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样本||全国省市诗人展播之辽宁鞍山方阵
导语:
按说,诗歌,不能以地域划分,但诗人可以。可认真读读,好像诗歌也可以读出地域来。这次以省市诗人排列的方阵,脸是分东西南北的,诗,不分,但你可以品读,东西南北一定味不同。
读好诗,品地域文化,赏各地美丽风光!
欢迎全国各地诗人组团荐稿。
——山子

山子,原名孙志新、网名辽宁山子,居沈阳。曾用笔名山子、孤岭、沙风、士心等在《诗潮》《国际汉语诗坛》《中国诗人》《中国冶金报》台湾《笠诗刊》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千余件作品,有三部推理侦探小说被报纸连载。诗《好钢》入选《中国诗典》。
鞍钢矿山退休工人,《一线诗人样本》副主编,《新诗歌》执行主编,独立写作人。
微信号13840434492。
辽宁鞍山方阵
巴音博罗 朱虹 董振平 茸木 周以纯 张继才
青蛙 赵凤翔 朱宏程 紫烟 暖暖 渔郎 田力


国家一级作家巴音博罗
拨开长白山的云雾
作者:巴音博罗
拨开长白山的云雾,看见一只巨碗
盛着古老的苦难,满满盈盈
深不可测。如果没有风,如果
凝固了时光,如果仅有我一个人
伫立于崖顶,我的额壁也一片雪白吧
我俯身,屏息,细观:哦,亡魂!
无数先人悲戚的面孔幽幽浮出
像是万古惆怅,像是现代人所具有的
最深的罪孽,那齿啃着地球的欲念
那狂放的火、厄运的海、闪光的气流
和怯懦......而传说总在神话与爱情之前
宁静配不上帝王们空洞的嗓音
人类一代代尽去。人类未完成的
落日已然完成!这田野、峰峦和粗糙的肉体
充满苦痛。我深信忘却是我们最有效的智慧
背叛和说谎是我们的本能。我深信
神的嘴唇是尘土做的。我们最后一次挣脱的
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枷锁所构成的
是这最深的深渊,这镜面,这梦境......
这某个伟人弥留时,用鸟和风说出的遗言
这回声,这用满语、朝鲜语、古汉语和网络语言
所说出的,所诅咒的,所预言的荒蛮
是大理石镜面确凿的阴影,是一大本
我们从未读过的秘密典籍所永远失去的
哦,一百个秋天正望着这辽阔刻度的萨满腰铃
我的哀伤能否成为一条汹涌奔腾的人文
巴音博罗,当代著名诗人,满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文学作品400万字。著有诗集《悲怆四重奏》《龙的纪年》、油画散文合集《艺术是历史的乡愁》等多部。国家一级作家。 2009年9月开始油画创作。他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他的油画作品具有后现代主义绘画的独特品质,被业内人士誉为“当代画坛怪杰”。

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朱虹
锈红
作者:朱虹
调不出画面的亮色,只好怀旧
怀旧的锈红怜悯了坚硬的记忆
和我一起想起铁
在钢厂,随手捡起那时的一块铁
都能用青春的投掷划过头顶
前方问路,是山高还是水长
铁总是沉默回答我,直到现在
写生时,我总是揣上一小块儿
加重内心的份量
用色彩画过厂区上空的白云 和地上的花草
每一笔,都会蘸上铁锈红
我的视线以外,赤橙黄绿
哪个颜色没生过锈
哪个颜色不是从明亮中走来
走过去了,再回过头来
一块铁背起过一个沉重的年代
它用厚厚的结痂,覆盖过往
意味深长的痕迹,越来越清晰
我记忆中的铁
复归燃火之中,又见锈红
2018、11、1
朱虹,笔名紫鱼。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梦至遥深》《与水与火一同呼喊的鱼》。有诗歌文字发表在相关刊物。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董振平
太阳是果
作者:董振平
太阳是一颗
成熟的果
它把多少纯洁的人
诱惑
又把多少痴情的人
折磨
也许那颗果子
永远也落不到
地上
也许那颗果子
从来也没有人
尝过
但 我不信
我的心告诉我
你年轻 应该去
收 获
董振平,男,1961年生,辽宁人,大学中文系毕业。1985年开始发表诗歌。辽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辽宁诗人茸木
人间
作者:茸木
我快八十岁的妈妈
去看她
早已不止八十的舅妈
还招呼来
平时不知躲在哪里的
亲戚们
他们的谈话
就像脚步
慢一下慢两下
再踉跄一下
要有人搀扶
扶着年月里吃的喝的
好多好多的事情
甚至黄瓜架芹菜地的
还会说说栅栏上的喇叭花
那些花的日子
过得很认真
从没忘记
白天开晚上关
说不完的话呀
那些大声小声的话
都是关于人间
关于这冷也好热也好的
人间的
2018/9/5
茸木,原名李晓琦,辽宁鞍山公司职员。诗歌爱好者。

