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北京 | 积水潭真的是因为积水才这么叫的吗?
昨个儿北京大暴雨,喜欢自黑的帝都人民又开始了各种段子。下面这张图,昨天也是刷了我的朋友圈:
那么,“积水潭”这一地名到底因何而来?真的是因为积水所以这么叫的嘛?
先来说说,积水潭到底在哪。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北边有一小片湖水,不少人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积水潭”了。其实并非如此,积水潭实际上是一片还要大些的水面。在北京中轴线的西侧,自北向南依次有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几处湖泊。西海、后海、前海三处组成什刹海,也叫“后三海”。另外三处湖泊就叫做“前三海”。“前三海”与“后三海”之间则以银锭桥为界。在元代时,积水潭就是指“后三海”这片水域。“前三海”中的北海、中海则被称作太液池。
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积水潭又称鸡狮潭,这是因为积水潭汇通祠北后墙外有公鸡和雄狮的石雕,此石雕不知何年、何人所作。老人们就都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当然,这仅仅是传说而已。
积水潭是北京城内几个海的总水源,它的源头远在玉泉山,玉泉山的水经过颐和园一带,流到高梁桥附近,进入护城河。沿着北城墙外侧向东流,在德胜门外以西约半里处通过水关进城。流入积水潭、然后汇入一水相通的后三海。
公元1215年忽必烈率元军攻克金中都,军队将城中建筑付之一炬,夷为废墟,由此改名为“燕京”,由大兴府管辖。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曾就新都城选址向他所信任的汉臣刘秉忠征询意见。忽必烈问道:“今之定都,惟七都、大都耳,何出最佳?”刘秉忠答曰:“上都围祚近,大都国祚长。”至元初年(1264年),忽必烈委派光禄大夫刘秉忠领衔主持新都城的选址与规划,在金中都西北,筑城垣作为元朝围都所在地,名为“大都”。据专家考证,元大都城垣四至:北垣在今北土城路南侧,东垣在西二环东侧,西垣在西二环东侧,南垣在长安街南侧。
原来在燕京城的东北,有一连串大小不等的湖泊,整体呈弓形,从西北伸向东南,再转向西南,总称为积水潭。金朝在积水潭南部湖泊的琼华岛上建有离宫。由于金朝中都中心区域在战火中被毁,位于城市东北郊区的离宫大宁宫(后更名万岁宫)被划定为皇苑区域,又将贯穿流经皇苑区域的白莲潭一截为二,南段称“太液池”,北段包括现前海、后海、积水潭至德胜门外成片水域称为“积水潭”,亦称“海子”;同时,一条以积水潭为端点的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太液池宫墙东侧(现北海、中南海东侧),而中轴线起点位于现什刹海前海与后海相接处的一座小桥(即万宁桥)。
如今的积水潭
这片宽阔水面,水量充足,湖面莲花盛歼,蒲苇丛生,水鸟翔集,湖岸青翠一片。据说,刘秉忠在选址、规划新大都城之初,看中这里很重要的原因,一来在于此地乃山川形胜的风水佳地;二来在于蓄积于此的天然湖泊为城内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丰沛水源,《元史·河渠志》载:“海子一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或许这才是人们所称“积水潭”缘由。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南京,统一全国。大都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人口急剧增加,粮食供应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由于长期战争,北方农村凋敝,农业生产衰落,难以满足大都城的需要。元朝政府便从江南调拨粮食,先是通过运河,运抵通州。后来则主要由海道,运到直沽(今天津),再到通州。最后由通州再运往大都。由南方调拨大都的粮食,开始不过几万石,后来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百多万石。从直沽、通州到大都,仍有相当的距离,陆路运输比较困难。“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齐履谦《郭公行状》,《国朝文类》卷50)为了将南方的粮食顺利运到大都,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利用水道运输的设想。
郭守敬对大都周围的水源进行了周密的调查,他主张:“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人旧运粮河,每十里一置牐……以过舟止水。”(齐履谦《郭公行状》)白浮泉出自昌平凤凰山。瓮山泊则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
他的大意是由京北昌平白浮泉等多处水源引水至京两瓮山泊,经长河,过西水门汇入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南水门(现为崇文门),利用金朝修建的运粮水道径直向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与大运河相衔接,形成一条水上运输通道,使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来京城。另外,还需在由内城到通州新开通人工运河河道上,每隔十里设置一道水闸,共七道闸,各道水闸上均设置“斗门”并“互为提阏”.蓄水通舟,以济漕运。元世祖忽必烈对此项建议大为赞赏并谕旨:“当速行之”,遂即任命郭守敬为都水监。
郭守敬塑像
