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的思想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肖旭

这是这一章的关键问题。因为通过全面了解《离骚》的情况,我们基本上可以把握住屈原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下面先讲《离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意义。

《离骚》是一首自叙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长诗篇幅宏伟,想象奇特,内容丰富。诗人围绕着他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中国统一之前革新与反革新的激烈大斗争,预示了楚国革新失败后日趋危亡的前景。屈原从塑造自我形象的角度,以抒情诗的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深广的历史内容。《离骚》一诗具有史诗的深度,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从两方面概括《离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意义。

一、表现了诗人的崇高政治思想和为祖国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诗人,他生活在“七雄并峙”的战国后期,这时出现了统一中国非秦即楚的趋势。从根本上看,屈原的政治主张和理想,就是通过政治革新,振兴楚国,富强楚国,并进而使楚国统一全中国。具体说来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所谓“美政”。“举贤授能”实际就是打破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就是官位由世卿的子孙后代来拢断的制度。不分亲疏贵贱地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开明的政治主张,也符合当时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另外,“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也是屈原实现“美政”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求包括君主在内的上层统治者,要遵循法度规则办事,反对他们骄奢淫逸,胡作非为,以此来改造楚国的黑暗现实。

屈原这种“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主张,是他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是针对战国分争的时局和楚国的内部形势而提出的,也是抑制旧贵族保守势力,使楚国富强的正确措施。屈原用简明的语言提出鳞明的政治主张,而且这两句诗每句都以“而”字分为前后两章。从形式上看两层的字数略有参差、错落有致;在内容上后一层是前一层的补充与强调。“授能”补充“举贤”,即运用贤人发挥其作用,必须把权力交给他。“不颇”补充“循绳墨”,强调“修明法度”要一丝不苟,不能走样。这样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屈原坚不可移的革新决心,就表达的十分准确、坚定了。屈原的革新主张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这使他和楚国的统治者、楚国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屈原始终忠于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所以司马迁称赞他“其志洁,其行廉”,意思是屈原的志向高洁、德行清廉。

《离骚》中著名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充分表现了屈原忠于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屈原在革新失败以后,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以外,在现实中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他感到痛苦、彷徨。这两句诗描写了苦闷的灵魂在想象中对未来的执着追求,是屈原探求楚国富强之路,寻找自己报国之途的集中体现。句中的“曼曼”一词,使诗句气势舒缓延宕,制造了道路漫长,遥远渺茫艰难的意境,传达了诗人感慨万端的心声。再以“修远”二字加以补充,以极言路途之漫长而又艰难,来衬托上下求索的决心之大,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孜孜不倦、百折不回地追求。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离骚》诗中更是充满了他报国、忧国、恋国之情,他在祖国濒临危亡,个人受谗间疏的逆境中,不计自己的荣辱祸福,唯以国事为重。他忠诚而焦虑的说道,“岂余身之惮殊兮,恐皇舆之败绩”。意思是说不是我个人害怕遭殃,怕的是楚王朝要垮台,表明了自己一心献身祖国,置个人利益之不顾一片赤诚之心,其忧国之痛深沉感人。屈原看到了祖国前途岌岌可危的现状,并施之献身救国的大业,他甘愿竭尽全力振兴祖国。所以诗中又说:“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前一句用车前车后奔走的情状比喻诗人愿作国家的辅臂之臣,不辞劳苦的为国效力,救国的热忱热烈动人;后一句用使车按着先代贤君的脚印走来,比喻要把楚国恢复到开国盛世时的局面,报国的志向也写的深挚动人。当他的努力遭到挫折的时候,也决不改变对政治的关心,对祖国的忠诚。他在幻想的境界中上叩“帝阍”,下求“佚女”。最后听取了灵氛的劝告,决心去国远游,竭力施展宏图之志。这本来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但是“陡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正当飞龙驾车升腾远去的时候,在大方光临的半空中,诗人忽然看见了故乡,这时仆从悲伤,马也怀恋,弓起身子顿住马蹄,再三回顾不肯往。这里没有正面写屈原的恋国之情,而是侧面用衬笔的手法,让人感到仆从、骏马尚且恋故乡,何况屈原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对故国的国土一往情深。既使在幻想中已决心出走,但一见故土,眷恋之情油然而生,立即否定了与他爱国之情相背的生活道路,决定留在祖国,与国家共存亡。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在“楚材晋用”的战国时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在诗的最后屈原还表示了“从彭咸之所居”,誓以死殉国的壮烈之心。他以自己所能采取的最壮烈的形式,

