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导入设计
统编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入环节教学设计
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 姜艳梅
教学内容:
解比例。(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有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并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导入目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方程的能力,在导入设计时,我采取启发引导法,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学生对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其次,通过让学生自主判断,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同时借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联系,明确解比例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打基础。
媒体资源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再现新知: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2.老师这里有几组比例,你能找到哪两组可以组成比例吗?并说一说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多少?
(课件)2:3 0.5:0.2 0.6:0.8 3:1.2 4:6 :
(课件出示)2.4:1.6=60:40 =(找出内项和外项)
(设计意图:多角度多样化的复习比例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知识全面系统化,为新知建构做好铺垫。)
3.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几组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把下列各比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出示课件:
3:8=15:40 乘法算式:3×40=8×15
= 乘法算式:9×0.8=1.6×4.5
x:4=1:2 乘法算式:2× x =4×1
4.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组含有未知项的比例,追问: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求出未知项是多少吗?
出示课件:40:2=60:x =
学生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比例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并说明理由。
5.出示多媒体课件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时交流得出: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之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7.师明确: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判断,并说明理由,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同时借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