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陶图示:看看神话里最早的太阳鸟长啥模样?

高庙白陶|阳鸟初现

器晤3N3N

高庙文化的白陶艺术,我一气儿写成了5篇,这个算是终结篇。我相信,古代的神话,特别是这里说道的太阳鸟神话,有着久远的传承历史。在史前的传承中,图案艺术对于神话的表达与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起到了比文字还要重要的作用。

白陶上最初的

阳鸟形象设计图

关于高庙文化的白陶艺术,我们粗略梳理了包括獠牙神面在内的太阳图像,现在要重点关注的是阳鸟。阳鸟也许可以看作是白陶艺术的灵魂,在桂阳千家坪出土白陶上,几乎是无器不阳鸟,仔细观察那些陶片,鸟首鸟翅的刻画随处可见,高庙人对阳鸟该是心怀多么虔诚的信仰。

观察中初见白陶上的阳鸟图像,似乎是千篇一律,小眼,大头大嘴,伸展着大翅膀,但却只有半个鸟身,无下半身,见首不见尾。仔细排比过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初步分类的方案,大体可以区分为以下7个类型来:

a式:阳鸟侧首,平展双翅,全身带尾。有的下半体并不明显,但鸟尾还是明确的,虽然都是短尾。这一类阳鸟图像的读取,足以改变我们起初的认知,白陶上的阳鸟并非全都是半体形象。

∧ a式

b式:阳鸟侧首,半身无尾。平展双翅,翅稍略回翘,显得很有力量的样子。在陶器上有限的表面要绘出宏大的景像很困难,为着表现阳鸟的力量,高庙陶工显然作了大胆的取舍,最终绘出了无尾大鸟。

∧ b式

c式:阳鸟侧首,半身无尾。平展双翅,翅形宽短,显得壮实有力。

∧ c式

d式:阳鸟侧身,构型简略,勉强能区分出头尾,表达的只是意象,细部忽略。

∧ d式

e式:阳鸟侧首,鸟体无尾,鸟首现獠牙装饰,有的翅半翘起。

∧ e式

f式:阳鸟正面,有双翅但无鸟形,中部替以獠牙神面,象征双翅带着神面飞翔。这一类图像对于阐释白陶纹饰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f式

g式:阳鸟全身,合翅,中体饰太阳象征图形。类似图形少有发现,不能辨明是在歇息或是正蓄势待发的阳鸟。

∧ g式

各式阳鸟多数头向右侧,包括那个少见的全形阳鸟也是如此。这说明陶工保持着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鲜有改变。

当然更要强调的是,展翅飞翔中的阳鸟,它并非是孤独的旅行者,图像中的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与太阳图形同在,是名副其实的阳鸟。

白陶的艺术主题,我们通过桂阳千家坪的发现有了充分的了解,它以表现太阳崇拜为中心,为我们呈现了8000年前湖湘先民的精神世界。

由于千家坪的考古资料非常丰富,而且也已经全面刊布,为初步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本次所写成的这个白陶系列没有过多涉及其他地点的发现。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有新的心得,还会继续写出来。

说罢以阳鸟为中心的太阳崇拜,我们会想到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上的阳鸟,也会想到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中频繁闪耀的阳鸟,知道它的传承有着非常久远的根基支撑。我们更会想起仰韶文化彩陶上被作为阳鸟认知的鸟纹,当初还对如此古老的阳鸟崇拜持有怀疑。当然更值得提到的是凌家滩文化中出现的鸟体猪首形翅玉佩,它是带着以八角星为标志的太阳展翅飞翔的阳鸟。

凌家滩文化玉阳鸟(安徽含山)

有了白陶阳鸟图形的发现,再看凌家滩文化的玉阳鸟,觉得其他所有的解读都属多余,玉阳鸟与白陶阳鸟,是一脉相承的太阳崇拜艺术主题佳作。那一样伸展双翅的大鸟,驮着那一样的八角图式的太阳,它自8000年前就已经开始飞过先民心灵的天空。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白陶上的阳鸟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艺术造型,我相信阳鸟神话出现的年代会更早,阳鸟图像的作品将来也一定会有更早年代的证据问世。

白陶插图引自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凤舞潇湘:桂阳千家坪出土陶器》

故宫出版社,2020年

#白陶#

#太阳鸟#

#高庙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