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分享: 谁能熬过快递行业的拐点?
图:网络
文:量子资讯
量子
资讯
今日分享: 谁能熬过快递行业的拐点。
2019.7.4
快递行业洗牌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少数华丽转身,多数暗然离场。
少数入行的成了金箍棒,比如中通。多数入行的成了搅屎棍,比如全峰。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资本会流入快递,又有那么多资本快速离场呢。是因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加盟模式,投入资金是众筹的。
第二个原因是盈利模式,市场开发是众包的。
第三个原因是价值模式,服务对向是众卖的。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误导了资本忽视了服务产品的市场价值分类。
快递服务产品时效产生了社会品牌价值分类差额,既用户默认快递费的可接受价格差,具体阶梯式排位:顺丰1元。中通0.8。韵达0.6。申通0.4。圆通0.2。百世0.1元。
虽然市场品牌价值分类差额会随着时效产品与市场口碑发生排位变化。
但是,品牌价值几乎与件量与利润是对等的,这就是给资本流入造成一个假像,用低价格去快速抢占市场快速烘托品牌制造资本价值。
因为,所有人看中的就是市场品牌价值分类差额所释放的空间。
例如:从百世看市场,圆通申通韵达中通都是百世可获得的市场价值差额空间。
这类观点建立在“时效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基础上,包括,快捷,国通。
最关键的一点被市场残酷的实际问题所困扰,那就是硬性成本,例如:派费1.5元,中转成本0.3元,快递袋均0.09元,热敏纸0.06元,客服0.033元,财务0.01元,场地费0.05元,税0.001元,杂项0.02,管理成本0.015操作0.12元,面单0.1元,环保袋与大条码,打包线,短拨费0.1元。取件费0.1元,硬件投入折旧0.001。
那么,一票件基础成本2.5元。
从2.5元基础成本可以看出,总公司可动的的空间几乎为零,利润仅仅是0.1元的面单费,搭售的物料收益,罚项收益,减税收益。自购中转场地节省房租收益,中转成本0.3元的可调整收益,整体只会在0.2~0.5元之间,从总公司总利润除以总票数直接得出单票利润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网点公司的1.5元派费是最后能够参与市场竞争杠杆的一块蛋糕,如果给业务1元派费每单,除场地费0.05外,派费互免只剩下0.45的空间。也就是说,无论网点公司与总公司,低于2.2元的价格战就是死亡线,也就是全网“临界值”均价。
从行业竞争市场平均价格看,是“百世优速”无限接近,还是“申通圆通”无限接近,或者是“韵达中通”无限接近,无论是那个快递规模有多少庞大,都会从利润积累转入成本性消耗亏损。
假设那一个快递在市场均价已经起过底价2.2元。以一个月0.1元循环一次,全网倒闭时间仅20个月。那么,无限接近的全网快递在做什么调整,在“熬”过这段“至暗时刻”又有什么变化,是抱团,是裂变,还是整合。
1
壹米滴答+优速。
引导文:2019年7月2日,下半年的第二个工作日,优速董事会任命杨兴运为壹米跟优速整合后的CEO,壹米滴答同时还有好几位高管入驻优速,并担任要职。
一是优速围绕“大包裹”构建的营运体系和基础设施,客观上与壹米滴答的零担快运网络有互通之处。比如中转场站、班车干线、甚至后端的IT系统都可以实现共享。
二是壹米滴答从创建之日起,就是以联盟模式起网,后期再通过重组来织网和固网。这种与生俱来的“整合基因”对双方接下来的网络互通至关重要。
评语:壹米滴答与优速联合并不是什么强强联合,恰恰是“弱弱联合”,随着双方把希望寄托在联合后形成市场竞争力化学反应上,是否放大动能,是否与申通快捷一样的走势,有待观察。
2
申通+阿里。
引导文:2019 年 7 月 1 日,申通快递股价创出了新高,公司市值也达到了408亿人民币,7月1日晚间,申通快递宣布收到德殷控股的通知,获悉德殷控股已经将其持有的德殷德润49%股权转让给阿里巴巴并已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具了工商变更登记后的营业执照和准予变更(备案)登记通知书,至此阿里巴巴正式持有德殷德润 49% 股权。
评语:申通与阿里联合,一连串的释放出利好消息,航海计划,阿里入主,系统改革,中转优化,等等,后续阿里把平台优势导入申通都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申通与阿里联合形成了一个新的资本概念,股市上扬呈现申通的市值已经超过圆通,快递全网公司真正迎来了资本时代。
资本概念价值很快会是网点公司竞争力的下一个支持点。
3
小米+快递。
引导文:中国商标局发布公告显示,小米于 2018 年 8 月 1 日申请提交的「小米快递」商标已经在 2019 年 6 月 21 日通过审核,可以提供「包裹投递,快递服务(信件或商品)」等服务。
有猜测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小米要进军物流行业。而小米方面回应称,这只是品牌保护占位。
评语:在618期间,格兰仕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发文,称因拒绝天猫业务提出的退出其他电商平台的要求,格兰仕品牌多家核心店铺及其产品在淘宝天猫平台的搜索遭到技术封杀,超20万台备货、相关618备战资源等努力都打了水漂,损失惨重。
从这则案例可以看出,京东+快递,商流+物流,正成为规避“传统”快递“死亡”陷阱带来的末端服务“断网”风险。
不懂行的人以为快递仍然是“香饽饽”,实际上是这些知名企业看透了快递不可持续的本质,从华为联合邮政看,成为了小米的参照对向,小米申请小米快递资质,不难看出,备胎计划正在延伸。
4
快递+二次商业化。
引导文:这一段时间,圆通,韵达,中通,百世,纷纷成立多家子公司,虽然名称上各有不同,但是,在内容上非常相近。
主要子公司的集中区在四大块:供应链公司,系统公司,金融公司,运输公司。
从行业现象看上去是为了快递行业自身的产品二次商业化升级计划,因为,阿里的菜鸟驿站+新零售即将上线。很快,线上淘宝+天猫 +线下大润发无缝对接,已经在江苏测试。
评语:快递与二次商业化很难说是新零售的另一种可行性变体,必竞,商业刚需信息在阿里手中,没有精准定位的消费者,就产生不了实际价值。
可以说,如此大的动作从网络型快递总公司来讲,不得不说是把功能价值变革成延伸平台,形式资本分散性二次升值与保值。在实际资本市场上,再次形成二次推高市场期值。
从最基本的快递均价角度去看,无限接近“临界线”的空间留给转型的时间不多了。
束语
在中国的快递行业,正从产品竞争转向资本竞争,从资本竞争转向商流竞争,商流竞争再次转向概念竞争,谁倒在第一个转向之前,谁越过第二个转向之后,都已经接近拐点,就看谁能熬过这个时代,成就百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