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天道》刘冰之死(39):那么多的音乐就熏陶成了这样?

刘冰因丁元英的仁心大爱而死,这个逻辑并非不存在,良医为济苍生,把病人手术死在手术台上,医者说我尽力了,家属说太感谢了,活下来是造化,死了是本该,何况大夫还把这前前后后的事考虑得周周到到,各种可能安排得妥妥帖帖。这看起来实在是世界友爱,皆大欢喜。

刘冰因丁元英的冷血无情而死,这个逻辑也不牵强,为格律诗的发展,对刘冰进行定点清除,为未来的事业扫恶除奸,这看上去也是挺正能量的。

实属意外,咎由自取,这些都很有道理。刘冰得的是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就掉下去的绝症,是稀泥扶不上墙;是因为“贪嗔痴”的缘故故,刘冰非死不可…。

这些逻辑都没错,因为“逻辑”的本质是人的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

在没有评价的情况下,个人的逻辑不存在对错。

只在有标准比对的情况下 ,“逻辑”才可能出现是非对错。比如,在头条审核的标准下,所有对《天道》《遥远的救世主》的解读,只要不反动不色情,就都是对的逻辑,是正确的逻辑;如果某作者以自己的逻辑为标准,那么与自己思维不同的逻辑,就是错误的,是不正确的。我们判断是非对错,并不是逻辑有何对错,而是视自己秉承什么标准而做出的判断。

所以,我们阅读一个人的文章,了解到他的思维,通过他的逻辑,知道的是这个人的标准。

同理,一个人所作所为,所言所写,体现的都是他的标准。

欧阳雪面对刘冰的讹诈,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都说音乐熏陶人,你听了那么多的音乐就熏陶成了这样?看来这音乐你听不听的也没多大关系。”

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会觉得欧阳雪如此辛辣的讥讽实在是大快人心。把刘冰的不堪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的美妙应该熏陶出善良、正直、美好的心灵,欧阳雪提出的人性之美应如与音乐之美交相呼应这一逻辑,是我们接受的一种标准。芮小丹被超级音响演绎的《天国的女儿》所震撼,冯世杰被《流浪者之歌》的说辞所折服…。这个故事一开始,我们就接受这个逻辑。

然而,我们也看到,刘冰在承受如此非议和批判的时候,明知自己有错,依然用自己的逻辑支撑自己,继续放任自己,直至自我毁灭。临死前,那一句“丁元英,你撒谎了”,依然是错不在己,而在别人。

刘冰被刺痛了,他望着欧阳雪离去的背影也冷冷地自语了一句:“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个体的逻辑是没有对错的,只有放诸于标准之内,才形成对错。在心灵应如音乐美好这一我们都接受的逻辑之下,刘冰自认为有钱即美好的逻辑,就成为我们认为的错误。

我写到这里,读者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比较累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继续探讨得留到下一篇。因为,故事里的音乐爱好者,并不止刘冰一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