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就是“天天染一肚子气”吗?

回忆过去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一样穷。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的多(从大淀结冰厚度可以体现出来)。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哪有钱买煤生火取暖呢?多数时间就是硬挺着,只有外面下了大雪,才靠烂柴火烧炕和烧干锅取暖,不然,屋里的水瓮都会冻一层冰,做饭用水还得砸开。
    现在人们串门聊天或者街上走路时,少了一个传统动作~~~揣手!那时因为没有钱买手套,手冷了,就把俩手伸进袖口里揣起来取暖,看看现在还多人这样做?买煤取暖,要到腊月底,也就是该扫房的时候了。忙了一年,欢欢喜喜的过个年,得把屋里的东西搬到院里,窗口门敞开大搞卫生,这样屋里肯定如同屋外一样冷,基本就是这时候,开始生火。通常就是买两三“背筐子”的媒,还得省着烧,封火后用火筷子扎一个通气孔,如果是带盖的炉口,你坐上面感觉的可能就是暖和一些,仅此而已。这点煤从扫房生到初几就烧完了,只有极少数有点条件的人家会生到过正月十五,一冬不生火的大有人在。就这样,一冬天还不能耽误截苇织席,手冻的快不听使唤了,就搓搓手,或者把手伸进炕头的被子下暖和暖和,稍许继续干活。
年轻人可能要说:老说这些过去的事儿干嘛,现在是新社会,新时代,又不会回到过去!经历过的,肯定没有人想回到那时年代,我只是想说,那样的生活条件人们是怎么坚持过来的。第一是屋子小,十几二十几平米房子居多,大多还有隔墙邻居,所以烧烧热炕头也顶用。还有最重要的因素,人们的内心是暖和的,靠意志力支撑生活下去!家里有没有生火、有没有烧炕,都不影响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到了一起就是说说笑笑,没有人抱怨生活之苦。
面对现在
说了半天过去,回到现在,为什么咱们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反而怨声载道了呢?什么原因,不说咱们内心也清楚。没有新区之前,好赖日子都是过,虽然攀比之心降低了幸福感,但也促使人们都努力去打拼来改善生活。就是成立新区宣布后,人们期望值太高了,与现实落差很大。然后就是各种改造升级,下水道、气代煤、环卫公司等等,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执行,产生的如街道坑坑洼洼、垃圾长时间堆积等问题,难免会有抱怨之声。这个就勉强着凑合吧,但最近几天大家抱怨的可是大问题,因为天然气断断续续的停气,严重影响了村民们取暖,而且服务业跟不上去,这样的现状,估计唐僧在世,也得抱怨几句。
没有任何通知,零下十几度的天,硬生生的把人冻醒才知道停气了,这钱你说花的得多憋屈!第一年使用天然气,也没啥经验,还盘算着壁挂炉不能经常关,保持一定的温度,不然,重新烧热暖气管里的水,得耗费很多气。算吧,你算的没问题,问题是你再精明也抵不过停气没商量。
气代煤,这是国家的政策,我们老百姓必须服从大局,都无条件的花钱改造了。咱们关城村民,不吹觉多高,反正都是跟着党走,听从指挥,积极响应号召。加暖气片,买些买那得,多花钱也无所谓了,一切就是为了环境改善,也是为自己生活在一片清洁的天空下。可我们花这么多钱,也得享有对应的服务吧?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啊!以我个人家为例,之前烧煤,一年3000块钱就够了,上个月交了一千多,用了20来天,被停气,一查表,欠费0.16元。好吧,我们来捋捋,我欠一毛六给我停止供气,可以,好像合乎情理。但我又交了1000,我得享受你的供气服务吧?我花钱买的就是你给我供气,我来取暖啊!你无缘无故的就给我停气,我受冻的损失,你怎么赔我?我欠费你停气,现在你收我的钱了,还给我停气,这怎么说?
我们都知道买车票出门,就是与运输车辆运营商之间达成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件,他得准时安全的把我送达到目的地。同样的道理,我缴费你收钱,咱们之间也形成了一个供求合同或者是契约关系,你必须无条件保证我使用天然气取暖。你单方面停气,无论什么原因,都是违约,违约就得赔偿我们的损失。我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当然,相关法律条文我也不太懂,我只知道花钱就是买服务的。
(题外话)
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环境地理学家、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陶澍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舆论的轰动。根据陶澍专家小组的研究结果,农村地区烧柴取暖做饭所产生的 PM2.5污染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一般人一生中都看不到这一研究结果。看完这份研究报告后,网友讨论颇多。

看到这样的新闻,要不是牙科收费太贵,早就气的咬碎牙齿了。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就是烧柴做饭取暖,那时候的天空比现在还蓝。你又是怎么统计每年出几十万人因为烧柴做饭而死的呢?农民背的这口锅好特么大啊!根据这样的理论,我研究多年发现,凡是经常吃粮食的,最后的结果是百分之百死亡率。我还发现,只要每天喝水,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活不到100岁。我是不是也该申请中科院院士了。起码,我发现了空气污染根本不是农民烧柴引起,而是很多砖家放屁过多严重污染空气导致!

展望未来
好了,话也说过去了,柴也不烧了,气也替代煤了。这个气代煤还真是跟新区没有关系,其他地区大多也都这样改造了,只是,这么大面积的气代煤改造,准备工作充分吗?我们毁掉了锅炉,拆了锅台,取暖做饭都指望着天然气了,但你说压力不够,天然气供应不足,这些解释就推搪老百姓取暖吃饭的生活大问题吗?
前几年,为了抢占共享单车市场,在技术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小黄车ofo就率先在各主要城市投放数百万车辆。ofo小黄车的发展战略实在是太过着急,疯狂地扩张市场在短期来看是可以获得一大批的用户,但是长期来看,数额极大的早期制造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很容易就会把ofo小黄车公司反噬。现在落得一个老板欠65亿的押金退款、人去楼空跑路下场。遭到全国几千万人民的唾骂!小黄车的失败是市场决定的,这个气代煤,以这样的服务,如果是商业行为,可以想象什么样子。
    好了,希望燃气公司认真对待用户的抱怨,别让天然气变成天天染一肚子气!国家政策是好的,都是奔着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初衷来发展的,希望执行部门,给老百姓一个好的服务,严寒冬季,禁不住心冷!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你冷不冷》耐心听完,不错的一首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