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注释露:露水。涤:洗涤。铅粉竹节一般呈黑色的,所以说是节相宜:合适,适宜。译文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赏析古人爱写竹子或者以竹子来自喻,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诗文中描写竹子,它不但形态潇洒,气质清雅,而且风骨照人。人们赞美竹子坚韧不拔,也歌颂其虚怀若谷,更敬佩它高尚的情操。杜甫曾深情满满地描写,“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郑板桥也慷慨激昂地赞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介绍刘禹锡寓意深刻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20字,却字字珠玑。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竹子是历代文人的喜爱,被称为梅花、兰花、菊花和“四君子花”,代表性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才是人们喜欢这些个四种植物的理由,但竹子不同,其生命极其顽强,在任何环境下,它都能生长,就是这个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品格高尚,灵魂纯洁,竹子这种植物,它看起来很普通,到处都在生长,但我们从他那里,可以感受到他最高尚的品格,并且有着平稳的人生态度,到处都是竹子郁郁成长,人们都是竹子这是刘禹锡的诗,很独特,他的诗很独特,因为它思想深刻,处处都充满哲理,这一点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不太一样。 熟悉唐诗的朋友可能知道,唐诗主要偏于抒情,不像后宋诗那样追求哲理。 但刘禹锡的诗不仅抒情,哲理性也强,对于他最有代表性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说,它通篇充满哲理,尤其是其中的首连: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的先头万木春。 书写得很深,也教给了社会很多大理刘禹锡的一生也很不良情绪,年轻的时候,因为参与了永贞革新,后来这个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地方,直到晚年才回到洛阳,有这样的人生经验,他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创作的作品,自然地充满哲理。 在这首诗中,他借竹子,教世人很多道理,开头的第一二句写竹子的独特性,露水洗竹节粉,看起来很精神,微风吹着那竹枝在风中左右摇摆。第三四句最经典,在整首诗中起了专心致志作用。 “像真君子一样依赖,哪里都不适合。 “竹子在风中随风摇摆,像真君子一样,只有竹子才能生长。 在任何环境下竹子都长得很好。 刘禹锡说,我们要像竹子一样,有一颗平和的人生态度,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坚持下去,保持乐观的心中的感觉,这样只有你才能活得更美好,自各儿。刘禹锡的诗很有传播力,哲理性也很强,在这首名为《庭竹》的诗中,其实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只是那么挥手,平平地写叙述,很有趣,很深刻。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一两点,对人生也会有帮助的。 这是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 一首诗代表的是自各儿对人生的态度,刘禹锡对自各儿人生的解释也全部融入到作品中,生活中没有办法,而且所受的痛苦对诗人来说是最好的回报依依似君子, 无地不相宜芊芊花木与江河山川,二者差之千里,却在古人精神世界里,实属无差。大千世界里的广袤无垠,在古人智慧之下,足不出户也可看破这万千世界。四君子中,唯竹无花开,却也占有一席之地。梅、兰、竹、菊早在千年以前就不单作大千世界里的一粒砂砾,与人性灵魂高度契合中,清冷孤高却芳得自赏。竹子,四季常青,屋舍环宇间立足其中,但也无法了却了怏怏众生的期盼。厅堂之中、阁楼之上,皆妄想营造出一片祥和之所,静待竹石归来。竹有韵,自在人心。古人爱竹,不单以竹林清幽为寂,更有企图将竹青引入园中,环绕屋舍,仿如置身林深不知处。无论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非比寻常的爱恋,或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里的隐逸闲居,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里的坚韧自立。竹子早已不单是花木一只,与人相处千年,早已相互沾染。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在手中将竹子之高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竹能医俗,石最可人。山风穿林,那淙淙滢滢的丝竹之鸣,如天籁之音、古筝绕风,闻之莫不使人耳清心洁,有竹居之静雅,月影疏斜潇湘竹,清灯秋烟阶苔藓,香消玉断谁来伴?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世俗不可医若说竹是,“依依似君子”。那么竹海便让我想到了,“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位于西湖之西南,钱塘江北岸,乌云山云栖坞里,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名字也很美叫做“云栖竹径”。