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杨勃//山脚下的小屋之收麦(小说连载)


山脚下的小屋之收麦(小说连载)
山脚下的小屋之收麦(小说连载)
文/杨勃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爷爷和快乐的童年,并致激发我写作的可爱女儿。文中故事一部分为作者亲身经历,一部分是上一辈老人的口口相传,如有雷同,均在情理之中。

收 麦
油菜花的浓烈与醇厚,渐渐消散而尽,而豆荚一天天变得饱满起来。从油菜娉婷婀娜的身姿旁经过,会闻到一股青涩而又沁人心脾的油脂的清香。麦田在干热的东南风的吹拂下,由青绿慢慢变黄。这时,总会有一种鸟儿出现,它的叫声响亮而婉转,但仔细听起来,总觉得有一丝哀怨。它只在麦收前夕出现,麦子收割后,再想看到它的身影,就只能等到来年了。小虎和伙伴们好多次寻着它那响亮的叫声,到田野里四处寻找,想看看这只神秘的鸟儿到底长得什么样,可他们始终一无所获。
一天下午,神秘鸟儿的叫声又在远处响起。小虎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他决定到爷爷那里问个究竟。爷爷正在牛圈旁边的磨刀石上磨镰刀,小虎跑过去,蹲在磨刀石旁边,用双手从脸盆里捧了一捧水,浇淋在磨刀石上。这样做不但可以将磨刀石上混有铁锈与石沫的污泥冲走,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爷爷,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小虎轻声道。
“什么问题”?爷爷边答道,边继续磨着镰刀。
小虎侧着头静静地听着,直到那只奇怪的鸟儿再一次鸣叫时,他才开口道:“爷爷,你听,刚才是什么鸟儿在叫”?爷爷停下手中的活儿,恰巧这只鸟儿再一次鸣叫起来。
爷爷仔细听了一下鸟叫,然后笑着说:“这种鸟儿俗称‘边黄边割’,其实是一种杜鹃,说起它独特的叫声来,还有一段故事呢”!一听到有故事要讲,小虎立刻来了精神,看着小虎迫不及待的样子,爷爷笑着说道:“去,把我的烟袋拿来”!爷爷边吸着水烟边给小虎讲起了‘边黄边割’的故事:
很久以前,也是一个麦子即将成熟的季节。在一个小村子里,大家都忙着抢收麦子,有一个人却不着急,他想等到麦子完全变黄彻底成熟后再收割。邻居们劝他:收割麦子关乎一家人大半年的生活,是龙口夺食,一点儿也不能马虎耽搁。可他却不以为然,等到大家都收完了麦子,他才准备动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准备割麦子的前一天晚上,突然狂风四起,骤雨倾盆。第二天,他稻田地里一看,大吃一惊:已成熟的小麦被狂风吹得全部伏倒在地,浸泡在泥水里!麦子已无法收割,颗粒无收已成定局。他哀嚎一声瘫倒在地,死后的他便化作了一只小鸟。每当麦收的季节,它便由东到西,沿着黄河逆流而飞,用它那哀伤的几乎是在滴血的啼叫告诫人们:麦子一定要边黄边割!
听完了故事,虎子对故事中的小鸟既同情又感到气愤。想到村子外面那一片片金色的麦田,小虎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全力帮助爷爷收割小麦,力求颗粒归仓。
终于,要收麦子了。清晨,爷爷和虎子拿起镰刀、绳子,踏着露水,向沟垅下的麦田走去。
麦田的一头是高高的土崖,另一头则是一排高大茂盛的桑葚树。此时,朝阳微微露红彤彤脸庞,凉风阵阵,虎子和爷爷脚下的麦田麦浪轻滚,荡漾着麦香与丰收的喜悦。放眼望去,无边的麦田像波动的海水一样,让人陶醉。而割麦的农人们,踏着起伏的麦浪,就像是弄潮的健儿般身姿矫健。
爷爷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兴奋地对小虎说:“虎子,就从这头开始。我占一畦,你占一畦,割到桑树底下,咱们吃桑葚”。
