经由最简单的喝法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的基酒也不见得是威士忌酒。

演变的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例如同样都是威士忌,今天你加了水喝,明天我加糖,后天谁又加了苦精,于是隔壁老王想说,那不然都掺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好了~结果~欸!还听好喝的嘛!

后来,只要是以这个做法所调製出来的调酒,就可以称为__鸡尾酒,所以像是威士忌鸡尾酒、白兰地鸡尾酒、荷兰琴酒鸡尾酒,还有琴酒鸡尾酒(当时是带有甜味的老汤姆琴酒)都有被记载,而当中「威士忌鸡尾酒」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老式鸡尾酒——旧时髦是也~

但这样的喝法也不见得只能用蒸馏酒作为基酒,像香槟鸡尾酒就是将香槟以「鸡尾酒」做法所调製的调酒。同理,你也可以用其他各式的酒类来调製「鸡尾酒」,亦包含在直觉上,常被认为是作为辅调的香甜酒,同样也能作为基酒调製。

既然各式各样的酒款,甚至香甜酒都可以这样调製,那又为什麽,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老式鸡尾酒,都是以波本威士忌调製呢?

请看1800年的世界地图👇

这部份就得说到蒸馏酒的流行与演变,因为这是一种极为方便的超简派调法,所以如上文所述,威士忌、白兰地与琴酒,这些当初流行于欧洲的烈酒,都有被以一个鸡尾酒的动作,来作调製与饮用。

但后来传至美国时,白兰地可能因为取得不易、价格昂贵,在当地又无法生产而逐渐没落,琴酒鸡尾酒则演变为不甜的马丁尼并大受欢迎,而威士忌则因价格与在美国本土能自行生产,占尽主场优势,而使老式的超简派调法被保留下来,并且又以本土商品裸麦或波本威士忌为大宗。

至于兰姆酒、龙舌兰与伏特加开始流行时,「鸡尾酒」的定义已趋向广泛,其中「苦」这个元素,

已被像柠檬汁这样的酸味剂所取代。后来在Tiki's风格之后更多五花八门的调製方式也随之诞生。

所以所谓的「Old-Fashioned」我们可以理解成,因为以前人的鸡尾酒都是那样喝的,可是经过演变,现代的鸡尾酒已经大相迳庭,所以我们就加上一个词汇来作为注解,这是「以前的时髦喝法」— 旧日情怀(Old-Fashioned)来着,是一个「老式鸡尾酒」。

调制心得

这样的旧日情怀甚至可以誉为超简派之首,因为这做法几乎是适用于各种酒类,而且不用一定得喝黄金比例,无论浓淡、甜度、冰块都可以为您调整喔(专业调酒师语气)~既然各式酒种都能这样调~那本篇就来带大家将六大基酒通通都调过一轮!

因为调製比例弹性,所以坊间做法比例都不同。而书中的酒谱,是加入少量开水来溶解方糖,是很偏向古典的「威士忌鸡尾酒」做法,较现代「老时髦」做法,则常以苏打水取代白开水,所占比例也可能较高,并有不少做法是将水果(常见为柳橙片、甚至糖渍樱桃)加入其中捣压的。

我自己的作法则较古典口味,但偏好使用苏打水,因为略带气泡的刺激性与微微的酸味能让口感更加丰富,但最多不会加超过1OZ.

一般我使用的酒谱如下~

2OZ. 基酒

1颗方糖 或 1吧匙纯糖浆

1 splash 苏打水

2 Dashes  苦精

(糖与苦精请与苏打水自行依口味与选用酒款调整用量)搅拌后滤冰饮用,并以橙皮作为装饰。

1.加入方糖(这边使用的是甜度较低的娇桃牌纯蔗糖)与苦精。

2.接着加入少量苏打水,苏打水的气泡也能将香气带出~

3.再以捣棒压碎方糖,并混合糖、苦精与苏打水。(若懒得捣、不想捣请回到步骤1.改使用糖浆调製)

4.最后加入基酒以及冰块,搅拌至充分冷却与均匀混合后,滤冰倒入威士忌杯或鸡尾酒杯中。以橙皮作为装饰。

完成啦!~

不过Rittenhouse  Rye 100 Proof风味强烈,当苏打水用量较多(约1OZ.)时,碳酸结合其风味会出现个不大讨喜的味道,是不是重型醉汉限定款?副材料太多时会发出警告,因此若手边用以调製的酒款也有类似情形,建议降低苏打水用量,又若遇此情形但因酒精度较高需调整浓度时,则建议选用一般白开水或透过较长时间的搅拌来调整。

若以波本威士忌调製,在风味上则较圆润较偏甜,因此偏好辛辣较Dry口味的人可以降低糖的用量或减少水(或苏打水)的用量。反之,若希望口感较清爽,则可以增高水(或苏打水)比例。

接着则是「鸡尾酒」做法里我比较喜欢的一杯~

在琴酒鸡尾酒的基酒选择上,建议可以选择风格较强烈,或酒体较厚实的酒款,因为其延展性会较好,调整的空间较大。而这样的做法,清爽又不失基酒风味与特色,很推荐用在平常较不易接受的酒款上。苦精则是推荐古早味的Boker's Bitters。最后以柳橙片与柠檬皮做装饰。

兰姆酒则推荐可以选用风味较複杂的高年份酒款,另外很推荐加入少许(1吧匙)接骨木花香调酒来提味。

除了龙舌兰以外,风格特色更为强烈,带有烟薰味道的梅兹卡尔用「鸡尾酒」方式调製,更是风格独具,若重型龙舌兰粉丝如我肯定爱不释口。苦精则推荐费氏兄弟的陈年款苦精。

最后是古典派的白兰地,以白兰地为基底调製时,我较推荐选择白开水而非苏打水,会与白兰地的调性较合拍,苦精则推荐搭配Boker's Bitters或安格仕芳香苦精。

如何?这样的无差别调法~「鸡尾酒」是不是很吊呢?其实只要能掌握材料特性,要调製一杯自己喜欢的调酒并不用太多太复杂的材料呢!

而现代的调酒其实也是以这样的雏形去做变化,只是「苦」的元素不一定存在,取而代之的则可能是如柠檬汁或柳橙汁这样略带酸味的果汁,由古典的苦甜,转变为现代的酸甜,甜味与水的部分又可以来自各式香甜酒或果汁,进而变化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调酒。

不知道这杯经典的鸡尾酒,你了解了没?希望你调酒的时候能像1900一样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试着提高自己的深度与广度

然后去TMD规定

内容部分整理于《酒吧圣经》《瘾型人的调酒世界》《好奇的调酒师》系列《上田和男的调酒全书》《威士忌学》Advanced Mixology Simple Cocktails Proof Cocktails The Straight Up等调酒书籍和网络资源,仅供调酒学习和交流,感谢各位调酒人一直的关注。

微醺美学

尽在晚安鲁道夫

小红书:晚安鲁道夫

新浪微博:穿越时空的调酒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