曾有诗云“乌云山上乌云祥,云栖坞里云栖晾,云栖竹径生天雨,天雨淅沥落云栖”。一直都难以抵抗竹子的诱惑,特别是成片的竹海,它会让我迷失其中,舍不得离开。《西湖新志》卷二:“莲池《寺记》云栖坞,五云山有五云色,已而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因以名坞。沿坞竹树茂列,游人品为湖,云栖梵径。”当我终于站在那片竹海前,心里澄然,烦躁的情绪片刻间都安静下来。一个个绿色的竹茎都好似谦谦君子,竖立在那里,看着一拨又一拨的游人闯入这个人间仙境。历史上,云栖周围有回耀峰、宝刀陇、青龙泉、圣义泉、金液泉、壁观峰等山水林泉自然景色,合称“云栖六景”。现如今,这六景大多已都不在,从云栖石牌坊步入竹林,可以看到路上的石径修得较窄,由于六月初的时间,还没有迎来旅游的高峰季节,所以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游人,和朋友漫步在竹林间,静听鸟语竹声,让我周身世俗的气息也随之淡去。仰头看竹叶伸展到天空里遮住了日光,一片绿色的景物包围着我,这里好似另一个世界,远离尘嚣,躲避开都市的喧闹,留得一份清幽雅静的韵味。不得不赞叹古人的用字之切,云栖竹径,因竹多叶密含水生云,云栖雾留又长翠竹,满山遍岭终成竹海。每当气压低沉时,绵绵的云霭栖息在茫茫的竹丛中,落下稀疏的雨滴,这雨滴是因青绿的翠竹青的融化不开而从竹梢上滚落下来。一个“栖”字,静中含动。也只有那些心中有禅意之人方能领会其中深邃的意境。偶有山风吹过,头顶的竹叶不时随风摆动,间隙处日光露出,照得林间光影跳动。步行到顶上,至茶室喝茶,看着那龙井叶在玻璃杯里上下浮动,安静而愉悦。我不是一个懂得喝茶的人,但此刻觉得这龙井的味道已让我微醺,当真是醉翁之意不在茶而在山水之间也。庭竹唐代: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的作品经常是短小精干,有时只有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描写生动,令人动容。比如他描写秋风,“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开篇就引人入胜;再如他吟咏古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抒发感慨、却藏而不露。这首诗描写出竹子的品质,也概括了刘禹锡一生的遭际和人格。历来作家描写竹子,多表现其高风亮节、虚心上进;刻画庭竹,也不外是幽影映窗纱、雅韵引人吟之类。而刘禹锡着笔时虽离不开竹的形色,却结合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体验来写,便有了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感慨。首句就视角独特,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形绘色,而从竹的遭际写起,“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它在风露中崭露它的峥嵘,竹竿向上伸展,一节一节脱却箨壳,还带有白色的粉苔,夜间凄冷的露水很快就把白粉洗涤干净,竹节却更鲜明地显露出来。竹子接受了寒露的洗礼,更具清操亮节;经过了劲风的考验,更显贞刚美质,却温雅淳厚,不激不昂,不失竹子清和秀润的本色。诗人平生遭遇坎坷,读者都可看出,他在借物的遭际写人的命运和品格。前二句以竹喻人,第三句却转而以人喻竹,“依依似君子”。刘禹锡出语并不惊人,细味才知平中有奇,别具格调与情韵。青竹亭亭玉立,自由舒展,迎风飘拂,潇洒自如,俨然有君子之风。竹子经常深藏不露,却坚韧挺拔地立于茫茫的天地间;它也光明磊落,怀谦谦君子之气节,纳高洁风雅之品行。最后一句,“无地不相宜”,更托出君子的雍容大度,也巧妙地点题。竹子植根山野,经常被抛置和遗忘,处在自生自灭的境况中,它凌霜傲雪,让竹鞭竹笋钻石破土,挣扎着追求自我的价值。有时人们将其移栽在庭院作装饰品,点缀太平景象和悠闲日月。刘禹锡四海漂泊,可谓“无地不相宜”,正是他顽强生命力的表现。人亦如竹,诗也像竹,作品句句写竹,其实也句句写人,作者托物寓意,字字珠玑,渗透自我的忧患经历和人格力量。青竹虚怀若谷、参天入云,正如君子心无杂念、力争上游,诗人对其热情讴歌,也正是抒发自己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信心。依依似君子抬起头,仰望天空,望不见一片云彩。天是如此的蔚蓝澄澈,如玉一般柔美,用心去凝望,又像无边的湖面一样宁静,轻泛着冬日的温暖与静默。我静坐在门前,感受着阳光的灿烂,这温暖的阳光竟使我有些慵懒,我不愿意起身,。一块青石,几棵竹子,丝丝缕缕的阳光,就这样捕获了我的心,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我的家,从我记事以来就坐落在一个山坡上,由于父母还是农民,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家,离开过这树木繁茂的山林。尤其是我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就没有去过什么所谓的“城市”,终年终日的忙着农活,好像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每年要花去很多很多的钱,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知道钱来之不易,过好的生活更是来之不易。看着这眼前翠绿欲滴的竹子,感受着树枝投下影子的清凉,我竟有些颤抖,不知道为什么?这心总觉得悬得好高,高到像头顶上的天空一样,让我看不见一片云彩。很多年以后,我依然念着我的梦想,成为一个作家,在梦里,在阳光里,我仍然是这样,我不想放弃,更不会放弃,尽管我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像这晴空一样,但我会坚持。即使不会摘到属于我的星星,但我欣赏到了整个星空的美丽。已经是冬天了,门前的竹子还是这样浓密,新绿,新抽出的竹子已经长得好高了,只是没有叶子,但依然是那么有节,静静地立在我的记忆里。