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触摸峥嵘岁月
回到几十年前战斗过的地方,老报人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随州市委负责人共同为纪念碑揭幕。
这些白发苍苍的老报人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当年。
“瞧,那就是我们当年办报的地方。”
湖北日报记者王威摄
湖北日报记者傅洪波
在随州市曾都区双河镇的一个山岗上,江汉日报纪念碑高高耸立起来。
她深情俯瞰着这片红色的土地,把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昭示给后来者。
从寻访遗址、选址建碑到纪念碑落成揭幕,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一次又一次走近双河,走近那段历史,触摸那段峥嵘岁月。
当我们最终伫立碑前时,才蓦然发现,54年来,《江汉日报》的血脉一直在《湖北日报》涌流,她有力跳动着的脉搏一刻也未曾停息。她,就是湖北日报的根!
寻访报业之根
去年7月15日,73岁的老报人东明向湖北日报社党委写信,提出了修建江汉日报纪念碑以教育、激励后人的建议。
8月初,受报社党委的委托,记者来到大洪山下的双河镇,寻访江汉日报编辑部遗址。时任镇党委书记曹远国、镇长黄道金热情地介绍:这里曾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当年江汉解放区的首脑机关江汉军区司令部和江汉公学、江汉日报社驻址均在双河镇。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从镇政府所在地西行3公里,来到荷塘环抱、绿树掩映的横山岭村。遗憾的是,当年的编辑部驻址李家祠堂已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全部拆除。我们只能从祠堂遗址上遍地的碎石和镶嵌在农民新居墙上的青石砖上,想象当年的李家祠堂。
我们请来村里的李政金、李政银、李兴隆三位老人。老人们介绍,当年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娃子,经常好奇地看着身穿军装的人们忙忙碌碌,从祠堂大门里进进出出。扒在大门口望进去,总能看到有人在紧张地摇着发报机。门口站岗的解放军战士,常常摸着他们的头微笑:“快点长大,跟我们参军去。”
从老人们的叙述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编辑部紧张忙碌的气氛。老人们还在纸上画出了示意图,详细地描述了祠堂的门楼、厅屋、正屋、厢房及院子的布局,并顶着烈日,在旧址上实地比划给我们看。旧址上,分布着四五家农舍,院落里干干净净。
随后,报社成立了江汉日报纪念碑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筹建专班,邀请江汉日报老报人座谈,社领导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老报人代表到双河考察、选址。与此同时,纪念碑的设计和碑文撰写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报社党委充分阐述了建立纪念碑的意义:一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及各子报子刊,都是从《江汉日报》这个老根上发起来的。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现实、尊重今天。二是出于对报业文化的追求。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是集团报业文化的重要源泉。三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传承基础上形成的理想信念力量、思想道德力量、记者人格力量等,是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忆峥嵘岁月
去年9月17日,曾在江汉日报工作过的17位老报人,应邀来到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与党委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修建纪念碑的工作进行座谈。
谈起55年前在战火中办报的经历,老人们激动万分。张平同志说,我们当年只知道“活着干,死了算”,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还有人重提往事,并立碑纪念。
83岁高龄的女作家黄铁同志捐出珍藏了54年的“中原形势图”,讲述了当年随编辑部反“扫荡”的经历。在这张发黄的地图上,留有她用红笔标注的行军路线和到达日期,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
82岁的曹洪彬同志当场填了一首《忆少年》激情吟诵:“悠悠往事,萦怀绕梦,烽烟战友。如今几人在?念能重逢否?恨逝水,流光难复返,鬓飞霜,愧无成就。人生几多怨,把栏杆暗扣。”提起牺牲的战友,前辈们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从他们深情的回忆中,我们渐渐触摸到了江汉日报社在短短的一年中那咚咚跳动着的脉搏——
1948年6月,中共江汉区委机关报《江汉日报》在战火中正式创刊。一批热血青年在物质匮乏的峥嵘岁月,“抱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本着为人民服务之旨”,“向江汉区人民以至蒋管区人民传播着、坚持着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伟大思想,倾听着、反映着我江汉千百万人民的呼吸和声音。”