一级作家周以纯
书法
作者:周以纯
1
一如宇宙
虚实与阴阳之间
演绎墨色的世界
书法
之奥妙
从必然到自然
字会说话
2
墨非墨
血与肉粘着骨骼
活生生地
站立
地平线太阳飞溅
血色的墨滴
奇中正,正中奇,奇中奇凤还巢的时候
翎羽
还在哪里翩舞振翮
3
藏锋落笔
悬针垂露
双臂甩开节奏
旋律起伏着竖弯勾
一撇一捺
轻重缓急
笔尖未触及宣纸
你怎会知道
墨的浓淡干湿
与水相知
与墨相宜
白与黑的变奏中
力透纸背
血与墨融合
宣纸的湖泊
黑色的墨晕漫开
一字一片
残阳如血
周以纯,一级作家。冶金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书画武术家。美国西肯塔基孔子学院特聘书画家。旅欧中国茶道诗书画传统文化使者。

辽宁作家协会会员张继才
霜 降
作者:张继才
数着一个又一个节气
数到霜降夜晚就传来惊雷与降雨
天气转凉
叶子打蔫变成一抹金黄和殷红
杨树叶像串串风铃哗啦哗啦地响
银杏叶也由绿变成金黄
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一些树叶在秋雨中瑟瑟发抖
在风的召唤下纷纷坠地
让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
张继才,曾用笔名纪才。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穿过山楂林》《心之舞》。

鞍山作协会员青蛙
奠拜
作者:青蛙
爷爷的胡子
是坟上的草
捋一把会带出童年的笑
满场院的跑
那铜锅黑杆的汗烟袋
会照我的屁股敲
外婆的故事 开满茔包
兰艳艳唱着星光的歌谣
看有着成年痕迹的我
虔诚的添土 躬腰
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
在泥土的深处维妙维俏
如沉在水底的鱼儿
偶尔浮上心头 翻溅出
心绪鲜活的波涛
跪向思念的驿站
几杯酒 一柱香
远古的仪式中
我用额头
亲吻我的先故
来吧
载歌载舞的仙神
同冥币的火焰跳舞
唱着春雨的祭文
超度今生来世的祈福
愿我和我的祖先一样
灵魂升入云霄
躯体腐化为土
青蛙:原名王岩,鞍山作协会员。有作品在各报刊杂志及微刊发表。

