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医术再高,只度有缘之人。看病,医缘很重要!
“张胜兵中医”
武汉知名中医张胜兵每周日在北京胜永祥中医诊所坐诊,五一长假不休息,五月二号在北京坐诊,其余时间在武汉张胜兵中医诊所坐诊!预约电话18771118080
预约微信18086461480
很多人说,找不到好的中医,主要因为庸医太多,都是假中医。确实是,现在真正的中医越来越少,有很多中医是打着中医的旗号,用的是西医的方法和逻辑。但也有很多中医,在坚守着纯正的中医思维和特色。
那为什么有些患者找这样的中医还是效果不是很好呢?——这就要有医缘!
是的,医缘,这个真的是要讲缘份的,无论你是找中医或西医大夫看病,还得一个机缘。尤其看中医,不能抱着试探的心态去看,这样是看不好病的,因为你不信任他。
缘份、信任是一种默契、被认可、医患配合,有了这样的关系,你跟医生交流也很愉快,疗效也明显;没有缘份、不信任者千里求医又如何。
现在的病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怪,越来越难治,很多人的思维也很定势,根深蒂固信从机器、数据,这些人对中医也是无缘的。再说,机器查出来的是结果,而不是病因。
人的心态也很重要。心态不正,如果只是图个投机取巧,特别是生了一些大病、重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四处求医企图求到一个秘方、按按摩、敲一敲哪里就可以解决了,而不是真心地去治病,病又怎么会好呢?
有这么个故事,很典型,我遇到很多次!
我们的助理有一个表妹,女儿今年五岁,这个小姑娘从小到大就不停生病,每次生病全家人都希望赶紧好起来,于是抗生素和输液就是家常便饭,但是后来发现病越来越不容易好了。
前段时间孩子又发烧咳嗽,吃了一周药都没好转,于是她请教助理。助理建议她去当地看看中医,于是表妹也想看中医。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表妹看完病后,一堆麻烦来了……
“这医生靠谱吗?这么年轻,看样子不超过四十岁,医生还不让孩子吃肉……”
“这药这么苦,孩子怎么喝下去,能不能少喝点……”
“为什么吃了一天的药,感觉咳嗽没有减轻……”
助理的微信这几天,基本都被她吵翻了,差不多每两个小时,就要安慰她一次,让她放下焦虑,给她普及中医知识,让她耐心把药喂完。
可是问题又来了,吃完五天中药,孩子咳嗽竟然没有好。按照以往的经验,孩子咳嗽吃那位医生的药,即便没有痊愈,也会好80%,但是这孩子,竟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于是,表妹开始怀疑这一切了——中医根本就不靠谱,也懊恼一时相信去看中医,全家人都开始着急起来。用表妹婆婆的话来讲:可怜的小孙女白吃了五天的苦药。
但是孩子病情没有好转,并非都是医生用药错误引发的,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遵医嘱护理导致的。像助理表妹这类型的妈妈,在骨子里根本就不相信中医,但是听说中医能看病,别无选择之后看中医。一边喂药一边怀疑,药没喂几口,医嘱基本是不听,鱼肉蛋照样土豪吃,因为饮食不对,晚上突然咳嗽加剧或发高烧,半夜送去急诊,最后对中医是恨之入骨。
因为她们最后选择看中医,是把“中医当做神仙”来用,希望神仙能点石成金,闻一下中药的味,孩子病就好了。中医不是神仙,所以最终只会让她们失望。
生病选择看西医或中医,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都要基于一点:我们要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不是把医生当做神仙,如果治好了,就感激涕零,治不好就恨之入骨。
十年前如果有人在说中医坏话,我会跟对方翻脸,但是现在不会了,我只会沉默不言,不是热血退去,而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医跟许许多多美好事物一样,只有懂得的人,才能明白;如果不懂,就不要强求。
清代著名医学家程国彭(字钟龄),他在中医史上都非常有名,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是就他总结的,他根据当时医患关系就写了一个《医家百误歌》,其中有一段是患者就医的情况,看来有些情况是古今一同啊。
医家误未已,病者误方兴,与君还细数,请君为我听。
病家误,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
人日虚兮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病须早治)。
病家误,不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
所伤所作只君知,纵有名家猜不出
(大苏云∶我有疾必尽告医者,然后诊脉,虽中医亦可治疗我但求愈疾耳,岂以困医为事哉)。
病家误,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
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既效不可屡更)。
病家误,不相势,病势沉沉急变计,
若再蹉跎时日深,恐怕回春无妙剂(不效则当速更)。
病家误,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
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食前皆有道。
病家误,最善怒,气逆冲胸仍不悟,
岂知肝木克脾元,愿君养性须回护。
病家误,苦忧思,忧思抑郁欲何之?