按照这一设计,元朝政府动员大量人力,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将白浮泉水引到玉泉山下的瓮山泊,使瓮山泊蓄水量大为增加,然后再修水渠引入城内的积水潭。由积水潭向东经皇城东侧再转向南,出大都城直达通州。由大都到通州的河道实际上是在金代闸河基础上重修的,修成后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
这项水利工程完成后,积水潭蓄水量也有很大的扩充,当时南方经由运河北上的大批粮船,可以直接进入大都,停泊在积水潭内,以致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齐履谦《郭公行状》)。积水潭成为重要的水运码头。
元代对积水潭共有五次较大整治工程,第一次是公元1262年,引玉泉诸水人大都城;第二次是公元1279年开挖坝河;第三次是公元1292年,引昌平东南白浮诸泉人城;第四次是公元1319年,疏浚积水潭上游和玉泉河;第五次是公元1324年修积水潭堤岸工程。
积水潭港投入使用后,东西宽达二里,吞吐转运南北货物港内水深浪阔,汪洋如海,樯帆蔽日,来自江浙的漕船可以直抵大都城下。元朝文人黄文仲在《大都赋》中描述停泊在积水潭港中船只:“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
元大都城内的商业区,集中在两处地方。一处是大都城中心阁附近,钟、鼓楼周围。这一带号称“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有米市、面市、鹅鸭市、段子市、皮帽市、珠子市、沙刺市、铁器市等(《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古迹》)。另一处是羊角市,又称羊市角头,其地约当今西四一带。积水潭就与前一商业区相连。元人李洧孙写道:“凿会通之河,而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大都赋》,载《日下旧闻考》卷6《形胜》)
通惠河开通以后,全国各地的商人,乘船运载货物,来到大都,就在积水潭上岸,很自然地在积水潭北岸的斜街及其附近一带,便出现了许多商铺、货栈,以及酒楼茶馆,从而也形成一个商业区。当时有一家名为万春园的歌舞娱乐场所,经常聚集许多文人,原址在如今“烤肉季”所在位置。据考证,元朝主管全国水利最高机构都水监也设在积水潭东岸万宁桥附近。
另一方面,积水潭此时也是人们外出游玩的圣地。大都城北城内,除了太液池之外,只有积水潭这一处大面积湖泊。太液池划入皇城范围,只许皇家独享,与远处西山交相辉映的积水潭,自然便成为大都居民游玩时的首选。加之积水潭南端靠近皇城,在积水潭游赏,令人有“天上广寒宫阙近”的感觉,诗人往往把宫阙与积水潭联系起来,实际上这也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再加上积水潭中广栽荷花,潭中还有鸥鹭、渔舟,风景好不惬意。最有意思的是,积水潭那里还会有大象洗澡。元代,东南亚地区进贡大象,用于宫廷的仪仗行列。皇帝出巡,常乘象舆。每当六月伏天,象群被送到积水潭中沐浴,也成为吸引游人的景色。
元代积水潭复原图
明朝取在南京建都,将“大都”改称北平府,设北平行中书省,并置燕山、大兴、永清等六卫。驻扎二三万军队守卫,由此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作用逐渐减退。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迁都北京,漕运功能逐渐恢复。但此时,由于许久没有维护,水道淤塞,粮船不能直达积水潭。加之皇城范围扩大与内城城门改建,以及填湖造地、拓展道路等原因,将城内水道截断或填埋,东便门外大通桥成为京杭大运河终点。桥东建有漕运粮食码头,以及中转粮库;由江南运来的粮食、物资等卸船后通过中转由驳船经朝阳门,再由大车、骆驼或人力车等运输工具运至京城各处。
有一个民间传说,明朝迁都北京之初,通往积水潭码头的漕河流经紫禁城东墙外,每日人声嘈杂,惹得宫中的皇帝非常气恼,遂即下旨将城墙东移至漕河以外,漕河变成了御河一部分,运送粮食和物资的漕船只能停在了城墙外面(今朝阳门以东)。
于是乎,失去了漕运码头功能的积水潭,逐渐恢复了迤逦、清秀的自然风光,称为“海子”,与附近鼓楼商业区的繁华景象形成一静一闹的鲜明对照,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休闲、宜居之地。
这里也是士大夫贵族阶级游乐的场所。粮船变成了游船,海边则是豪门贵族园林别墅所在,著名的有太师圃、镜园、漫园、湜园、杨园等。海北岸的净业寺是士大夫游乐宴息的娱乐场所。当时每逢六月六日(三伏天),锦衣卫率领御马监官校在积水潭洗马,所以有晾马台。
到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晚上,积水潭有放莲花灯做盂兰会的热闹。《京都游览志》描写说:“中元夜,寺僧于净业湖边放水灯,杂入莲花中,游人没水嬉为盂兰会,梵呗钟鼓,杂以宴欢,达旦不已,水中花炮,有凫雁龟鱼诸种。”冬天,湖水结冰后,儿童们在冰面上'作水冰床’,各坐于其上,一人挽行,滑轮如骤驶。”(见《日下旧闻》)。
到了清朝,这园林别墅变成了豪门贵族的府邸公馆了,他们多引积水潭的水来点缀府邸的风景。据说康熙时大学士明珠的府就在积水潭湖滨(见邓之诚的《骨董琐记》)。
解放前,这一地区逐步衰落,残破污秽,解放后人民政府曾对这里进行了治理,百年臭泥,一掘而尽。
如今我们虽然不能再现积水潭汇集四方文人骚客,在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的景象,但仍可见清代文学家法式善诗中“荷叶露穿破,酒旗风送低”的美丽风景。
参考资料: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柯小卫
《京城什刹海》 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