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瞻仰李大钊故居,我长时间伫立沉思/郭同久

近日,我和老伴自驾,由天津至河北,驱车往返近600公里,到唐山乐亭,瞻仰了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故居。
选择这个时间前去瞻仰李大钊故居,既有当前迎庆建党百年浓厚氛围的感染,也是久藏内心的强烈愿望。那年,到唐山办事,经过乐亭时,突然看到了路边标明的“李大钊故居”指示牌。眼前一亮,不由自主便萌生了改变行程的念头。当时虽然没能成行,但找时间瞻仰李大钊故居的念头,却牢牢存在了心底。
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唐山乐亭县大黑坨村。1958年,党和政府就建立了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故居遭到严重损坏,1978年重新修复,1988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绿树掩映中的李大钊故居,具有显明的北方建筑特色。砖瓦结构,一宅三院,主厢搭配,古朴大气。进入大门,是故居前院,右手边安放着李大钊半身雕像,左手边是简易磨房,放置一盘石碾。中院是故居主体,有东正房、西正房和东厢房。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就诞生在东厢房北间屋。东正房,是李大钊曾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西正房,现在布置着有关李大钊及其家庭的文字、图片、实物等展览。故居后院,有李家的粮仓,还有李大钊年幼时玩耍、读书、写字、做文章用的石桌等。
瞻仰故居,缅怀先烈,有关李大钊的史实、图片、影像、文字等,一幕幕,一组组,一段段,不停在脑海闪现、跳跃、定格,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李大钊是他父亲的遗腹子,他尚未出生,父亲已病故;不满二岁时,母亲也病故而去。没有父爱,缺了母爱,在爷爷呵护下成长的李大钊,从偏僻乡村一路走来,走进了天津的高等学府,走出了国门到海外留学。学成归来,只20多岁年纪,李大钊便成了北京大学教授,成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成了名正言顺、月入几百大洋的“大官”、“富豪”。毫无疑问,作为社会名流,李大钊是当时体制的“宠儿”、“要员”,是同代人中名符其实的“成功人士”。
这样说李大钊的功成名就,恐怕还有点笼统,稍微做个比较,立马就会感到他是多么的不同凡响。比李大钊只小4岁,几年后也曾位列国民党中央“执委”、官至“正部级”的毛泽东,当时,还只是一位地道的“北漂”。因为有师生关系,在杨昌济教授推荐下,他才在李大钊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当了一名月收入连李大钊“零头”都不及的“临时工”。
用世俗的眼光看,童年不幸的李大钊,实际上又是极其幸运的。他的天资聪颖和后天努力得到了回报,上帝十分眷顾他,当时体制和政府也没有辜负他。他的才干,没被埋没,还如愿以偿有了施展抱负的人生舞台,而且是一个很大、有很高尊崇、绝大多数人终生甚至都难以企及的舞台。不难想像,如果就这样一路前行走下去,李大钊个人高光人生,前程似锦;妻儿老小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不会有任何问题。李大钊更不会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在反动军阀的绞刑架上,终结自己38岁的美好年华。
问题是李大钊不会也没有这样走下去!
因为李大钊就是李大钊!他有博大的胸怀,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他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要同对内疯狂、对外无能的旧政府旧体制抗争。他要向腐朽昏暗堕落颓废的旧秩序、旧思想发出震天怒吼!
现在也好,当时也罢,谁都知道,这种抗争怒吼,实际上,说到底,是在与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财富决裂,无异于拿自己甚至是所有亲人的身家性命,与百倍于己的敌人在拼。
李大钊对此心知肚明。他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决裂”、“抗争”。他奋笔疾书,写下一篇篇檄文,如春风化雨,唤醒亿万民众;如利剑出鞘,射向腐朽黑暗。他发起组织,推动建党,让中国大地发生了开天辟地大事变,使中华民族有了救亡图存、改天换地、发展复兴的先锋队。他热烈欢呼“庶民的胜利”,领导学生、工人、农民运动,组织开展革命活动,体制的“宠儿”,终成为体制的“叛逆”,政府的“精英”,终成为向推翻政府进军的“头羊”。他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初心不改,信念不移。不要说抛弃功名利禄,哪怕是坐牢杀头,也泰然处之。他笑对绞刑,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这是为什么、图什么呢?
这是因为旧世界太黑暗,旧体制太腐朽,旧政府和官僚们太无能太腐败。这是图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图敢教日月换新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相比国将不国的国家,屈辱贫困的大众,个人所谓的“体面”、“尊严”和“优裕”的小日子,在共产党人李大钊眼里,又算什么呢?!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苦难辉煌》作者、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金一南将军曾说,“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出不了毛泽东!”诚哉斯言!
为了正义正道,甘愿放弃已经拥有的功名利禄,甘愿献出一切包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试问天下男儿,能有几人做到?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做到了!白色恐怖时期,革命战争时期,一批批,一代代的李大钊的后来者,也做到了!这是共产党之幸,中华民族之幸,中国人民之幸!
瞻仰故居,缅怀先烈,李大钊的奋斗、探索、牺牲,李大钊的思想、精神、人格,永远是共产党人的表率楷模,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学习。在奋进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依然有险象环生的雪山草地,有考验我们智慧胆识的大渡河、腊子口,有敌人不断变幻的围追堵截和威逼利诱……我们需要从李大钊这位真正的共产党人身上,不断汲取精神营养,获取奋进力量,需要从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向李大钊这样的共产党人看齐、看齐、再看齐。
2021年6月20日于津门
(0)