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诗,是刘禹锡的《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梦想在天空,总有重现的那一刻;竹子在庭院,总有向雪而笑的那一刹。伸开手掌,便握住了整个冬天的暖阳。竹,正应有节,才“依依似君子”;人,正应有梦,才“天地不相宜”。胸有凌云气, 身无旁逸枝。 错根岩缝隙, 高节向天持。咏竹之作殊,悠悠又一竹,脱壳粉苔出,深夜水寒露,滌净翠绿初。节节温雅厚,攀升挺天庐,风搖刚直品,不惧寒风呼。官场 可谓竹,饞谄小人污,高雅独不入,傲然立不输,依依似 君子,亭亭玉立舒,茫茫天地间,凛凛威 威谦,天地不相宜,竹仍可参天。《竹》:林中独傲入云宵,不惧狂风舞枝梢。冰冻三尺愿折腰,宁为春笋破土早。坚心追竹性挺直, 虚怀响应声韵丽。 杂草丛生混世荣, 孤独雅室自旖旎。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青青河边草、漾漾水光莹、绿绿竹映景、妙妙影佳人。 初中水平搬砖工作,望高手润润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倚蓠傍湖石,叶乱鸟惊心。 千竿引雅客,入画亮高风。感怀 魂肠浑酒至 一叶载秋愁 万念灰飞尽 奈何细搜求坚心追竹性挺直, 虚怀响应声韵丽。 杂草丛生混世荣, 孤独雅室自旖旎。竹,秀逸(清秀而飘逸)有神韵(风度韵致,也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纤细柔美,在文人墨客的歌咏中,竹子正直高节、虚怀若谷、坚韧挺拔和质朴无华;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它纹理通直,光滑坚硬,用途极广。在历史的长河中,竹子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其独特的文韵,让人沉迷,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竹子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七十多类一千两百多种,我国有三十九类五百多种。在庭院设计的植物中,尤其是在中式庭院中,竹子一般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竹子秀逸有神韵,密而不遮,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得当。在庭中种植竹子,会给人清幽秀丽的感觉。或观其杆,或观其叶,或观其色,或观其形,数量不在多,丛生型、散生型均可。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竹古诗词赏析川 雪中国被西方学者视为“东方竹子文明”的故乡。中华竹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是诗的国度,咏物诗中的咏竹诗更是独具特色,诗与竹的精美结合,尤是中华竹文化的灿烂篇章。竹林是诗歌的源泉,许多著名诗人均热爱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泽,写下丰富多彩的咏竹诗,流传我国诗坛。还有以竹为名的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唐代的竹溪六逸等著名文化名流。松、竹、梅素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古往今来,竹子曾被多少诗人、画家所称颂,它不但四季苍翠,而且枝干挺拔,有宁折不屈之慨。古语曰:“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用以赞誉人的气节。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在写冬天的古诗词意象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那挺拔凌云、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特质,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赞赏。中国古人之爱竹,最著名的大概是“书圣”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据《世说新语》所记:“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吟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题为《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的诗,前四句是: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这最后一句说的就是王子猷。《世说新语》另有一条记载说,王子猷某日出行经过吴中,看到一户士大夫家种有好竹,于是径自闯了进去,旁若无人地欣赏起来。主人素知王子猷爱竹,早已洒扫预备款待,不想王子猷赏竹完毕,竟招呼也不打就要扬长而去。主人也不含糊,当即命家人关好院门,执意留客。本就落拓不羁的王子猷对主人的这一招很是欣赏,就留下做客,尽欢而去。王维化用此典说“看竹何须问主人”,正是表达对修竹的纯粹的审美,其重要性远在世俗的人事关系之上。对此,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写诗赞道: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种竹斋》)诗中赞扬了王子猷“一日不可无竹”的潇洒,赞美竹叶凌雪霜不改绿色的坚贞。最后一句借西晋豪富石崇的珊瑚树作对比,表达傲雪之竹的高雅脱俗。