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秦碑不可信 联合网
西安碑林所藏《峄山刻石》据说是秦始皇巡游山东邹县峄山留下的刻石,这么远的地方怎么就流到西安呢?它的真伪如何?据《史记》载,秦始皇自二十七年(前220年),开始巡游全国至三十七年亡于途中,所到名山大川多有立石刻文。
这些立石要么“刻石颂秦德”,要么作“秦东门”,且基本都附有碑文详载。而登峄山的叙述则很特别:“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其立石的作用没有任何交代,亦无附载碑文。作为一代史书鼻祖,司马迁青年时曾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不会不了解始皇巡游峄山这样重大的事件,如果此碑真实存在,远早于北魏太武帝登峄山,应该可以看到,司马迁更不会单独落下此碑文不载。
显然,所谓峄山秦碑在汉代以前就不存在,或者说它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会原因就在于断句失误,这里记载的“立石”其实仅仅是立起几块石头,让诸儒生坐着议事而已。实际应这样断句:“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尽管如此,历朝历代仍不乏好事者敷衍多情,编造故事,杜撰“碑文”,弄出许多“峄山碑”事件来。但都非信史,难以服人。并非信史的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但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但后人却从无烧毁后残片的发现和记载,其实不过是好事者的杜撰而已。
到了唐代,有人不明就里,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句子。于是又有好事者谋划金石刻造“峄山碑”,今西安碑林所藏《峄山刻石》,便是南唐徐弦临写,郑文宝重刻的。其中文字来源及书法距真秦碑有多远只有天知道,据说仿碑碑文比枣木传刻瘦的出格,自然又落感慨:“后人改用金石作,瘦骨嶙峋无神韵。”明《兖州府志·古迹》记载,宋欧阳修早就怀疑:“今俗传峄山碑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之所以非瘦即肥,也说明古人根本就没有可靠的标本。1341年(元惠宗至正元年),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刻成秦会稽碑,刻于府学宫稽古阁,并在碑阴面增刻 “峄山碑”,实际也是依伪品复制。现在再依据西安碑林“峄山碑”复制“峄山碑”就更是以假造假,其惟一价值就是反映了一个造假史而已。
其实无论瘦还是肥,谁也说不清,既然真迹不存,历代其实只是无凭无据地说长道短,讨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有人说它有重要的书法价值,既然峄山碑已不是秦汉作品,它作为南唐时期的伪作,想来也比王羲之、颜真卿诸家高不过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