相关推荐

  • '共产党人' 与 '茶' 的故事

    一段征程的胜利抵达,意味着另一段征程的开始.对于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而言,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共产党人更值得我们铭记! 李大钊:饮茶思源 勿忘国耻 1913年冬,为了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李大钊东渡日本留学 ...

  • 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的上海的故居

    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的上海的故居从1922年8月到1924年初,李大钊接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进行会谈,促成以国共合作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图为孙中山上海故居,李大 ...

  • 昂首世界是中华【原创】

    昂首世界是中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逸君   (2021.7.1.) 华诞百年,普天同庆, 我心澎湃,歌功壮行----- 朗朗乾坤,悠悠华夏. 浩瀚青史,唯我中华. 辉煌文化,历史悠长. ...

  • 历史,终将还你以清白

    近日,央视播出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引起好评如潮.<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唤醒民智为起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通过群像刻画,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的说,没有这一代人的 ...

  • 血染“千岛之国”

    二战结束时,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拥有很强的实力和影响,但在日本宣布投降后,印尼共产党却犹豫不决,不敢执掌政权.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领导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印尼共产党不断受资 ...

  • 陈乔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26岁牺牲

    临刑前陈乔年乐观地对难友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儿子.古人云"虎父无犬子"切当 ...

  • 中国共产党简史(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主要的三个历史因素: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背景 ...

  • 论学史力行

    论学史力行 王贤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指过去的发生事情和过往的风云人物.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真,学史明智.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学 ...

  • 百年图鉴|仅此一次的人生 他们选择即无悔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 生死.进退.去留.荣辱-- 勇往直前以赴之, 断头流血以从之, 殚精竭虑以成之. 越是紧要关头, 越能看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 他们选择即无悔.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 【读写直通车】山西高三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示例

    [读写直通车·敝帚清尘] 山西高三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示例 撰稿:同煤二中  张国勇 孙东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二期成员 [作文题目]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 【西南作家随笔】许 峰/观张澜故居散记

    西南作家随笔 观张澜故居散记 许  峰(重庆) 四月,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这是出游的好天气. 四月中旬的一天,我随旅游团乘车来到西充莲池镇观音堂村张罐沟张澜故居.由于进张澜故居二公里处无公路,只好把车 ...

  • 参观北京李大钊故居 (音乐视频)

    我们走进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睹物思人,今昔对比,缅怀革命先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人生的写照.他无愧于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运 ...

  • 鲁迅的“北漂”之旅

    小编按: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也是标准的80后.他在北京期间,教学之余也写作了不少经典作品,诸如<阿Q正传><中国小说史略>等等.鲁迅先生"北漂"多年, ...

  • 看完《觉醒年代》剧荒的人有福啦!

    作者:大娱 & 带秀 来源:沉默的大娱乐家(ID:silentdayu)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顾百年党建历史,就是一部红色基因传承史. 那么今天,大娱就给大家推荐1 ...

  • 【每天老照片】-1万-1864-「老照片」告诉你1927年的发生的历史事件(上)

    1927年归国之奉天l留法航空学生全体在法合影 1月1日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收归国有.同日,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汉口爆发反英怒潮. 1月2日汉口爆发"一·三"事件,中国政府宣布 ...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题、基本情节与观后感

    <觉醒年代>所写故事的时间起止: 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 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止.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 ...

  •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故居 光明网 03-05 04:43 显示图片 [华夏营造] 作者:张铭 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建于1881年,故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院一体,周围有砖墙环 ...

  • 同行,为了同一的目标 ——鲁迅的红色朋友圈

    作者:刘晴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1日 11版) . [大家·同心同行]  开栏的话 从旧中国走来的知识分子,在古老的大地上浸染传统,也曾在时代的激流中问寻新知.对于国家民族的 ...

  • 帝国灭亡后的德意志(3)屠世魔王的降临

    社民党为首的魏玛政府费尽心机,在协约国和苏联之间合纵连横,勉强给德意志保留了一块生存空间.可他们的这番努力在国内却是吃力不讨好. 左翼的共产党人认为这帮混蛋帮着资本家镇压工人兄弟,是革命的叛徒:右翼的 ...

  • 信仰之光照亮奋斗征程

    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