南宋理学家朱熹身体力行,亲自种竹南窗外,他的《新竹》诗云: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我种南窗竹”,让人想起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而其境界又不尽相同。种豆本为果腹,种竹则为怡情。看着自己亲手栽下的竹子发芽抽萌,诗人体会到的是自然的厚德载物与泥土的芬芳活力,俗情怎不为之一扫而空!宋代大文豪苏轼酷爱竹子,写有一首咏竹的名诗《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从诗题和诗的内容来看,于潜僧居的绿筠轩,栽种着一大片清幽的猗猗绿竹,让人神往。诗里,诗人忽出奇想,以吃肉和看竹作为对照进行议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肥和雅两者不可兼得,衡量下来,宁可使食无肉而瘦,不可使居无竹而俗;原因是人瘦可肥,人俗难医。旁人(俗士)如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俗还似痴?”那末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于潜僧名孜,字慧觉,出家于于潜县南首的丰国乡寂照寺,寺里有绿筠轩,遍栽绿竹。苏轼的这首诗,既不写绿竹之美,也不写游轩之乐,而是凌空落笔,生发高论;而于潜僧及其绿筠轩的高雅出尘,于此不难想见。也体现出“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竹子与苏东坡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情操相契合。难怪苏东坡有“君子比德于竹”之言,有咏竹的“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之叹,有王徽之观竹“不可一日无此君”之瘾。竹之性刚柔并济,清正有节,凌寒不凋,遇风不折,兼怀傲骨虚心,其品格之超卓,举凡世间草木,实无出其右者。君子爱竹,正是心仪它绝伦无匹的格调。作为“岁寒三友”,梅代表“傲”的精神,松代表“坚”的精神,竹则代表“韧”的精神,在磨难继踵、痛苦蹑迹的人间,它们都自圆而为一种生命的境界。在咏竹诗中,有的赞美竹子的挺直,如宋代诗人韦骧的《咏竹》:“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有的赞美它的节操,如唐代诗人元稹的《新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有的赞美它耐寒,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有的赞美它的虚心,如元代诗人曼硕的《雪竹初霁图》:“已旧尚离破,连朝被压欺。虚心与真节,惟有太阳知。”清代诗人汪士慎的《盆竹》:“有节不干云,虚心抱幽独。”唐代诗人岑参的《范公丛竹歌》,赞美竹子的守节、虚心、抗寒:“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北宋诗人宋祁的《竹》,将竹的修、直、节、空融为一体: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第一句写竹修长挺拔,出类拔萃。第二句写竹的挺直孤傲,每枝都独立不成群的性格。“辞卑”,拒绝低头,与后句“有节天容直”呼应。“节”,有气节。由于竹的气节高尚,上天也容许它直立向上。最后一句写竹的虚心,对竹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安徽当涂县北有座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慈姥竹》表示赞美: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诗的意思是: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的确比凤凰的歌声要好。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诗人托物言志,表明自己“贞心常自保”的高洁情怀。再看唐代诗人孙岘的《送钟元外赋竹》: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诗中不仅写出了竹子外形的清秀洒脱,也写出了其性情的飘逸超然。赞美竹枝劲抜,神清骨瘦;竹叶青翠,经冬不凋;竹节坚韧,遇风不折;竹影婆娑,清秀中透着几分潇洒。表现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与依恋。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别具一格: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爱竹、栽竹的诗人。幼年随父王益在江南各竹区度过;任官职后,在南方各地巡视,每见竹林,往往吟诗,因此写出不少咏竹诗。这首咏竹诗将诗人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面。“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一条小路,四座凉亭,竹影风韵,兴味深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人们喜爱竹直而有节,生来清瘦,更赞其越老越刚。这实际是诗人自许。“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竹与野草一起承受雨露滋润,却与松柏一起耐得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关键是在这最后一句,诗人与弟弟一起坐在竹林亭下消遣,一番感叹之后,告诉他弟弟,要珍惜竹,不只是享受美景,更不要乱砍,要物尽其用,让他发挥作用。这里有个典故:伶伦是黄帝时代的音乐家,他发明了笙,并且用笙演奏凤凰的声音。