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精进管理》全网发布

2011年,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准备、计划、见习,在同学及一些前辈的帮助下,我进入管理咨询行业……2012年年底,我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相比以前的销售工作,我更适合、擅长做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我找到了乐趣、激情以及理想。2013年8月份,我决定要写点东西:把我过去两年来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最初的想法只是尝试不定期的做一些记录,意外的是,近两年下来,我做到了每天写一篇13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些是在与我的同事、前辈交流沟通中触发的灵感、有些来自在企业服务过程中针对发现问题的思考,还有一些来自自己学习后的感悟。

之后,我将这些文章统一发到网上,如商业评论网、世界经理人、简书、爱看豆等,2013年12月份,我开了个人微信公众号(mc_wangrz),坚持每天发一篇文章,事实上,促使我坚持每天写一文的因素除了个人的兴趣以外,从这些平台上收到的反馈亦是我最大的动力源。在爱看豆上,我的文集长期居于榜首,在商业评论网上,绝大多数文章都被推荐到“精彩博文”的栏目,每篇文章的阅读量比较理想,在这些平台上也收获了许多的“粉丝”,一度还有培训机构找到我,要在微信公众号里打广告,思量再三,还是婉拒了——我更希望保持写作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2017年3月份,我一直想将所写的内容好好整理、归纳一番,然后联系出版社出版,但始终没抽出时间(关键还是总觉得不够好)来具体实施。后来看到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计划写一本关于中国的权威性著作,他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一主题的资料,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学习中文。作为一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声名鹊起。一个出版商因此和他签了一份条件极为优厚的合同,并且付给他一大笔预付款。一切准备就绪,他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抵达了上海。他拜访了一些中国问题方面的专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受到了盛情款待。深夜,他回到下榻的旅馆,却无法入眠,他的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在黎明前夕,他再次起床,匆匆记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12个小时之后,当他从桌前站起来时,他已经完成了一份最全面、最完美的提纲,只要再把他脑中闪现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本书就完成了,他只需要关于一些问题的一点细节方面的数据。“好吧!”年轻人一边浏览他的提纲,一边自言自语,“耽误一天也没什么关系,我明天最好收集这些数据,这样我之后就不会打断写作了。”那是在46年前,最近听到这个年轻人——现在已经很老了——仍在查阅一点小的细节和数据。

本书取名《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方面是向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致敬,另一方面书中的内容涉及经营、管理、战略、领导力、企业文化等七个方面,虽然所谈问题并不很深,却来源于近距离的接触企业所观察到、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常常最能切中企业关键问题,以期引起读者、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思考。我写作本书的资格远不如我们故事中的年轻人,而笔者之所以敢于把如此粗浅的文章呈现给公众,唯一的理由就是:如果不这样做,就将重蹈故事中中国问题专家的覆辙,即使不是永远,也至少会在有生之年不断拖延其写作和出版。

书中例举了很多案例,既有笔者服务过公司的案例,亦有一些著名公司的案例,主要是为了阐明某个观点、某项规则或某个警示,而非着重讲述他们成功的故事。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但它并不是告诉读者“如何做”的书,而是通过对政策与决策、机会与风险、结构与战略、人事作用与薪资奖励的叙述,来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由于本书是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的浓缩,所以我能够运用大量“微型案例”来阐明正反两方面的政策与措施。至于那些在书中提及的著名企业、机构,它们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并不是我的客户(比如IBM、华为等),有关这些机构的案例或者已经被公开报道,或者由机构本身披露。同时,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在本书中不会公开我服务的企业/单位的名称,甚至一些地名也是随机的。但是本书所选择的案例均为真实事件,讨论的也是真实存在的企业。

由衷希望本书对你有所帮助!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时间获得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