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珍紫砂壶依然独领风 !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是紫砂大师王寅春的高徒,也得益于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的悉心指导,在紫砂工艺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她曾与丈夫高海庚合作,创作了诸多既合于传统法则又融入现代新意的作品,并将青铜器、玉器等传统造型工艺借鉴到了紫砂艺术之中。 同时,她努力攀登紫砂艺术高峰,创作的作品造型典雅、线条流畅、色泽甜美、儒雅大度而极富现代气息。
面对产业化的影响和紫砂制陶精品日渐减少的现状,周桂珍十分担忧地说:“虽然紫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但是真正技艺的传承却走得有些偏差,传统的紫砂陶制作技法在经济浪潮下被忽略了,比如做壶的姿态、锤泥的技巧、泥土塑性的把握、各种造型的手法等,这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十分不利,应该得到紫砂界的重视。不管怎样,我们的传统手艺不能丢。”
周桂珍与中 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的「汉方提梁壶」、「真知提梁壶」、「珍竹提梁壶」等多件作品,都是线条流畅、造型美观大方、朴质而富现代气息的佳作。「真知提梁壶」,乃由张守智教授设计,周桂珍制作,此壶整体造型稳重大方,款式新颖别致,线条舒适流畅,是件具现代感之作品。「珍竹提梁壶」以竹的造型为题材,发挥创作力,加之做工精细,全品之线条挺括流畅,呈现朴实无华之美。除张教授外,周桂珍也与韩美林教授合作多件作品,同样受到各界的好评。
艺术的最 高境界是在神韵,书画艺术是如此,紫砂艺术也是如此。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的艺术最突出处,就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就在让你得味外之味、意外之意!就在让你感到她的作品百看不厌,就在让你感到她的作品有无尽的内涵!
周桂珍的艺术,具备两个最明显的特色。一方面是扎实的制作功力、严谨的制作工序。周挂珍曾经师从顾景周,并得大师真传,制作十分苛刻严格,甚至可以说是细到毫巅,严格至极。另一方面周桂珍的艺术在讲究中又有以往的紫砂艺人所少有的自 由气息,她既可以严守绳墨,又可以不守绳墨。她的严守绳墨是因为艺术的需要,她的不守绳墨也是因为艺术的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新径。因此,周桂珍所做的紫砂壶,造型端庄明快,且气韵生动,每件作品个性鲜明,韵致清绝,令人陶醉。
在技艺方面,周桂珍紫砂壶的技艺,达到近乎完 美的顶 级水平。周桂珍老师仅仅在打泥片时,节奏感就很强,敲打的轻、重、快、慢非常有韵律,犹如一首打击乐曲,环绕在耳边。此外周桂珍老师在造壶方面,特别注重壶的实用性,最 大力度完善紫砂壶。
周桂珍创作的玉匏提梁壶造型取自然形态的大葫芦,壶身丰硕饱满,提梁取三叉形藤蔓,而不是纯自然形态。它的加工手法与壶身一致,壶盖取葫芦顶部平剖,壶摘即取葫芦的蒂蔓,壶嘴微弯,如一截短藤。综观整体,造型在似真非真之间,使你一眼就可以感到这是一个大葫芦的造型,但又使你感到这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真正的葫芦,而且周大师也并非心于刻意摹真。正是由于这些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才使这件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妙境。做这种藤蔓三叉的提梁,前人早已有过,但前人很多作品未能解决好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致在壶身、壶盖、提梁与壶嘴的处理上,都不能达到和谐统一、形神兼似。周桂珍的这件作品,不仅造型上的美观适度,而且制作艺术上也是既严谨而又简净,即工细到让你感觉不出它的工细,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而“大匠不雕”,正是这种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