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该不该浪费唾沫星子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对照文字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方链接直接打开,或者点公开众账号主页右上角的小人标志,然后点“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缓冲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第五十二讲:该不该浪费唾沫星子
大家好,我是宝利老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明明想和谁说话,但是因为什么错过了,结果自己很后悔;明明不想和谁说话,但是口无遮拦就说了,结果自己很后悔。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早就帮你总结过了:
“知”通“智”。孔子说,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谈,这是错过合适的人。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谈了,这是浪费唾沫星子。聪明人既不错失人才,又能不浪费语言。孔子认为人在智慧上有层次,如果和智慧高人的错失谈话了解,那么就错失人才或者失去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如果和智慧低的人非要谈论什么,往往是白费口舌,对牛弹琴!而就为人处事而言,也是这个道理。我的学生中总有这样的:下课同学们围着老师问问题,他就在旁边听,遇到自己也不会的,就跟着听老师讲解,遇到自己明白的,就去给那个同学解答然后和老师探讨。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班里的学霸。可是很多同学自己有问题都懒得问,更别提听其他人讨论了,学习上很被动。还有则关于说话的俗语: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投机投缘多说说,说不通的人不要浪费唾沫星子。例如: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比如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生气,没有用吗》一文中写到,一辆出租车在人行道开得飞快冲过去,被红灯拦住,她走上前敲开车窗批评司机,结果发现司机开朗车门,手里拎了根两尺长的铁棍走过来,那你还要谈论什么呀,赶紧跑吧。
不可言就不言,而有时候孔子也是很啰嗦的,看下面这一则:
师冕是乐师冕,古代的乐师一般都是瞎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眼睛瞎了,耳朵就特别好,所以盲人更容易辨识音乐。比如电影《听风者》梁朝伟饰演的瞎子,听力超级好,找打敌人全部电台,可是周迅给他治好眼睛后,他却因为听力失误让周迅丧命,悲痛之余又刺瞎自己的双眼。第二个原因是君主怕遇刺,要求乐师是盲人。
师冕来见孔子,到了台阶跟前,孔子就说:这里是台阶了。等都了座位前,孔子又说:这是座位了。等达到大家都坐好了,孔子又告诉师冕说:张三坐哪儿,李四在哪儿,王五在哪儿,赵六在哪儿。等到师冕离开,子张好奇,乐师很重要,但是老师的礼仪显然比讲究的更复杂了,于是问:老师,你刚才那么啰嗦,这是和瞎子乐师说话的礼仪方式吗?孔子说:对呀,这本来就是和瞎子乐师说话的方式呀!
孔子的这件事被弟子记载下来,大概弟子们很我们一样,被孔子的仁爱体谅之心感动了。这是仁爱的具体化呀!不是满嘴说着仁义道德,行动跟不上,孔子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践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