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法家祖师爷!西方人惊叹其为印度版马基雅维利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是真正能使一国走向霸业的唯有赤裸裸的宣扬帝王心术的法家。

而大约春秋,甚至更早的时期,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秩序也到了“礼坏乐崩”的时候,反抗种姓制度的各派沙门宗派兴起。仿佛我国百家争鸣,只不过这印度的各派沙门都有点类似道家,喜欢隐居修行。并没有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家,另一方面,此时的印度上层种姓日益腐化堕落,下层种姓之人则有不少幸运儿,一跃而为上层种姓甚至九五之尊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小国寡民,梵师治国的那一套婆罗门社会体系正遭到瓦解,而印度各邦之间暴发了越来越残酷的兼并战争。形成统一帝国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真正促成印度第一次形成大一统帝国的事情,则是亚历山大东征。以前的印度虽然战争不断,但都是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的战争。这希腊与印度完全异文异种。以前封闭的南亚次大陆,突然闯进了这么一帮不速之客。使得西北印度人遭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灭种之恨。若不行变法,建议统一的印度帝国。则难免遭受亡种之祸。时势造英雄,印度法家的祖师爷考底利耶就此应劫而生。

考底利耶,出生于婆罗门世家。虽然按照种姓制度,婆罗门种超胜于其他种姓。但实际上当时的婆罗门要嘛隐居山林做人天师。要么放下身段,待价而沽做君王的谋臣。考底利耶就属于后者,相当于一般的士大夫家庭出身。而且估计因为出身不够显赫,其在已经腐化的难陀朝廷得不到重用,愤然离京。周游列国,准备另投明主,好施展才华。

最终,他在周游途中,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好基友旃陀罗笈多。据印度史书记载是当时这旃陀罗笈多正在斗羊。考底利耶看见后觉得这小伙子有王者气度。便引为至交。当然印度的史书可信度还不如中国的野史。这一说法呵呵一笑便可了。关于旃陀罗笈多的身世有两种传说。第一种说他是摩揭陀国王庶出的王子。这考底利耶见其奇货可居,帮其夺嫡成功。进而造就一番帝业,这就很合情合理了。另一种说法旃陀罗笈多出身寒微,是首陀罗种姓。在遇到考底利耶时旃陀罗笈多应该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有了一番基业。绝不可能还是个卑贱的孔雀饲养员。试想刘备当时若不是新野有兵,有一堆虚衔。单单是以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的身份去请孔明出山,估计还没到门口呢,就让门童给赶走了,做为一位谋士会吹冷灶,培植潜力股不假。但是这冷灶里多少得有点货呀!没人会傻到去效忠一个纯小白。不管咋说这旃陀罗笈多得到好基友考底利耶。犹如周文王得姜子牙,汉高祖得张子房。自此兴霸业如顺水推舟,一发不可收拾。

武功方面,考底利耶最大功绩莫过于辅弼月护王驱除希腊。使孔雀王朝得以一统北印度,而巨大的武功背后,是一套新法的推行。在经济方面他主张重税,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帝国首都华氏城建设成了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驰道四通八达。同时国家垄断采矿权。在法政方面他主张严刑峻法,实行特务政治以打击传统大贵族的势力。在这套法家主张下,自然换来了国库的充实,版图的扩张,以及首都的繁荣。但也使得小民生计更加艰辛。帝国人人自危。总之法家是把双刃剑,中外皆然。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印度战乱不休,有亡种之祸的情况下。考底利耶行霸道,肃清外敌,一统诸邦。实在是顺应天命,功不可没。

相传考底利耶著有《政事论》传之后世。后传之泰西。欧洲人惊讶宗教国家印度居然古时便有如此赤裸裸的权谋论著作。惊呼其为印度版的马基雅维利。因此将其尊为印度的法家祖师一点也不为过。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