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瞬息间是夜晚》[意大利]夸齐莫多
夸齐莫多简介
萨尔瓦多·夸齐莫多,一译夸西莫多(1901~1968) Quasimodo Salvatore,意大利诗人。1959年,他因“充满古典热情的抒情作品表现现代人生的悲剧”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原文》
每一个人
偎依着大地的胸怀
孤寂地裸露在阳光之下:
瞬息间是夜晚。
(吕同六 译)
【赏析】
夸齐莫多是20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诗歌流派——隐逸派的三巨头之一,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正处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之下,所谓风雨如磐,世道艰险,隐逸派诗人对前途感到忐忑不安,他们借助于抒情诗这一理想的语言工具(“诗歌是摆脱绝望境地最理想的幻象”),避开艰难的现实社会生活,转向抒发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对现实的不满。不少诗人受二战和反法西斯运动的影响,一些诗人如夸齐莫多的后期诗作也从现实撷取素材,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扩大和加深了隐逸派诗歌的境界。在诗歌写作手法上他们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特别是马拉美的影响,大力反对诗歌创作中过于注重修辞和雕琢的唯美主义积习,而致力于寻求直率、简洁的语言和清澈、明朗的诗体,采用特殊的写作技巧,力求以寥寥数语来烘托隽永的意境,力求在平易中见深沉、含蓄中见浓烈。夸齐莫多的抒情诗,正如他在中国的主要译介者吕同六先生所说:“擅长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融合在一起,把感触最深的一刹那捕捉住。”这首《瞬息间是夜晚》(1930),短短四行,较好地体现了隐逸派诗歌以及夸齐莫多本人的上述特点。1942年,夸齐莫多把他已出版的各个诗集结集成卷,总名即唤作《瞬息间是夜晚》,可见他对这首小诗的重视程度。
1930年正处于墨索里尼统治下号称“黑暗的十年”的时期,作者的家乡西西里沉陷于黑暗统治之中,此时作者也早已离开了西西里。他曾直白地表达漂泊异乡的辛酸:“啊,沦落异国他乡,你是多么孤苦伶仃!”(《通向阿格里琴托的路》)这首《瞬息间是夜晚》同样表达了黑暗社会下的孤寂,但夸齐莫多没有从大处着笔,而是选取黄昏时一个微妙幽秘的体验,从而刻画出人“瞬息间”的感受和情绪。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阳光”和“夜晚”这对对比鲜明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迅速转换的节奏。从“阳光”瞬息间转到“夜晚”,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的写照。“阳光”和“夜晚”,既是客观的景象,又是诗人的主观情绪。可以说,“阳光”和“夜晚”让我们步入了隐逸派诗人给我们布下的“象征主义的丛林”。
此外,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其中的意象和内涵体现了夸齐莫多创作的精华。首先是“大地”的意象。大地是人类以及其他所有生命的根基,脚踏着大地我们才有生存下去的力量。因此作者说“依偎着大地的胸怀”,是向生命源头的回归,也是向它寻求慰藉和继续生活的力量。
其次是“孤寂”,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每个人都必须独自面对上帝”,在追问命运、未来和“我”存在的意义这些问题时,我们无所依凭。深沉的思索和执著的追问会让人更深刻地领略孤独的滋味,这就是诗人痛苦的原因所在。然而受苦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他只是代我们所有人说出了这种痛苦、恐惧与茫然。
最后是“裸露”。阳光底下无新事,面对阳光、大地、天空和神明,人类无可隐瞒。无论是光风霁月,还是包藏祸心,无论是为大众计,还是为私利计,当我们抬头望天、低头自省的时候,都是在看着赤裸裸的自己。
《瞬息间是夜晚》出自夸齐莫多的第一部诗集《水与土》(1930)。这部诗集一问世,夸齐莫多就被称为是意大利诗坛的一颗新星、隐逸派诗歌的又一面旗帜。这部诗集,特别是其中这首《瞬息间是夜晚》,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点,诗句清新淡雅,寓意含蓄深远,让人耳目一新。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