报社时驻随州,编辑部设在双河镇李家祠堂,电台和印刷厂分设在余家水寨和艾家老湾等地。报纸始为油印、石印,9月改为铅印。工作人员最初只有11人。
但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这群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李家祠堂既是编辑部,又是他们的宿舍。玩命工作到夜深人静时,拆下门板往地上一搁,便呼呼入睡。当时的印刷厂只有两位熟练工人和一架破旧的四开平台机。高悬在屋梁上的汽灯,是排字时最高级的照明工具。有时汽灯坏了,排字工人便像表演杂技一般,左手举着蜡烛和托盘,右手从架子上拣字。为了节约用油,他们经常上山割松脂点灯,那满屋子的松香味儿,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夜。
《江汉日报》创办之际,正是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之时,黎明正在来临,但黑暗尚未过去。报社工作人员一手执笔,一手拿枪,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搏斗,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战歌。
1948年9月28日,江汉部队攻占应城,记者廖挺深入火线采访,不幸中弹牺牲,把生命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
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国民党驻守华中的白崇禧桂系48军,对江汉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10月14日,编辑部出版了第18期《江汉日报》后,便接到反“扫荡”的命令,随区党委转移。当晚,在宁静的山村艾家老湾,工作人员悄悄隐藏印刷器材,把字架藏进附近山洞,把铅字就近埋在山沟,把机具沉入堰塘……印刷厂50多名职工组成反“扫荡”小分队,靠十几杆枪与敌人浴血鏖战。12月3日,小分队在钟祥张家集月亮门与敌军迎头遭遇。战斗中,青工陈宗义光荣献身。行政股长季强被俘后趁敌军休息时,从山崖上跳下逃跑,遭敌军集中火力射击,英勇牺牲。
在转移行军途中,编辑部和电台人员不顾疲劳,挤时间编印了多期油印的“号外”和“捷报”。为了全身心投入战斗,印刷厂副厂长万超和妻子阮平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把出生不久的女婴托付给当地年轻农民艾行文夫妇抚养。几个月后,他们全家团聚时发现,孩子受到精心养护,长得白白胖胖,健壮可爱。
进入1949年后,解放战争捷报频传。每当电台嘀嘀嗒嗒的响声打破山村夜晚的宁静,从译电员笔底跳跃出激动人心的喜讯时,工作人员都会欢呼雀跃,早发稿、早印刷、早出报,把胜利的消息传遍楚山汉水。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在吴家上畈出版了第104期《江汉日报》后,报社接到命令:全体人员迁往武汉。在转移至孝感花园集中待命时,于6月1日和2日,编辑出版了第105期及终刊号106期,《江汉日报》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7月1日,以《江汉日报》班底为主创办的《湖北日报》正式出版。
丰碑昭示后人
今年6月28日,正值湖北日报创刊54周年之际,由湖北日报社党委与中共随州市委共建的江汉日报纪念碑落成。
在江汉日报社工作过的黄铁、东明、曹洪彬、张醒钟等9位老报人,冒着酷暑重返双河镇,参加了纪念碑揭幕座谈会。陪同他们前来的,有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同志和各部门负责人及青年编辑记者代表共50多人。
本报总编辑宋汉炎饱含激情地说,此行可称为“寻根之旅”:寻报纸的党性原则之根,寻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根,寻艰苦奋斗之根,寻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之根。寻根,是要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回答:湖北日报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火中走来,从大洪山革命老区走来,从随州、曾都走来,从双河、从李家祠堂走来。寻根的最终目的是要搞清楚“我们往哪里去”,如何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要从《江汉日报》这个老根上,从大洪山这片热土上,吸取思想营养、精神营养,吸取前进的力量。
面对着战友们用鲜血浇灌出的青山秀水、碧草蓝天,黄铁等老报人赋诗填词,含泪吟诵,深情缅怀英勇献身的烈士:“洪山血战,血火激荡。敌人围剿,拼死抵抗。……壮士牺牲,悲思漫长。楚山汉水,永志不忘!”
来到《江汉日报》编辑部所在的李家祠堂旧址,尽管祠堂已没有了踪影,老人们还是很快辨别出当时房子的具体方位。77岁的冉中指着农民李龙雨家的房舍旁的一片空地,激动地说:“我当年就住在这里!”张醒钟、李法祥等老同志触景生情,向年轻一代新闻工作者讲述了当年生活、工作、战斗的感人情景。
老人们欣慰地看到,50多年过去了,湖北日报社已发展成为拥有5报2刊1网站的报业集团。事业发展了,但办报的优良传统没有丢。大洪山留下的革命传统在新一代报人身上传承,《江汉日报》的血液在新一代报人的脉搏里奔涌。青年记者刘振雄代表年轻一代报人表示:“请前辈们放心,我们时时都在怀念我们的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把他们的未竟之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以此告慰那些在战争年代殒落了的不朽灵魂,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