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旁春夜,在中联商标事务所喝茶写字
文
章
在
最
下
方
!
留言
和
转发
划
到
最
下
方
!
扫码关注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本期文章
沂河旁春夜,在中联商标事务所喝茶写字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风什么也不说
只抚摸着那片草坪
等待雨水的疯长
蝉声提醒了
今天是夏至,而你未至
从此想你的夜越来越长
我决定闭门不出
煎一壶茶,瞥见你的倒影
写一副字,散发你的芬芳
——《夏至》孟子曰凡事需知晓,2015.6
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庆彪兄了。
在微信上聊了会天,决定晚上聚一聚。
下午下班后,便喊着二余哥和学峰兄直奔庆彪兄在河东区的据点——中联商标事务所。
事务所看上去是搞商标注册,其实也干些会计、设计、包装、策划、营销的“勾当”,是一个提供专业、系统服务的小微企业。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就被其新中式的装修风格给惊艳到了,倒不是因为它多么美轮美奂,而是它由事务所自己设计和施工的。门前有修竹数杆,门内巴花大门,茶室、博古架、石器、茶器和各种藏品琳琅满目又不失简约,这不像是公司,更像是一处文艺空间。
去之前,顺便陪二余哥去中药馆给老人拿了点药,弄了两瓶药酒。馆主是个小伙子,老家也是兰陵的,而且是车辋川流不息镇的,平时除了卖中药,也搞搞古董收藏。
看满屋子陈设的各种药材,让我想起了药墨。
小伙子的店内窝着好几个年轻人,看样子是急着出去喝酒,我们便早早告辞。
等我们见到庆彪兄时,学峰兄已经到了,由于是晚饭时间,我们便去了附近的洪沟跨不过去的崖炒鸡店,由庆彪兄做东搓了一吨。
炒鸡是少不了,还上了大肠。大肠这东西,我向来不吃,因为一想到它的功能就恶心,怎么洗也不行,就好比没有人愿意用洗干净的痰盂泡茶喝。除了大肠,我也不主张吃肝肺等内脏,这些功能器官有一些是排毒的、有一些是过滤的、有一些储存废物的;鸡爪、猪蹄等经常踩粪便的东西也不要吃。
看似我是挑食,其实不然。我对食物的要求从来不高,只要能吃饱,、提供热量维持身体运转就行,而且我认为吃饭超过十分钟就是浪费时间。未来的人类,应该进化到可以光合作用,晒晒太阳、浇浇水就可以自我赋能多好!
言归正传。饭桌上,四人吃菜便吃菜,吃饭便吃饭,只喝茶不喝酒。要是某人不抽烟就更好了。
不喝酒是好事!不仅不喝酒,也不谈论酒。有一些饭局,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喝酒,参加者却总免不了谈酒,无非是谁能喝多少、什么酒好喝,茅台多贵、怎么找真货、谁那里还存了多少瓶等等;再者就是谈论哪里的东西好吃、谁做得地道,简直无聊至极。这些过了嘴瘾之后,就又说起各种八卦消息,地命海心(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段子虽然不乏内涵,却总归是没什么营养。怎么不见有人谈论读书和学习呢?
是他们的问题吗?或许是我的问题,我的圈子的问题。
今天的场合就很好,至少表面上都是谦谦君子的模样。我们要对接长三角了,得有点新气象。
饭后,我们就一起到了中联商标事务所喝茶、聊天。
茶是好茶,喝了不下三种,只不过喝多了也会醉,俗称醉茶,不然卢仝怎么会说“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呢?
恰好我带了临帖的全套工具,二余哥是青年书法家,我是中年书法爱好者,庆彪兄有场地,借茶香混着墨香作书香,岂不善哉?
于是,二余哥铺开了纸张,研上了墨,开始了天马行空的创作,我则在一旁临《史晨碑》,庆彪兄和学峰兄观看品评。书法乃纸上拳法,拳法乃空中书法,要是有个美女在傍边舞剑就好了,不知当年公孙大娘是什么年纪,但是我想不至于像今天广场上的那些耍太极剑的大妈吧?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创作便是创造。书法的创作,有技法,技近乎道,法取乎上;书法的创作,也有灵感,神来之笔不可复制;书法的创作,更要有自己的精气神在里面,在入帖之后能出帖,可怜天下“书呆子”居多,纸上全是别人,心中也无自己。临帖,融入自己的东西,也是创作。
无论创作还是创造,都是个快乐的过程。
喝酒不是创造也不是创作,它是造作。李白名传千古,不是因为他喝酒,而是他喝酒后写诗。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便到了十点多,地上也摆满了二余哥的书法作品,可惜他没带印章,不能钤印赠予我等。但是,我们还是挑了自己喜欢的,人家补壁,我们待来日补章吧。
收拾妥当,又喝了会茶,便纷纷告辞。
夜凉如水,如沂河里的水。河水晃荡着这个城市的五光十色和媚娆,突然想起来庆彪兄是摄影的高手,本该请他帮我们拍一张“雅集”的留影,却因沉浸在创作中忘了这一茬。
下次再聚吧,暂定沂州古城“三丫紫砂艺术馆”。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
赋诗一首:
《坐道》
众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
富贵皆粪土,
风吹变浮云。
相逢何需酒,
茶中有山林。
挥毫写块垒,
且作逍遥人。
辛丑三月,记于云中书房。
【作者簡介】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人稱老孟,字不凡,號巨隱、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閑暇之余尤嗜紫砂、盆景、奇石、書法、篆刻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