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意蕴,现实关照与万物入怀禅意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在当下,“国学热”不仅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当我们拨开形形色色的国学班、国学课的凌乱幔帐,却并没有发现我们期待的古典诗意的回归,古典情怀的升温。更多的是,被尘世遮住眼睛的人们,在孩子手中塞上一本所谓的国学经典,然后,用现实的功利逼迫他们把那些自己都不相信的人生信条背出来。说得刻薄一点,许多人口口声声说的“国学”,不过是现代欲望的翻版,不过是以传统经典之名,实现当下的蝇营狗苟。一句话,国学中的人生智慧和家国情怀,国学中的经世致用与诗意期许,并不在这缺乏理性思考的追风赶浪中。
真正的文化传承,决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利益构建,而是真正认同那古老伦理与优雅缓慢的生命节奏。在我看来,王晓波的诗歌中,张扬的就是这种对古典人生的体认,弥漫的就是这种对诗意存在的追寻。“花鸟作赋,草木入文/你我的汗水浇灌成春绿/从晨光读到月色/半江瑟瑟半江朗朗书声”(《半湖月色》)在诗人心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两情相悦,而是对流淌着生命琴弦与自然平仄的天地伦理。在这个生命谱系中,人与万物融为一体,情与思琴瑟和鸣,而那让人唇齿生香的唐诗宋词,就是这种生命存在的忠实记录,有呼吸,有体温,有草木之心,有山水之魂,有生命之根。
这是一种古典情怀。它拒绝污浊的名缰利锁,而是直抵生命本原意义上的无用与无为。而恰恰是这种与欲望自觉疏离的生命姿态,让诗人的心灵沉静如水,并在宁静中,顿悟了人为的界限是那样的偏执与虚妄。兰波说过,生活在别处。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这似乎就是一个人生的法则。然而,对于阅尽人世的人而言,远方也就是此在,此在也就是远方。这也是一种万物入怀的禅意。所以诗人才会淡然——“什么也不想 远近平淡安然/远方蔚蓝雪峰洁白/路旁小草小花 近处河道清澈见底”(《远方》);所以,诗人才会惊喜——“你听听 多年前纷飞的大雪/现在还是开出了禅意的雪莲”(《听雪》)。
当然,诗人并没有一味地沉溺于古老的韵律,置身火热的生活现场,他并没有规避现实的人生困境与人世的不堪。他的眼中有苦难,他的心中有关怀。这也是古典情怀中的一部份。在光谷地铁车站的出口,他看到“一中年汉子赤裸上身跪求路人/痊愈的伤痕从腰背/一直扭曲到脸庞耳根/而此时,光谷资本大厦的霓虹/正有规律地闪烁/那光芒还照亮了/一名三四岁的男孩/肌黄而茫然的脸”(《照亮》)对于向往世界大同、万物和谐的诗人而言,这是一种深深的伤害。虽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消除这种苦难,让生命有生命的尊严,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是构建诗意人生的重要内容。所以,诗人并没有刻意遮蔽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存在,而是直面它。这是诗人的良知,是诗人的道义。为此,他向前辈先贤们求助,他读鲁迅,“我渴望手中这点烛火/能让我找寻到光明/能让我不再害怕孤单”(《夜读鲁迅》)。
可以这样说,“直面惨澹的人生”并没有让诗人陷入绝望。因为,他心中有对诗意秩序与古老伦理的希望,有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深情惦念。“每次我将这念珠串起佩戴手腕/总觉自己被一尊菩萨搀扶”(《菩萨》)在这里,菩萨是一种隐喻,它不是物化的雕像,而是代代相传的伦理粘合与生命繁衍。可以这样说,只要心中有善念,只要心中有爱,这生命便有生生不息的理由,这世界便有值得留恋的光景。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