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赵伟弘:大荔人的"礼"、"里"、"理"
大荔人的"礼"、"里"、"理"
赵伟弘
有云:外地小伙来大荔问路,极没礼节,气忿的乡野老翁曰,还有三畛地远!小伙不知道当地民风古,文化底蕴深,以畛论长短远近和地亩大小,有“三畛折二里"之说,也就是说一畛有三百多米远。没"礼"的小伙气愤的说,不讲“里“的大荔县!后讹传为“不讲理",实则老翁给小伙上了一堂思想品德政治课和文化补习课也!到大荔,水倒底有多深,您需小心些!

再云:"刁蒲城,野渭南",其中"刁、野"二字在关中方言古语中有另解。"刁"指地域窄而长,"野"指地域宽广,翻看几百年来两地行政区划,与他县相比,真是这样。后讹传为当地民风“刁、野",实不然也!

还云:同州(大荔)人讲"礼"来之有据!
孔子从东而来,西去从潼关入周讲道说礼教化人,入关过黄、洛、渭河来到古同州辖治的关中东府地界。先,见一田鼠直立于地,两前爪合掌向他揖礼而望,仲尼雷倒;后,见一老农仗犁耕田,吁牛"扫",让牛倒退几步,孔丘更雷倒!大周的牲口如此知礼,况民乎!何用吾教化!从此东去游学传道再不入关进周!
原来,在孔子的礼当中就有"扫"之礼,指人用帚倒退着清理地面。

特为“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正名!

作者简介:赵伟弘,陕西大荔人。大荔县教育局干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