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日月新诗(1)

(诗文)日月新诗(1)
文|01一线
日月为易,象征阴阳。“易”字的构成是上“日”下“月”。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文心雕龙》:“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意思是:有如星辰般明显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有可与日月同样光辉耀眼的才华。
《文心雕龙》第三篇宗经第三载:“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传说《易经》一共有3部,产生于夏、商、周。前2部为《连山》《归藏》都以失传。目前最完整的就是周朝的《易经》,通常叫《周易》六十四卦,为周文王15年獄中所创。日月之变谓之易。“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易有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日出为易,易是占卜之名,也是“干”的本义。“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许慎《说文解字》言: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我听了一年多的《易经》课,则认为,日月为易,阴阳(日月交替合一)也。《周易》是讲日月或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合符“道”。《周易》的“周”和“易”有周全,整体和统一的意思。有一种时空概念,时间上,寒暑易节;空间上,“周”和“易”统为宇宙,为日月,为阴阳。在人理上,阴阳看似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数理上,阴阳无形当0,有形当1,0和1暗藏和递变着大自然中的所有的密码和规律。
《易经》,通常叫《周易》,讲阴阳八卦,八八又六十四卦,是数理演变着的基本方程。图解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那样,日和月主宰星辰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之又解,其乐无穷。感之以新诗言《日月阴阳》曰:

我不冷不热整日端坐着,
在日月五行铺就的伊甸园子。
看太阳西下,月亮升起。
这是我选择的,
眼里流出来的太极图。
错觉,是眼前的一颗钻石,
引我走向多面体的边角。
亲吻四季的秩序。
错觉,是眼里的钻石始终在那里闪烁。
我企图抓住它的棱角,
对自己说:不要担心受伤,
要将它的物质吸引到我的身上。
或者干脆就把身子破碎在它的折光里,
让自身的体味,
高低错落地浓缩进坚硬的世界。

人的欲望总是与生俱来,
完美的人情靠的是天意。
地面上的水移动得多么缓慢,
天边的彩霞是多么的富有韵味。
天空和大地在黄昏时戏水,
黎明出现的第一颗星星,
将在这个路口和我邂逅,
暗蚀中闪动我的幽思。
太阳和月亮的眼睛意是逼近人的心里:
癫狂和豪兴、自由和爆炸,
辐射再变回的火山口是人情的故乡。
我深入过这些微粒的眼神,
时空的蓝色和宝石的纯色,
神秘、欢喜、容易激起幻想,因此很美。
星辰透着操行,然无与比日月光华。
我要感谢因相而生的瞬息万物,
逝去的和持续的都与我同在,
它们能领会我的愿望,
远离我,是知晓我人生的快乐。
我们要纯洁,然也在想入非非,
这样才不被世界遗弃。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儿,
痴迷是我们幻觉。
迷恋,但不是迷失,
“优”和“忧”都给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全部生活。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曾在《中国作家文库》《当代散文精选》《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作家作品精选》《当代文学精选》《诗赋中华》《当代文学精选》《中国诗歌作品选集》等大型文献、《中华文艺》《诗文杂志》等期刊和《东方烟草报》《江西晨报》《井冈山报》等报纸发表文学作品。有各类成果荣获省部级、市级奖励。个人事迹载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神州杰出人物》《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