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到底指什么?
近几年,无论是在超市、进口食品商店还是网络电商平台,价格低廉的临期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因为临近保质期,一些原本价格颇高的进口食品会被卖家以“白菜价”“骨折价”售卖,很受消费者青睐。
这些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有没有安全保障呢?食品保质期,没有人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那么它到底代表什么呢?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因此,可以理解为,处于保质期内的临期食品,且在包装完好、储存得当的情况下,其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可放心食用。
保质期内的食物真不会坏吗?
食品的品质除了受出厂多长时间的影响外,还受到食品类型、贮存环境等因素影响。有时候即便还在保质期内,食品贮存不当也可能会变质,成为食品安全隐患。但如果贮存环境没达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都会变化的非常快,即使食品没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变质。同时,某些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确实可能随着出厂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损失。
因此,食品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并不是说过了保质期,食物一下子就变成了毒药,只是超出了厂家给出的承诺担保范围,此时食用就会存在风险。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咯,有些过期食品因为有毒物质比较少,并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吃,很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专家解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认为,“只要储存方式得当,食用临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利用临期食品促销以及发展公益已不是新鲜事。日本的一些便利店对于购买临期食品,给予积分奖励;德国、加拿大等把临期食品降价出售或直接捐给慈善机构。
有的消费者会注意到,有些食品的保质期长达一年至几年,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其中添加的防腐剂含量较高呢?其实不然,比如罐头食品经过灭菌后立即进行无菌包装,即使不添加防腐剂,依然能够有很长的保质期。方便面经过油炸并干燥后,能被腐败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已经不复存在,即使不加防腐剂也不会坏掉。所以,保质期长的食品未必就是添加过多防腐剂的食品。
购买临期食品需注意什么?
专家建议,选购临期食品时需注意查看保质期,应在保质期内将食品食用完。不要因为优惠就大量囤货,以免无法吃完而超过保质期造成浪费。同时,要细心观察食品是否出现霉变、气味改变、颜色改变、状态改变等情况。谨慎选购变质速度快的临期食品。水分含量低的食品相对安全,如饼干、方便面及罐头食品等微生物不宜生长或生长速度较慢,安全性相对较高。
建议大家,购买临期食品应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食品伙伴网在保质期测评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配方优化、储运环境和包装条件的改善等优化建议,助力食品企业提升食品安全和供应链风险管理,从而协助企业有效评估产品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