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艺术必须富有美感。数学教学也要使学生富有喜闻乐见的美感,呈现给学生那些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可联想到的,都要有一种美妙诱人的艺术魁力所在,才会启发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
板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那么板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可想而知,就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特定的应该掌握的教材内容印象更鲜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持久。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学事实上是以“知识、技能”为主要乃至惟一的目标,所以能够发挥如此作用的“板书设计”备受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板书设计恰恰又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一种高浓缩的提炼艺术,它要求教材内容与教师讲授达到合拍共振。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一幅“设计有方,落笔成章”的精美板书呢?
1、用精炼确切的语言表述,以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再现内容美。
2、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显露色彩美。
3、精心设计,书写规范,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以显造型美。
精美的板书好似一首诗,犹如一幅画,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尝试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精美的板书又似潺潺流动的小溪,能使学生透过清澈的溪水,看到水底那美丽的景观。精美的板书更似那甘甜的果实,能使学生品尝其中道不尽的奥妙。
然而,在大张旗鼓地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当我们意识到课堂上教材并非是惟一的教学资源时,当我们确信在课堂上学生从老师那儿、同学那儿同样学到许多东西时,当我们明白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既定内容的同时又可能(也应该不断地)生成着新知识时,我们还会以事先设计的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板书来限制课堂教学吗?来束缚学生乃至为师者本人的思想吗?
板书不能只是为帮助学生记忆服务,它更应该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的对话和交流中,可能随时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发现值得探究的现象,产生引入深思的问题,这些,往往是课前无法精确地加以预测的,是不可能事先进行固定的板书设计的。适时地把它们板书出来,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讨论和交流,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总之,板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我认为每个教师必须坚持语言文字的科学性,教学效果的实用性,绘画艺术独特性的三者统一。精心设计,巧妙落笔来再现题目的精髓内容,来反映数学教学的艺术特色,创造一种美感盎然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达到乐学于其中、陶冶情操、学识增长的三维一体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