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80后,身价超2000亿,目标做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

2020年,特斯拉的股票猛涨,一跃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贵的汽车公司。

去年6月,它凭借一款特斯拉model3纯电车,横扫国内各大热销燃油车榜单,稳居北上深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这件事像一把火,直接点燃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对于特斯拉飙升的股价,有一个小伙早几年就发微博预测过。

2014年,马斯克曾亲自到中国为9位车主交付车钥匙,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是特斯拉的拥护者,更是一名创业者。

19岁开始创业,做出过两家上市公司,一家700亿,一家2000亿。

他就是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

李想凭借自己对产品的较真、对创业的坚持、对荣辱的平常心,得到大量投资人的青睐。

明势资本的黄明明说:“李想,是80后最后的传奇。”

美团CEO王兴,将他和苹果的乔布斯相提并论。

在李想无限风光的背后,却藏着无数的艰难与坎坷。

创业初期李想为了省钱,对员工特别抠门,再加上不会关心人,一夜之间公司里有95%的员工向他提出离职。

一心只想做好产品的他,从没想过人心会这么容易变。

他更没有想到,会在一次会议上被自己最信任、最感激的伙伴强制退位……

1981年的秋天,李想出生在河北石家庄。

小时候,父母都去了中央戏曲学院,李想就跟着奶奶生活,一直到高中都没怎么管过他。

长时间的独处,让他开始封闭自己,周围人都说他有些自以为是。

这种状态他花了很长时间去改正,去学习如何聆听别人。

他对计算机的兴趣,来自初中时一堂普通的电脑课,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心里燃起的冲动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这阻止不了他心中那团火焰。

买不起电脑,就去看书、看杂志。

为了学习计算机知识,他能花光所有零花钱,他能走遍小镇的每个报刊去找一本杂志。

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李想纸上谈兵的功力,已经到了能把电脑市场里的老板都唬住的地步。

后来他向IT方面的杂志《电脑商情报》提供稿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整整五百块。

接着他又向《电脑报》、《计算机世界》写稿。

还在上学的他靠着过硬的知识储备,已经拿到了每千字300元的报酬,那时的其他人才60元一千字。

那时候的李想,才17岁。

到了1998年,国内各种网站开始风靡,李想创建了“显卡之家”来放他自己写的文章。

因为他的网站文章质量好,更新时间稳定,很快就有广告商找了上来。

一个月的收入能到2万,这些钱比父母两人半年挣得还多。

这时候的李想,才18岁。

李想觉得上大学,和现在创业的目的都是挣钱,于是已经达到目的的他退学了。

韩寒曾经这样评价李想:“所有他说出来的话,你过段时间再看,会发现都实现了。”

事实确实如此。

李想曾说要创业,于是2013年成功上市了价值700亿的汽车之家。

说过要打造了一个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

2020年7月,李想带着他的“李想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2000亿。

退学之后的李想,开始顶着高中学历混迹江湖,走向了他20年创业路的第一站。

年仅18岁的李想与22岁的樊铮合伙,在2000年的冬天经历了互联网的低迷,也等来了邵震。

邵震主动找来时,李想已经开不起他需要的2000一个月的工资。

工资不要你们发,给我盒名片,钱就从我拉来的业务里面扣。

就是这句话,成就了后来的泡泡网。

邵震拉回来的第一笔生意是在北京,第一战就为公司换了大房子、新设备。

李想趁热打铁,也上了北京,只有樊铮留在石家庄的大本营。

汽车之家落户中关村,那是个每天都有新公司诞生,也是个每天都有公司消散的地方。

此时的他们合作无间,李想怎么也想不到为他找来第一笔生意的伙伴,在几年以后,会给他一记重锤。

2005年,李想开始向汽车行业发展,创造了汽车之家网站。

2006年,李想已经和戴志康等人一起登上杂志,被称为'京城IT四少’。

李想的办公室里,除了必备的电脑和插座,就只有桌椅,丝毫看不出有人每天在这里工作十几个小时。

他的手机不用壳子,几年前买的车用得像新的。

戴志康曾说,李想是个非常追求极致的人。

他借钱给朋友,会要求对方写清金额和归还日期,还会仔细和对方计算利息。

就连谈恋爱,李想都会向女友身边的所有人求证,对方说出的话是真实的。

较真、认真两个字,就像刻在了李想的骨头上。

这一点也被他用在了网站的建设上,要做到一个极点,哪怕是一丝一毫地倾斜都不行。

我不喜欢改变别人,我自己喜欢这样,就这样了。

其实以前的李想并没有这么透彻,这一切改变都来自于2008年的一次打击。

刚到北京的时候,李想要拉拢人却没有资本,就把自己手上泡泡网的股份拿出来分,其中给邵震的最多。

虽说其他大大小小的股东也有一堆,但事情变得不可控,是从泡泡网员工集体离职开始的。

刚创业的李想还没改过那自闭的毛病,就算在同一个办公室,他都会用QQ消息代替交流。

作为老板,他没有关心过手下人的发展。

作为同事,高中就月入两万的他,不懂其他人的生活压力。

李想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省时间,吃两块钱的菜配五毛钱的包子。

由于没有沟通,员工的需求李想不知道,他在外面的奔波受累,员工也不清楚。

2003年,李想的办公桌上连续几天都堆满了辞职信,上百人运营的泡泡网公司,只剩下几个人在苦撑。

还好当时有邵震陪着他,重新招人,手把手带出了核心人员。

李想不止一次公开感谢邵震的付出,在节目中提起这一段就热泪盈眶。

然而好友变敌人,不过是一夕之间。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汽车之家被掏空了,李想的现金流断了。

