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芳:班级管理“运算律”

我曾读过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他认为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那么,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倡班级管理“运算律”——师生角色“交换律”、师生关系“结合律”和师爱“分配律”呢?

一、师生角色“交换律”

“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智慧的火把。”很多班主任都欣赏这句话。其实,一个班主任当得好不好,其观念的革新是首要前提。因为现在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多角色的综合关系,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孩子的朋友、管理员;既是孩子的榜样又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既是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开发者和创造者。要顺利地担当这么多的角色,作为一个新型的班主任何不把师生的角色进行一下“交换”。

每当新学期开始,一些班主任就会挖空心思制订出一条条班级管理细则,晨会课读,班队会讲,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怎样做,不能怎样做……事无巨细,像个管家婆。可结果是,管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这些所谓的管理规定是老师想出来的,是班主任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制定的。班级里的学生认可了吗?没有。这种忽略学生意见、一意孤行的做法,轻则使自己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重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所以不妨换一个角度,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当一个“代理”班主任。从学生的角度,让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则来。在学生自行制订的基础上,班主任再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班级管理的若干规定,即所谓的班级管理制度。

由于学生参与了班规的制订,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这就避免了班主任在工作上的被动。当然,制订班规仅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方面,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还必须加强过程性管理与监督,加强指导与教育,用好班干部,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样,师生角色的“交换”,不仅不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还会使班级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

二、师生关系“结合律”

魏书生老师做了校长后,曾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儿?”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简单的几句话,魏书生不仅巧妙地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同样,在班主任管理中,不妨也提倡“师”“生”关系的“结合律”。

这里的“师”“生”特指教师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把这样复杂的关系结合起来,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得心应手。

有位年轻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开始觉得很头痛,不是因为学生不听话,而是班里有几个小助手太“能干”,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在学生面前很没威信。

一次,他要上公开课,正在办公室里赶着制作课件。不知怎么回事,一个程序弄来弄去怎么都不行。忽然,他想起计算机老师说自己班里有几个电脑高手,计算机的水平不在他之下,何不请教一番。正巧几个小干部在旁边的教室里开会。于是,他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说了一下,并让学生讨论完班级工作后一起去看他的课件。孩子们听说老师明天上公开课,纷纷给他出点子,课件很快就制作好了。第二天,公开课大获全胜……

课后那位班主任又开始担心:这下完了,孩子们本来就觉得自己年轻,缺少经验,经过了昨天的电脑事件,现在肯定更瞧不起他了。这班主任还能当吗?可是他想错了。从那以后,孩子们对他更尊敬了,班干部凡事主动和他商量,班风好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班里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还获得好多奖呢。事后他才了解到,因为孩子们觉得这个班主任够“哥们”,不懂就问,是个谦虚有学问的好老师。于是,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看来,师亦生来生亦师。班主任也是普通人,把学生看作朋友,有事与学生商量,遇到问题,请学生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三、师爱“分配律”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李镇西老师如是说。综观一些优秀的班主任,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对每个孩子都给予同样的爱。

一次,一位班主任跟我说:“陈校长,我想办一张小报,在家长会上用。”“办小报,你准备了哪些内容啊?”我好奇地问。“等我办好了,就给你看。好吗?”第二天,她把样稿拿给我。我一看惊喜不已。原来,这位班主任将开学以来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以小报的形式向家长做了汇报:有开学以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姓名,有学习进步学生名单,有“爱心大使”,有体育节上的喜人成绩,还有班级荣誉榜……好家伙,班级里的孩子人人榜上有名啊!家长会后,我从家长反馈表上得知,家长的反响极好。看得出,她把爱心平均分给了40个孩子,努力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而将这些优点放大;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则采取了与家长个别交流或者友情提醒的方式来处理。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而且为她以后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斯宾塞在《教育学》中也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看来,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注意师生角色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懂得爱心育人、情感育人,那么,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能唤醒孩子的心灵,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这正是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0)

相关推荐

  • 适时、适材、适机:做有智慧的教育 |读书征文选登之69

    适时.适材.适机:做有智慧的教育 --读<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有感 30个孩子,穿着相同的校服,坐在相同的教室,浑然相似,但他们却有着迥异的思想与经历.他们是一个班集体,师生碰撞形成了独特 ...

  • 湘水颂(长诗)_湖南陈惠芳_新浪博客

    湘水颂 陈惠芳 溯源 注视你,滔滔不绝的语言 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打湿了我 沿着你的肋骨,我疾步而行 我满眼都是春夏秋冬 一个句号渲染成浩大奔腾 一根线条串起来千古时空 我久久地停留在那一点 湿湿的圆点, ...

  • 陈惠芳:“互联网+”时代,微诗大有可为

    [作者简介]陈惠芳:中国著名诗人.中国新乡土诗派领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196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 感 ...

  • 陈惠芳短诗选

    陈惠芳短诗选 ★长沙的雪★ 年初的那场大雪好像还在下 很厚,很白,很抒情 湘江在流淌,雪水已经成为小说的一部分 冰凉的面孔不是雪,冰凉的手掌也不是雪 漫天飞舞,是风筝,是浮云 唯有雪白的飘落,点亮迷离 ...

  • 一指也要定夺你/陈惠芳新作选

    陈惠芳新作选 ★红  掌★ 摩拳擦掌这么多年 本来想练就一家独门的铁砂掌 没想到成了一指禅功 天意如此 便认准了一个方向 那个人就是你 掌风刮不倒你 一指也要定夺你 摊开的手掌,红得过分 有些喧宾夺主 ...

  • 陈惠芳:灯笼之宴(组诗)

    灯笼之宴(组诗) 陈惠芳 ★返航★ 这是一架没有性别的飞机 飞离地面的时候 它已经告别了男女 很中性地飞 这些山河,是它孵化出来的吗 这些纵横,是它描绘出来的吗 它像一个年长的老人 飘扬着慈祥的长长白 ...

  • 陈惠芳:夜之虹(组诗)

    夜之虹(组诗) 陈惠芳 ★流波★ 你的眼神这么好使 几眼,就把我看穿了 一波一波,推送过来 亮得好黑,黑得好亮 逼真的网眼,漏网之鱼 全都是你操纵与放生的 我只能坐在湖边 坐在黄昏的临界点上 被你波及 ...

  • 陈惠芳:敦煌九章

    敦煌九章 陈惠芳  1 大概凌晨三点钟 甘肃突然踢了我一脚 问我还记得九年前的敦煌吗 我迷迷糊糊地醒了 九年了,敦煌还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九年了,敦煌不停地被背诵 九年了,敦煌之外的演讲不断进行 九年 ...

  • 陈惠芳:虎吟

    虎  吟 陈惠芳 1 斑驳的时光 披在虎身上 我不愿与虎谋皮 隔着空格,我痛饮了 虎的吟唱 懒洋洋地晒着 太阳,自己睡着了 2 冲破阴霾 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我要把一座山 驱赶成猛虎 我要把另一座山 驱 ...

  • 【朗诵视频】海的女儿:陈惠芳《阴沉木》

    [诗歌作者简介]陈惠芳,1963年1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现任<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1993年参加<诗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