把竹送给伶伦,以学凤鸣,比喻要珍惜人才,要让人才不仅徒有其表,更要让他发挥其真实的才干。历代文人的咏竹诗,多是赞美竹的风骨,王安石咏竹,却多了一层意思,要惜才!再看南宋诗人陆游的《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诗的意思是:竹子的气势盖过冰雪还有余,我在江边见到了它如列仙班的清瘦身影。清寒都钻入人的骨骼之中,而竹子上一点尘埃也没有,还是那么美丽。溪水的反光与竹子的翠色相得益彰,走到溪桥边时竹子的美更加奇丽。面对着这美丽的竹子不要说不吃肉而变瘦,就算关着门饿十年也能忍受。全篇都在赞美冬天竹子的美丽,结尾套用苏东坡论竹名句,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极端喜爱之情。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写竹。他写的咏竹诗意境隽永,蕴含着很强的哲理性。他晚年时画了一幅《竹石图》,图中一瘦石兀然而立,几竿修竹傍石而生,竹身清秀挺拔,竹叶疏密错落,全幅画虽不着色,却使人感到青翠的秀色和超然的风韵。画家自己为这幅画题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诗中“日写”、“夜思”阐明了写作要勤写多思的道理。“削”“留”则启发我们写文章应删繁就简,使之脉络清晰;“生”“熟”两词启示我们文章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才会成会好文章。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成竹”,三是“胸无成竹”,这也许是对他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诗人一生画竹、写竹,热情赞美竹子宁折不弯的精神。而竹子的坚定、挺拔、苍劲,又恰是诗人自身人格的写照。正如他在《竹石》一诗中所写的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一生正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郑板桥一生坎坷,50岁才入仕途,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当过十二年知县,在做下层地方官时,为官清正,这期间的咏竹诗可以反映出他的“为官之道”。如他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县衙萧萧的竹声,使他想到了民间的疾苦和为官作吏者的责任。他对百姓生活中一枝一叶的小事都十分关切,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情,实在难能可贵。此诗借画竹陈民情,将以往咏竹诗中风流雅士的孤芳自赏荡涤殆尽,极大地开拓了咏竹诗的审美空间。在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里,纤纤花草与莽莽山川,二者虽形差千里,但予人所带来的心灵观照却是一样。望巍巍之山川,浩然立天,亘古难移,只觉我身之渺小;见幽幽之草木,风饕雪虐,花开一瞬,尤感吾生之无常。仰观天地,俯看花枝,人间至道,无非生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始可信也!盆,文人之清赏,可容膝之所亦生清旷之致;景,生活之逸事,咫尺之身却含凌云之势。在文人眼中,竹不仅仅是清雅的风物,竹如君子,更是心中的向往。岁寒三友:松、竹、梅,经冬不衰。四君子:梅、兰、竹、菊,清雅隐逸。两者中皆有竹的一席之地。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竹有节,节节为空。持空心看尘世间烟云琼梦,繁花惊滟,无求自是品高。大有我自独笑苍风中的清骨气节,植根于或贫瘠或肥沃的山川旷野,不媚不妖,满目苍翠坦然的顶立于天地之间。竹与石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绘画的对象,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在他们手中将竹子之高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竹能医俗,石最可人。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山风穿林,那淙淙滢滢的丝竹之鸣,如天籁之音、古筝绕风,闻之莫不使人耳清心洁,有竹居之静雅,月影疏斜潇湘竹,清灯秋烟阶苔藓,香消玉断谁来伴?竹盆景的制作,关乎哲学、美学、植物学、工艺制作等诸多方面,需“面面俱到”,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文人爱竹,白居易云『竹似贤』,因其本固、性直、心空、节贞,故常以竹比君子。今人用竹是为循古,见之则『思善建不拔者,思中立不倚者,思应虚受者,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竹与山石相互揖让,与拳石盆相得益彰,便成为了案上林泉“文人竹”。从文人画的传统可以看出,文人竹的布置也讲究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深远。文人竹孤高细痩的主干,简洁疏朗的枝叶,强烈的线条因素,淡雅无华的造型风格,呈现出清丽婉约、洗尽铅华之姿,言有尽而旨趣远。所谓意在言外,文人竹造景造型无定法,一切以适为佳,此为第一层境界;第二层境界必得学识、才华、思想、悟性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调度从容,竹为心声;而最高之境乃高贵的品格和深层次的美学修养。盆景形小而相大,所见万物皆是人心,心思细密者会调养出精致纤巧之相,胸怀旷达者能培植出高朗疏淡之相,风骨凌然者会栽植出遗世独立之相,相由心生,栽竹亦是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