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书评】胡乱看了些书

其实不晓得要写些什么,只是想写而已。

有了这样的蓄势就很好,总会出来个东西的,而这个东西的模糊里多少有了点浪漫与期待。

放假了,想想都觉得幸福,幸福得尽可虚度。时间将不再是囚禁我的笼,我的世界将不再被时间划分得棱角分明。外界将不再是我修饰整理自己的理由,我尽可颓废。颓废到像只猫似的摊在家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就睡着了。所以请别突然的造访我,当你敲门的瞬间,我会异常的挣扎,我要假装家里没有人。我只想自己属于我自己。

摊在沙发上看了看书。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真是了不起的书名,贴切到灵魂处,如果我要写书评的话,一定就用这个名字。一个有原则的人固执得如此可爱,可以一生只为两个人而活,一个是爸爸,一个是爱妻。当两人都不在的时候,他决定去死,而这个死里没有悲情,没有痛苦,是一场赴约,是一场久别重逢。造化弄人,他一直没能死成。作者的文笔好得摊倒在沙发上的我狂笑着坐立起来。

我对自己也很生气,为什么愚蠢得要先看了同名电影?那种剧透感让我深感背叛。

也看了看《外婆的道歉信》,没看完。为什么同一个作者,文笔却是如此的不同,是不同翻译人的原因,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书的开始时我并不觉得如何?觉得这么一个外婆是作者理想主义中的英雄式怪诞人物,一种不可信感,让我对书有一种排斥感。这是我看书的局限性。看到书的一半时,我有了疑惑,作者将如何把童话世界拉进现实世界,直到重叠?甚至开始理解作者开篇这样处理的用意别具。看书也需要一种回望。

没有看完,有期待。

看了看川端康成的《雪国》,不记得曾经是否看过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但模糊又清晰的记得在二三十年前曾经听过或者看过一个中短篇小说,整个作品都是灰调子,只在一处亮了一下,惊鸿一现。作品里是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地,灰朦朦的景,灰朦朦的物,灰朦朦的火车,灰朦朦的乘客,车上的一个女孩子在火车经过一个小村子里,打开车窗里把包里的几个橘红色的桔子抛给了一直等候着的弟弟。小小的橘红色在似凝固的灰色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如流星,如烟花。停驻在我的生命记忆里,再也没有暗下去。我认为那是川端康成的作品。我只听说过川端康成。

《雪国》看完,迷惑不已。这就是意识流吗?没有所谓的扎实的结构,也没有所谓的情节起伏。但我却如终被沉浸在一种情绪中而不能自拔,陷入迷惑中不知所解。对于“徒劳”两字倒是印象深刻。岛村对于人生的态度这两字足矣,他写的西方舞蹈的评论文章因对当下的日本不会产生影响而放心。对于驹子,岛村觉得她的努力也是一种徒劳,在爱里也是全然的徒劳,未婚夫是行将死亡的人,而爱上岛村,在岛村这个当事人看来是一种可悲。

叶子在全书中的若有若无,她的美是夜帘降临之下窗玻璃上的近于透明而虚无的美,她的尽心竭力照顾行男对于我而言成谜。全书中叶子偶有出现,却一出现便烙在我这个读者的心里,在书中一直找叶子,想知道她的故事。而她是若有若无的,寻而无迹,却一直在。

对于驹子更多是同情,当第二次去火车站送走岛村时,叶子赶来说行男将死,而驹子却怎么也不肯回去见行男最后一面,坚持送岛村走,担心岛村不再来了。在我看来,这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驹子如此努力却终是什么也抓取不到,生命的消逝,爱情的远离。很似《红楼梦》里的那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川端康成的《雪国》全世界闻名,而他的《伊豆的舞女》在日本最有名。

后又翻到一本小书《既见君子》,猝不及防,怦然心动,犹如恋了爱一般。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竟生了抄写一遍的念头。我对作者张定浩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书都是歪在沙发上胡乱看的,有的看完了,有的半拉拉,有的舍不得看……但终是不认真的。于我而言认真就是种压力。胡乱看看就行了。

一个朋友最近迷上《诗经》便在公众号里更新关于诗经的文章。我说了句:我迷个一年半。她回了句:不知能坚持多久?我回了句:迷就是了,说到坚持顿觉压力,非调用非凡的意志力不可,迷也不迷了。迷上了就迷着,迷失了就失了吧。

我带坏了自己,也要带坏别人了。人人都讲上进,讲自律的时代里,我很颓废。一无所长,也一无所用。

一开始给这篇日志起了个《无题》标题,随意码。写完一看,“无题”两字实在是不合适,所以改了个切合点的标题名。

看着有了一千七百多字了,就此收住吧。不是还是有明天吗?

系列回顾

【随笔】涨太湖

【随笔】猫外婆

【剧评】坏小孩之后——观《隐秘的角落》有感

【随笔】劣迹斑斑

雨/  停了/  太阳 /  出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