常将不如己者比,知得雄来且守雌。
病家误,好多言,多言伤气最难痊,
劝君默口存神坐,好将真气养真元。
病家误,染风寒,风寒散去又复还,
譬如城郭未完固,那堪盗贼更摧残。
病家误,不戒口,口腹伤人处处有,
食饮相宜中气和,鼓腹舍哺天地久。
病家误,不戒慎,闺房衽席不知命,
命有颠危可若何,愿将好色人为镜。
病家误,救绝气(病患昏眩时以手闭口而救之也),
救气闭口莫闭鼻,若连鼻子一齐扪,
譬如入井复下石(鼻主呼吸,闭紧则呼吸绝,世人多蹈此弊,故切言之)。
两者有误误未歇,又恐旁人误重迭,
还须屈指与君陈,好把旁人观一切。
傍人误,代惊惶,不知理路乱忙忙,
用药之时偏作主,平时可是学岐黄。
旁人误,引邪路,妄把师巫当仙佛,
有病之家易着魔,到底昏迷永不悟。
对照上面所写的,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所以在中医界一直有“六不治”、“八不治”和“十不治”的说法,这个据载是出于神医扁鹊。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后人在扁鹊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八不治”:一、不信中医者,不治!二、不遵医嘱者,不治!三、讳疾忌医者,不治! 四、口是心非者,不治! 五、朝三暮四者,不治! 六、自以为是者,不治! 七、重财轻命者,不治! 八、病入膏肓者,不治!
还有“十不治”,也就是: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广行杀戮,六也;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多服汤药而敌肠胃,元气渐耗,九也;以死为苦,然后以六亲眷属长生难割舍之想,十也。
当你决心看中医的时候不妨看看如下:
1,有些人病了没有去看过中医,当他决心去看中医的时候,往往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去试试。
2,中医不是调理,而是治病的。中医能治些什么病?只要不是死症,治病方面中医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尤其是治疗急性、得病时间较短的病(比如感冒发烧),常常三付五付就好了,但对于慢性的、生病时间较长的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治疗。
3,当你找一个中医看病时,首先自己内心里要信任他的医术,如果这点很难做到,结果也只能可想而知了。
4,病史也很重要。在医生面前该说得都得说,不要隐瞒,不要伪装,不要失真,你若不说真话,会影响诊断。
5,以脉试医是陋习。不要二话不说就搭上手让医生号脉,你这是试探医生而不是看病,这是陋习。中医诊断要四诊合参,问诊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是仅号号脉就可以了。
6,关于诊费的问题。医生是依靠自己的医术和劳动挣生活费的。即使一张处方开了几味药,方之所立,落实到治病愈疾,但是写出这张处方的背后,拜了多少师,看了多少书,熬了多少个夜,还费尽脑力看病。
7 ,没有一张处方是永远不变的,治病过程中是有个过程的,病变药变。
8,中医用药多数是开汤药为主,急病医生一般是开三剂甚至一剂,以观其变。对于慢性病会开5到7天或更长的药。用药如用兵,吃药的过程感冒了或者出现其他突变要及时反馈、复诊,让医生心里有个底,更让你自己心里有个数。
9,有的病人还是贪图方便,不想复诊或者要求医生开中成药,这样疗效会大大打折扣的。当病情到了收尾的时候,医生可能会开中成药给你吃。
10,看病就应按照医生流程去做,要服从医生,这样就很快医患配合,顺利地看病。
11,中医也不是万能的,因人施医,有的病可治,有的人是不可治。特别是自以为是的,更是无药可救。
总之,看中医医生要有缘份、诚实、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