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看不见自己,一生在做社会的傀儡
作者:孙娟
来源:孙娟的书房(ID:SJDSFSJ)
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没有光.
即使有,也是精神被灌醉后的虚妄之光,在生存斗争中滋生出了狡诈之光,被教育后的仇恨之光;
因为看不到自己而产生的空洞迷茫之光。
真正的生命之光,早就熄灭了。
去年冬天我在老家,和一位旧友喝茶,他在单位工作多年。
他说:“南方人创业?那不是自己找罪受?看我现在的工作多好,上班喝喝茶,工作也不累,下午还能早下班接孩子。晚上约朋友喝顿酒。生活多舒坦。人要学会享福。
干嘛啊那是?放着铁饭碗不要,出去折腾?以为自己不是普通人?连这点都想不开,人啊,要学会享福。”
几天后我到深圳,去见了另外一位朋友,欧洲留学回来,四十岁上下,初创公司三年。
我是在一家废弃的厂房里找到他。
炎热,没有空调,吹着两台风扇,他正和几位技术员伏案检查图纸。
看我进来,欢快的要求我坐,喝茶。
一阵生命的活泼气息迎面而来。
首先是他的眼神。
谁都会笑,但眼神能出卖一个人的心境。
我在老家半年,已经没有见到这么明亮、透彻、快乐的眼神了。
按说他没有国家编制,白手起家,生存风险如影随形。可是他眼神里透露出的自由,快乐,却告诉我他当下的心境如此释放。
再回头想想,老家那位“享福论”的旧友,从来没有这种眼神,他的微笑总是礼貌性的笑容,他的眼神永远是暗淡、浑浊的。
有人伺候着身体,有人伺候着灵魂。
但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拥有的物品清单。
人所有的痛苦,焦虑、恐慌全部都来自看不到自己。
因为无法内观、自省、习惯于将思想交给外界价值体系、社会规则;而肉身,只能只这副精神傀儡的傀儡。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但人很容易拥有虚假的自我意识而不自知,你所知道的你自己,其实根本不是你自己。
尤其在中国人的眼里,一切人,都是关系、身份、地位、年龄、辈分,唯独不是“人”。
而这些关系、身份、地位、年龄、辈分,都是以“我”为中心定义的。和我无关系的就是“无”。
中国人的眼里没有“生命”。更看不到作为“人”自来就有的这份生命的意义。
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你是谁?
99.9%的人会回答说,他是一个大夫,他是一个学生。(这是社会身份,不是他。)
有人说他是一个母亲,他是一个儿子(这是辈分,不是他)。
有人会说他是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这是社会性别,或者生理性别,也不是他)
有人会说他是王富贵,她是陈漫香。(这是他的名字,一个符号而已。)
每个人都能看到他人的身份、地位、年龄、辈分,也能看到自己的这些特征,唯独看不见人。
人们要么攀比,要么不比。
但是不比的人也喜欢说一句:“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的水平就行啦。”
如果真的意识到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就一定会尽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达到的状态实现了,而不是用这套说辞自我安慰了。
对人的所有社会定义,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根据定义自觉遵守相关的行为规则,以利于社会良好运行。
因为对一个人有了定义,社会便会对他有期待,也就有了行为约束。
如何约束一个人?规矩。
规矩的表现形式如何?
传统社会靠风俗观念,社会舆论。现代社会靠法律。
规矩的落脚点在哪?在社会对人的定义。
这些能约束人的规矩,让人在刚出生的第一天,就彻底浸淫其中。
以至于,人们以为观念是自己自愿的,天经地义的,不加质疑的。
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
这些不是生活经验,而是被故意灌输后,底层社会人们口口相传,无从分辨真假的、无需分析辩证的简单观念。
这是一条思维捷径。
类似的悄悄植入人们思维力的观念还有很多。
人们往往习惯于依据观念,而不是对事实的洞察,分析后做决定。
又如何能做出正确的事情,突破眼前的困境?
