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痴情”的一首诗歌《海棠》,为海棠花而写,最后14字流传1000余年

轼很“痴情”的一首诗歌,为海棠花而写,最后14字流传1000余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自古以来,喜欢花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但是,有一位大文豪,却把爱花这一件事情做到了1个高度,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位大文豪的名字叫苏轼,他喜欢的花也特别,不是什么世人眼里的富贵花,牡丹,玫瑰之流,而是海棠。

海棠开的花小小的,香气却很浓郁,开在那里,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尤其招古代文人的喜欢。

【临其诗境】

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的第5年。

苏轼的少年过得很顺利,年仅24岁的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说的“3年京察”,入第3等,为“百年第一”。这样的成绩即便放在一整个北宋的历史上来看也是很耀眼的。

但是,带着主角光环的苏轼却由于锋芒太盛,不会圆滑做人,在官场受到了政敌的许多 攻击。即便如此,苏轼也并沒有像其他的天才少年一样一蹶不振下去。

相反的,他的下半生虽然一直在贬谪和流离中度过,他却始终沒有丢失眼中的那一束光。生活窘迫,政治失意也没有阻碍苏轼持续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乐趣,东坡肉,羊蝎子,海南的荔枝,都是苏轼快乐的源泉。

旷达,是苏轼的身上最闪光的一个点,比他的才华,他的政治功绩,他的豪气更为耀眼,也是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条分缕析】

这是一首写花的诗,却又不单是写花,苏轼为这一朵海棠的美丽作了无数的铺垫,从这当中我们看得出的,是苏轼对生活,对生活中各种美好的深沉热爱,这也是他在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一直旷达的理由。

诗的首句是对场景的描写,春风习习,温柔的吹拂着庭院中的一草一木,時间已经是晚上,花的香气空蒙而轻灵,弥漫着苏轼周遭的环境,不知不觉中,月亮已经转了1个弯,照不到廊道的这边了。

首句中的袅袅用到了《湘夫人》中的语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体现出春风的柔和温存。“泛”字用的也好,事物上泛起淡淡的光,在寂寞的夜里就显得温暖而美好。

下半句主要描写了2种意象,花和月亮,都是诗人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了。但是在苏轼这里,他们又拥有了不一样的情态和角度。写花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写它的香气,香雾空蒙,令人迷失在空气里淡淡地,却有着致命吸引力的香气中。写月亮也不是写它的美好,而是写它刻薄,转了个弯,不再将光亮赐给这边的世界了。

然而所有一切的描写都是1种铺垫,首句中营造出了夜晚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已经到达了诗歌起和承的目的,为下文的转折和情感抒发做好了准备。

第三句是全诗的1个转折点,从这一句开始,诗歌的角度从客观转成主观,不再是纯粹的场景和意象,而有了人的活动的参与。

夜深了,唯恐这么娇弱的花朵在夜里昏昏睡去,于是烧起高烛,照亮海棠的红妆。

很多人对这句诗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这人是不是有毛病?点蜡烛就为了看一朵花吗,还说是怕花睡着。

然而,苏轼这种对花的痴情,大多数人应该是能够理解的。越处于人生中不幸的境地,对生命中出現的美好就更加的的珍惜,苏轼便是如此,从京城权臣到地方上受人监督的罪臣,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曾唾手可得的美好如今看来则是那麼的珍贵。

其实,海棠花之于苏轼,除了是一朵美丽的花以外,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这朵花,象征着苏轼向往美好的心,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朝堂,君主,也象征着没肚子不合时宜的自己。

烧高烛,照的是红妆,更是苏轼自己的心境。

这首诗里有着苏轼一贯的旷达,一贯的积极面对生活,面对苦难的态度。

其实在历史上,诗人不仅仅是苏轼,李白,辛弃疾等等,还有许多那些人不为人知,诗词却流传千古的诗人。

而我们透过这些诗词,不难发现,不管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是在诗词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这个人定是非同凡响之辈。

即便是放在当下,我们也会对那些那些从小饱读诗词,出口成章的人,另眼相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得冠军并爆火的武亦姝了!

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从小爱玩手机的孩子,若是见到一池子的荷花,都是大喊一声:“妈妈!荷花!”,而从小就饱读诗书的孩子,一出口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但是,如果纵观当下,我们就会有疑问了,为啥现代人很少能写出来像古人那样的诗句呢?

在我看来,还是在于现代我们接触诗词太少了。

还记得曾经有记者采访《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问了一个问题: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关心的是现实,那么读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蒙曼是这这样说的:

读诗的现实意义其实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跳出来,看的时候,现实会以一种更加明确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生就有一个超越感,人生只有超越才能对现实有最重要的帮助。

童年是读书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上。

叶嘉莹先生这样说过:

而凡是能表达的,无一不是读万卷书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够多,说起来、写起来自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现在记得的古代诗歌是否在小学被记忆。 现在您再去进行学习就没那么轻松了,甚至都不记得昨天中午吃的东西。

因此,如果您在这个儿童的黄金时代没有为古代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上高中和大学后,基本上就与才子佳人无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