“ 好的”!小虎兴奋地挥动着镰刀,冲下了田垄。爷爷给小虎讲解了割麦子的动作要领,并示范了几下后,小虎就迫不及待地舞动镰刀,割起了麦子。只见小虎左腿向后,迈开弓步,然后用左手把麦子拢在一起,一挥右手上的镰刀。只听“呼啦”一声,便顺畅地割倒了手中的小麦,虎子把割倒的小麦放在一边,又慢慢向前方割去。渐渐的小虎的手顺了,手中的镰刀也舞动的快速而利落。很快,虎子和爷爷的身后就出现了一长一短两行空白,就像是玉米棒子上剥去了两排玉米粒儿留下的凹槽。忽然,小虎由于用力过猛,手中的镰刀没有收住,一下子碰到了小虎的腿上,顿时鲜血直流。小虎一见流血了,便慌了手脚。他大声喊道:“爷爷,我的腿流血了”!小虎爷爷忙扔下镰刀,跑了过去,俯身查看小虎腿上的伤口。爷爷看过之后,对小虎说:“没事儿的,孩子”。说完他径直走到田埂上,揪了几片带刺的宽叶草回来,然后把草叶团成一团,用手指使劲的挤压着,直到有绿色的汁水被挤出。爷爷把这种奇怪的草糊在小虎的腿上,并对小虎说:“孩子,轻轻压住,不要放手”。小虎按住伤口后,好奇地问爷爷:“爷爷,这是什么草呀”?“ 这是刺根,有止血的作用。咱们庄户人家干活的时候,哪里烂了,就挤出刺根的汁来,敷在伤口上,一会儿就好了”。爷爷微笑着给小虎讲这刺根的功效,并说这刺,可是好东西。当年鲁班爷。就是被刺根上叶儿的锯齿划破了手指,因而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果然,过了一会儿小虎感觉伤口不那么疼了。爷爷让小虎松开了手,小虎伤口的血已凝结,“真神奇”!小虎赞叹道。“好了,割了不少了,咱们到地头阴凉处休息一下”。说完,爷爷扶着小虎,向地头的桑树走去。
一到树荫下,人马上就感觉凉快了很多,刚才因为惊慌与忙乱而流出的汗很快就晾干了。爷爷坐在桑树下,拿出了烟袋“吧嗒、吧嗒”地抽起来。小虎坐在地头上,望着头顶那一串串紫红的桑葚出神。爷爷看了看小虎,吸了一口烟,笑着说:“腿还疼吗”?“ 不疼了”!小虎大声回答。爷爷在树干上磕掉烟灰,起身来到小虎跟前,撸起小虎的裤腿看了看他腿上的伤口后,接着又笑着说:“想吃桑葚了”?小虎看着爷爷,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吧”!小虎高兴极了,他忘记了自己腿上还有伤,一下子从地上翻身站起,向桑葚树跑去。爷爷在小虎身后大声叫道:“小心点儿”!“ 知道了”。小虎一边回答,一边脱掉身上的小布卦。到了树下,小虎探下布鞋,双手抱住碗口粗细的树干,两只光脚丫在上面蹭了蹭,蹬了蹬。然后,手脚配合,一使劲儿,蹭蹭几下,便攀上了树干上的一个枝丫。他双臂一用力,身体向上,一提、一弓,两只腿勾住了树丫,一翻身便骑到了树枝上。这时他才感到腿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桑葚已经熟透了,又肥又大,紫红的颜色里饱含着甜美的汁水。小虎伸手从桑叶间摘下一枚,放在嘴里,轻轻一咬。然后高声喊道:“爷爷,好吃得很!你把篮子递上来,我摘一些回家”。爷爷把蓝子递给树上了小虎,小虎把篮子挂在树枝上,自己则像猴子一般,攀着树枝荡来跳去。不一会儿,篮子里便盛满了桑葚。等到虎子从树上下来时,他的双手已被染成了紫红色。“幸好没弄到衣服上”,小虎在心里暗暗庆幸。他知道,如果把桑葚弄到衣服上,可就洗不掉了。
这几天,除了吃饭和睡觉,爷俩就在地里割麦子。甚至在睡梦中,小虎都能梦到那畅快地割麦子的“呼啦”声。小虎割麦子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再也没有发生过镰刀插伤身体的事儿。他像个大人似的,戴着草帽,顶着似火的骄阳,舞动着锋利的镰刀,麻利地割着一片片麦子,尽管汗如雨下,尽管每天回家后浑身酸疼,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累字。早上,只要爷爷一叫他,他就一咕噜翻起身来,利索的洗漱完毕,背起镰刀、麻绳跟着爷爷出门。他有时也很奇怪,自己怎么这么勤快、听话。爷爷问他,他只是回答:看到那金灿灿的麦子,就想起了那只可怜的“边黄边割”。他怕突然一场大雨,也将自己家的麦田毁掉,爷爷也变成了一只鸟儿,离开他。
爷爷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眼里噙满了泪水,默默的用手抚摸着小虎那蓬乱而乌亮的头发。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勃,中学历史教师,文学爱好者。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
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