人能一眼发现的规矩如法律,制度,行为规则。
最难发现的,隐藏的最深的是社会舆论推崇的价值观、风俗观念,以及你由此自发产生的人生目标。
这三十年,人们一窝蜂去追求的人生目标,有过几次变化,全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第一种是,人的一生要以成功和失败这两个指标来评价。成功意味着有名有利有官职,失败意味着没混出来,一切平庸。
第二种是,匠人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就是自毁前程。
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依循着这些标准去追求。
社会上绝对不会推崇这样一种价值观,让人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活着。
想成功就成功,不想成功就不成功。
单位里,设置了职称和职位,荣誉和奖状,告诉人们实现的路径,并教育你这是一条你应该走的路。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走别人设定好的这条路,却没去想想为什么自己的一生就被这样塑造了。
社会中,设置了拿学位、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换房子、换车。
所有人的人生发展路径都像一台流水线上设置的统一模式。
很少人会质疑这一套程序,却有很多人都在比谁的房子大,谁的车子贵,谁的娃多。
都在被别人划的这个圈里循规蹈矩的起舞,还在互相比较谁舞的更好。
永远看不到画圈的人,在高处看着这一切。
再问自己一次,你是谁?
如果你心中泛起的仍然是身份、性别、辈分、年龄、社会关系。
说明你已经被看不见的社会镣铐牢牢锁住了。
你困在了无形的观念玻璃牢笼里。
这些风俗习惯、社会规则、价值观念、舆论压力、再加上暴力机关、给人布下天罗地网。
所谓天下英才入我瓮中、一辈子都耗在这个游戏里。
你到底是谁?
你是一个地球上的生命,有自己的头脑和自由行走的躯体。
你有血脉流动,有感知,能感受到地球上的一切。
其次你才是个人。
你不同于植物,根扎在土壤中,不能移动。
你也不同于动物,他们无法借助人类世界的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才是男人女人,蒙古人种还是高加索人种,但这就已然有了社会属性,更别提国籍和社会职业了。
看到自己原初的生命、本来自如的样子。才会看到所谓社会规则,在一个生命面前,如此狭隘局促。
当一个人真正的看到自己,就能找回生命本来就有的爱、真实、悲悯、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一个社会规则的傀儡,才算是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人,一定要按照你眼前的社会规则走完自己的一生吗?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以及《刀锋》就探讨了这样的问题。
《月亮和六便士》里,35岁,经济富裕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证券经纪人,抛妻弃子,丢掉工作去学画画。
他最终在远离社会的塔希提岛定居。他画出的画不卖,甚至不邀请他人观看。
他彻底不需要社会认可,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最终死在了自己的画中,心满意足。
他不是应该一直干着金融,享受着中产的舒适吗?如果人人都像他这么干,个人自由了,幸福了,但是社会就乱套了。
《刀锋》里的主人公,不按照社会期待生活,不结婚不上班,到处云游学习,什么都学。
最后混在人群中做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出租车司机。
按照社会规则来看,他的人生如此荒诞不经,最后的结局又是那么失败。
这些行为,都是人看到自己以后,真正去追求作为人的自由。
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希望你这样想,不然社会就乱套了。
伏尔泰讲: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但千万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把我宰掉。
作为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一个能够自己主宰自己思想和躯体的人类。
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是本能,也是基本的权利。
只需要甄别出社会给你的定义,找到自己真正的内核。
卸掉束缚自我的隐性枷锁,擦掉笼罩在心灵明镜上的桎梏、伪装与尘土,让它发出本来自由的光芒。
王阳明讲,我性自足。
灵魂的能量是神奇而巨大的,找到自己真正的灵魂,驾驭着自然给你的超级自性。
实现真正的自我和自由。
【心理咨询师介绍】解凝: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愿与您交流探讨情感婚姻、亲子关系、厌学网瘾、职场与人际关系、自卑心理、神经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