鞍山市作协理事赵凤翔
咏叹
作者:赵凤翔
没有比这更纠缠的了
院子里又锯掉了一棵空了心的老树
数数,我的白发也稀疏了
忘了刮的胡子
立刻上了霜
这些曾经被我嘲笑过的时光
经历了叠加,戴在我的头上
怎么拍打也拍打不去
传递一种隐痛
释放着预觉的咏叹
虽然与世无争的修辞流出了声音
也无法让自己立在那里
赵凤翔,笔名杨轼,男,辽宁海城人。省作家协会会员、鞍山市作协理事,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大量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发表在各种纸媒和微信平台,在国家、省市级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诗歌被收录《当代实验诗选》《辽海诗典》。出版诗集《青涩的梦想》《拔节的韵律》。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朱宏程
瞒着
作者:朱宏程
这厮,从认识人这东西
认识男人女人的那点区别
我就认识她,熟知她
她的许多局部 ,重要的
以及不重要的 ,还有魂里的事
体内的花蕊,尘土、细菌 、毒素
爆出的脉络青筋 ,血流的方向
都在我的视野里 ,她
没瞒着我 ,只是缄默不语
这厮
孤独 ,没有瞒着我
泣血 ,没有瞒着我
亡溺 ,没有瞒着我
顽冥,没有瞒着我
这厮,真的是一览无遗
再没什么瞒着我的了吗
朱宏程,女,满族,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出生。辽宁省鞍山市机关公务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活着活着一些毛病就没了,活着活着质地温软愈加小巧玲珑。作品散发《诗刊》《北京文学》《诗潮》《海燕》等纸媒和各网刊平台。

辽宁诗人紫烟
忆念往事
作者:紫烟
我们静默成两块岩石
时间 在岩石下
已长出一层青苔
寒风依旧吹响
思念的落叶
往事泊入心的港湾
梦却开始起
我们的目光排列成
一种独特的风景
如血的夕阳
深染在记忆的悠远
摇曳的丁香花瓣
铺落我满地的文字
你远去的脚步
消逝在黄昏的情绪
风雨潇潇的日子
我会坐在那块岩石上
凝望孤寂的夜
畅饮漫天的星光
紫烟,女,辽宁鞍山人,喜欢文学和舞蹈。尤喜现代诗,作品散见于《岁月》《辽宁诗界》《中国诗賦》及当地报刊等。

辽宁诗人暖暖
停电让我们学会仰望
作者:暖暖
这根红蜡烛蛰伏在抽屉里
有十年还是二十年?
我人老珠黄,它红颜未改
有些遗忘只能在黑暗中被提醒
女儿下班回来
看到餐桌上点燃的蜡烛
惊喜地说:烛光晚餐
这让我觉得自己端出的
粗茶淡饭很不相宜
我们不再一边吃饭一边追剧
各自说着今天的见闻
说握在手里的红薯又甜又软
说越来越近的冬天
当我们说到蜡烛今晚没有垂泪
烛光有摇曳之美
头顶的灯突然亮起
我们相视一笑
又不约而同地去按开关
窗外湛蓝的夜空,星星稀疏
半轮月亮,像谁扭亮的一盏台灯
暖暖,本名罗宏,辽宁省海城市人。2011网络习诗。有部分诗歌发表。

《诗歌报》论坛大厅首席版主渔郎
谁触碰了那些柔软之处
作者:渔郎
一块铁
黢黑粗苯缄默
因为经受了太多而生冷
但是容不得水的浸泡
那些锈迹是铁的妥协
一块铁不苟言笑
它把火焰压制在内心
也把最暗的部分压制住
宁让人听见骨头的声音
也不呼喊
背靠一块铁
不是希图铁的浮华
信赖一块铁
却可以构想生活
手握一块铁
它的柔软只在极限的重压之下
只在极坚硬的磨砺之时
而一块铁的性别是多么显著
有时更像一个丑男
只继承了一座山的刚阳
渔郎,本名任波,居住在辽宁四线小城,作品散见于《诗刊》等部分报刊及网络平台,《诗歌报》论坛大厅首席版主。诗歌主张:诗歌里也不能胡说,人性是基础,证据是力量。

中国作协会员田力
十一月里的一棵树
作者:田力
它经历了小雨、大雨
和小雪、大雪
经历了由绿,到黄
再到叶枯叶落,经历了好看和不好看
经历了做为一棵树的全过程
经历了秋和冬
与三月相似,但与三月相反
三月是从枯到绿,从雪到雨
从北风,到南风
它孤零零到了十一月
经历了腰疼、腿疼、肩膀疼、脖子疼
这地方没有其他树
我从别处挖来它,它意外活了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就在四车间
小铁门的外面
简田力,六零后,做过有轨电车售票员,钢铁厂前线工人。中国作协会员。


经 典 荐 读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