没有人投资的汽车之家,摇摇欲坠。

最让李想不敢置信的是,邵震会在这么艰难的时刻,联合一群小股东,在会议上提出让他引咎辞职的要求。

若不是有薛蛮子的挺身而出,汽车之家早已沉没在这场人心组成的惊涛骇浪里。

邵震两个字,成了李想心里难以散去的阴霾,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缓过来。

虽然邵震的计划没有成功,可汽车之家的困境还没解除。

澳洲电讯就是这时候,带着7600万美金,拿到了汽车之家的控股权。

邵震事件之后,李想改变了很多。

若是以前他遇到不喜欢的人,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开始玩手机。

但是现在,无论对面的人是谁,他都会把手机放远,保持尊重,耐心聆听。

那个不愿意和别人沟通的小男孩,彻底长大了。

李想并不因为失去控股权而难过,他只觉得内疚。

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强,才会出现现金流的问题,如果我能力够强,就不会融不到资。

其实李想一直都明白,他喜欢的是产品,也只适合研究产品。

对于销售和管理,他既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想去做。

2007年,26岁的李想遇到了37岁的秦致。

李想高中毕业,没去别的公司呆过,只知道横冲直撞。

秦致清华本科,出过国,在IBM就职过,行动走一想三。

他们就像是天生的搭档。

可董事会不这么认为,他们拒绝让秦致的加入。

幸好李想足够坚持,他从自己的股份里分一部分给秦致,才让他留了下来。

李想甚至把汽车之家CEO的位置让了出去,作为创始人的他都要向秦致汇报。

秦致也没有让人失望,他让汽车之家完成了从有到好的蜕变。

有一个能够比你做得更好的人做这件事,你也能跟着去学习,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李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很难理解。

干嘛非要自己去死磕呢?

这个问题上,多数创始人都认为自己创造了这个公司,就应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对于李想而言,他不喜欢去接触销售,也不喜欢和有关部门打交道,他只喜欢研究产品,只想思考怎么去抓住用户。

既然选一个合适的CEO,就能让自己摆脱掉这些不喜欢的事,还能让公司走向更好的发展。

退位对李想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

如果邵震知道这些,还会有那出退位事件吗?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2015年,李想离开了汽车之家,开始自己的第三次创业。

“车和家”逐渐成型,成了后来的“理想汽车”。

黄明明为他的决定感到可惜。

这可是闭着眼睛到100亿美金的公司,怎么就退了,好歹做一段时间啊?

李想不这么认为,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再造一个丰田。

就算没人投资都无所谓,李想会从自己的账户里拿出1亿来投。

这种宁愿自己投钱都要闯的精神,不止打动了黄明明,还打动了今日头条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

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投了1500万美元后,王兴又用自己的名义投了2.85亿美元。

李想不会说投资人爱听的故事,但是在新造车的行业里面,他理解产品的能力,是超一流。

李想清楚地知道,一间公司想要活下去,既要不断地找钱,也要把省钱发挥到极致,所有的钱都应该投入研发。

白手起家的李想,深知每一分钱的不容易。

他的员工曾说,“老板什么都好, 就是太抠了。”

就和理想汽车的对手蔚来相比。

对方一个普通员工的出差费标准都有1500元,李想这边要求员工出差坐经济舱不止,还得买折扣最低的。

理想的员工,酒店只能住经济型,还得是两个同性一起住。

2018年,理想汽车的对手蔚来只是上半年就净亏损了33.26亿,而理想汽车整年才亏损了15.32亿。

省下来的这些钱,李想全都用在了产品的研发上,留给人员和销售的只有百分之十几。

他的抠带来了最显著的成绩。

在理想ONE的上市发布会上,李想只用了200万不到,就换回了上万的订单。

2019年11月才开始量产的理想ONE,到2020年6月,就交付了1.04万辆。

它的销售业绩仅次于SUV。

这一年,李想凭借240亿的身价,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2020年7月30日,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

虽然有黄明明和王兴支持,但是因为李想比其他的造车公司晚了一年,融资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尤其因为增程式的技术过于复杂,投资人无法理解,更想不通他为什么不造纯电动车,都抱着观望的心态,不敢下手。

李想开发的增程器,是为了补充电池的电量,他最害怕用户因为充电的不便而纠结里程。

这个类似充电宝的功能,在推出市场后遭到了大量质疑。

有人说这是“最糟糕的方案”,还有人觉得“根本没必要”。

大量的负面评价袭来,投资者们也望而却步。

气得他直接怼人:“一群毫无“用户思维”的人,天天在研究技术路线,胡说八道。”

王兴对理想的支持肉眼可见:“有些人碰都没碰过理想ONE,仅凭所谓行业经验/理论/常识就直接唱衰,呵呵。”

就连大忽悠罗永浩都表示认可:“如今的汽车工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做汽车的人大都是完全不懂产品的人,但李想和马斯克显然不是。”

今年2月份,李想在公司发布了2025战略。

2025年拿下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灰袍巫师甘道夫走了,更强大的白袍巫师甘道夫回归。”是李想在《指环王》里最喜欢的一幕。

理想汽车到底能不能达成李想的理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荞麦茶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