表现了对祖国的挚爱和为祖国献身的悲壮情怀。

二、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坚持操守的伟大人格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

在遭受了重重挫折之后,屈原对楚国的上层统治者和贵族集团逐渐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在混浊的世道中,他始终保持着忠贞高洁,正直高明的德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屈原自身美德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屈原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美德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屈原品德高尚,对自己的德与才的进修从不间断。《离骚》中常用披花戴草的服饰,饮露餐菊的饮食等,比喻诗人的志行高洁、品德优秀。在这两句中,“木兰”与“秋菊”,“坠露”与“落英”两两相对,这些芳香纯洁之物比喻了屈原思想品德的高洁。“饮露”、  “餐菊”相对,寓之屈原的修身洁行,“朝”、“夕”相对说明屈原无时不在修身进取。这样一个洁身自好,积极进取的美好形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当昔日的同学朋友纷纷变质后,屈原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一方面斥责中途变节的人,“兰芷变而不芳兮,茎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一方面表现决不妥协、决不调和的态度,下定了坚持理想奋斗到最后一息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斩钉截铁的诗句,表现了屈原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屈原很有政治原则,在他心目中善美和恶丑是经纬分明的,他嫉恶如仇,与黑暗势力斗争,从不妥协,也决不同党人、小人同流合污。他坚守节操百折不挠,忠于理想,至死不悔。诗人这样慷慨表明了只要认为美好的东西,那么即使为之死去多次也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肯定了自己的理想是美好而崇高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写出了自己为实现理想付出最大的牺牲。“九死”的说法虽然夸张,但表现了诗人决心之大。

这句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着它一股凛然之气逼面而来,一股巨大的道德力量催人奋进。这是屈原用生命写成的理想之歌。诗人最后以自己沉汨罗江的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屈原这种为了崇高理想坚持不懈的斗争,“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是留给后世的伟大精神遗产,并且产生着经久不衰的感人力量。

下面谈《离骚》一诗的艺术特色。关于这一问题要掌握三方面内容:

1、诗人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给自己作品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的烙印,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开创了诗人独立创造反映个性诗篇的新时代。《楚辞》出现之前,中国诗歌基本上属于群众性创作阶段,其成就最高代表者就是《诗经》中的民歌。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屈原在《离骚》中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正因为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对于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

2、《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地用夸张、比喻、幻想等形式来表现诗人由于现实社会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表现诗人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离骚》的前半部分,诗人着重于对自己的经历和遭遇的描写,但诗人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把自己的生活上的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以香草美人,臭芹恶草等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

在长诗《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更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他的深刻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因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了卓绝的苦斗精神。诗人特地从神话传说中汲取丰富的形象,包括大量的神和神物,在诗人的笔端,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及凤凰、飞龙都可以自由驱使;县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可以到达。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诗人通过想象把原有神话改变成新的情节,并使之服务于一个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总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同时也使幻想更加自由奔放。

3、《离骚》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离骚》的形式是吸取和借鉴南方楚地的民间歌曲而成;但它又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着的新体散文的笔法,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容量,又增强了表现力。全诗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以及某些故事性情节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完美生动。  《离骚》还采用了大量方言口语入诗,如普遍使用了“兮”字(古读如“呵”),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总之《离骚》整篇文采绚烂,比喻丰富,感情饱满,优美动人。全篇构成了一个结构宏伟和谐完美的整体,给人以强烈感染和美的享受。

文/肖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