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钱学森,发电玻璃研制者潘锦功,印度出一亿购买专利未果
说到钱学森,大家已经太熟悉了,他是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大王”,“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
导弹之父钱学森
虽然钱老如今已经离开了我们,去到了另一个世界生活,但他对国家的那颗赤子之心,和他对于祖国发展可以穷尽一切的那种决心,却仍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五十几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接回自己国民都需要付出代价的国家,但是像钱老这样排除万难也要回国的尖端人才依然不断涌现,代代延续,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中国的又一位“钱学森”——潘锦功。
潘锦功
潘锦功早年在美国求学期间,没事就喜欢钻进实验室搞些发明,搞着搞着,潘锦功还真的搞出了一番名堂。在上学期间,他成功的在“发电玻璃”的高新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什么是发电玻璃呢?
发电玻璃,又叫碲(di四声)化镉(ge二声)薄膜太阳能电池。随着现有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像煤、石油这些天然资源需要经过数万年的演变才能够成为我们可以使用的能源,人类无法过度依赖他们。
于是像风能,核能、太阳能这些能源相继问世,其中风能是利用率最高,稳定性最高的能源。但在潘锦功发明的发电玻璃问世之前,能源转化都是用太阳能电池板来完成,这种电池板的局限性很高,不仅使用起来极为麻烦,而且成本非常高。
风力发电
然而潘锦功自行研发的发电玻璃,完美地突破了这一困境,这种玻璃的厉害之处在与,它在普通的玻璃上抹上了碲化镉材料,两者一结合,就成为了一块能够发电的玻璃。同时,这种玻璃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如果未来城市内的高楼大厦都换上这种玻璃,就会极大程度上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也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发电玻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早在潘锦功在美期间,他带领团队就研究出了“碲化镉薄膜材料多能级多掺杂载流子密度图解法”,这一重大的研究发现,在碲化镉薄膜的现实应用领域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电玻璃
当时美国方面得知有一位中国的小伙子在研发一种了不得的“发电玻璃”时,他们知道这种技术是一项“百年大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美国甚至把潘锦功在“发电玻璃”方面的成就直接收入到了美国的大学教材中,可见美国人有多重视潘锦功的这一研究成果。
美国的一家能源企业想出高价将潘锦功纳入麾下,印度得知了潘锦功的研制项目,也红了眼,印度是出了名的人傻钱多,看见好东西就想买,于是印度方面直接出资一亿想买断这项技术,但潘锦功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美国政府方面也是不惜花费重金也要把他留在美国。我们为何说潘锦功能被叫做中国的又一位“钱学森”,因为他和钱老一样,一心只想着报效国家,再大的诱惑再多的阻拦都没办法动摇他们的报国之心。
发电玻璃
在面对美国人开出的丰厚报酬和万般阻挠下,潘锦功还是毅然决然地返回祖国。因为在美国的是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发电玻璃”一旦成功问世,再经过几年的发展,有很大可能会重塑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他希望把自己的科研成就留在中国,他深刻的明白,自己是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2011年,潘锦功排除万般困难,带着自己的核心技术回到这片他思念已久的土地。
在回国选择研究地时,潘锦功毅然地选择了四川。他说:“当年多少川军为国家牺牲,又有多少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支援三线建设,四川找得到工匠精神,是可以沉下心来发展产业的好地方”,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四川这个有着火热爱国情怀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潘锦功
在2017年,潘锦功终于攻克了发电玻璃的诸多难题,全球最大面积的发电玻璃应运而生。
潘锦功带领研制团队制造的这块玻璃,面积为1.92平方米,别看它的面积不大,但是它每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300度左右,这种发电玻璃的制造原理就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表面涂上一层厚度约为四微米的碲镉光电薄膜,通过这种方法将普通的玻璃变成既能够导电又能够发电的半导体材料。
而在潘锦功的生产车间当中,生产这样一块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玻璃就仅仅需要55秒。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这种发电玻璃不仅成本低,而且发电量也更大。并且它几乎可以无视环境的影响,不管是在阴天还是下雨天,只要有光线,发电玻璃就能够把它转化成电能,可以一年365天不间断运作。
潘锦功
在发电转换率上,这种发电玻璃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十分接近,但是在具体的部署上,发电玻璃却是完胜于太阳能板,因为它能够安装到所有能够安装玻璃的地方。
假设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所有玻璃全部涂上碲化镉光电薄膜的话,就能够形成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发电墙,不仅能够实现大楼自身的用电供给,甚至能够为周边的建筑提供电力支持。目前我国大约有400亿平方米的相类似建筑,就算只改造其中的十分之一,所产生的发电量就堪比耗资2000亿建造的三峡水电站。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可以说,潘锦功的“发电玻璃”为中国提供了稳定、可靠、长期的电力供给,不管是对民生还是军事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