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面B面
同一个现象,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和思考的深入,会有截然不同的视角。
两年前,对于城市里的“牛皮癣”,我都是怀着对于制造者的厌恶和对管理者不作为的不解。每当看到电线杆上二房东出租房屋的小广告,电梯里P2P小额贷款的广告,老小区楼道里红色或黑色签章出来的通下水道广告,还有非常贴地气的,直接贴在人行横道上回收各种电子元件的贴地广告,我都会感概:苏州这么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些贴“牛皮癣”的怎么还在用20年前就有的最低端、最老掉牙的地推方式?以破坏城市容貌为代价的广告,从社会整体效用来说,是不是负值?真的还会有人会找这些小广告上的电话吗?当局者为什么不去管一管?这些广告上都有手机号码,城市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电话,假装客户,一个一个“约”出来,然后委以重罚。
两年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从贴小广告人的角度,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经济,最便利的推广方式。一张粘贴纸只有几分钱,贴好后能保留若干天不等;在58同城上发一条广告,一天就是几十元。“牛皮癣”的粘贴地肯定是在目标客户和服务提供者的核心生活圈里;而网上发消息后,目标客户很可能是距离十几甚至几十公里的人,而我们知道,这些小广告者的交通工具绝大多数是电瓶车,零散的远距离客户,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会很大,肯定不是一个长期赚钱的好机会。
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的确可以用钓鱼的方法把那些贴牛皮癣的小商小贩都抓起来。但是然后呢?要么这些人被重罚后,发现这个城市执法严苛程度超过了他们在这里生存下去的底线,不得不纷纷离开。要么被重罚后,财产损失后,心理扭曲,从事风险和危害更大的行当,成为社会一股不稳定因素。
如果是前者,这些处于相对社会底层和灰色地带的劳动者离开后,短期内城市环境更美好。但是很多低廉服务无人可以提供,每个留下者的生活成本将不可避免的逐步提高。这点有鲜活的例子,比如苏州园区湖东地区,香港中环。
后一种情况,那些原来只是贴贴小广告的人,被逼无奈,去从事隐藏更深,危害更大的行业后,对于城市管理者的预防和管理成本,反而比之前更大。另外,进一步想想,要是所有的灰色地带都被行之有效的制止,而管理者的管理成本将成指数级提高,用于城市其他方面的预算必然被压缩。每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普通市民,都会被社会规范和法律这根悬得很低的高压线每时每刻压的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看不见的笼子里,这样的幸福指数反而不高。
想到这里,意识到一刀切的强压治理肯定不是明智的选择,也为苏州城市管理者维三面而放一面的大智慧竖大拇指。
终归是,存在即合理。
(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