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要有自觉地进行具有审美意义与价值的风格创造

我们在书法欣赏时,一看就基本知道是谁的作品,即便是有所变化,万变也不离其宗,这就是人的风格,书法风格属于审美范畴。初学者没有风格而言,首先是手上工夫达到一定水平,待精神与工夫合二为一时,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从手迹工夫到精神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从书法风格形成过程便知。

书法风格形成不是短期的,是一个长期过程。接下来先看看中国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书契出现的早期。由于物质条件不同,方式方法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书体、书风、书貌。当时人们是看到了这些的。但由于只着眼于实用,只是从技能、功效上观照它们,也会认为技能精熟、功效高的书契比技能差、功效低的好也会认为它美。早起的书法虽然不同人的不同情性、手法等会造成风格差异,但那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上尚不知有风格上的追求。

能说明这一点的是,那时人们有寻求尽可能精熟的技能的自觉,却没有寻求不同于人的即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风格的自觉。人们只是从自然的观感中获得审美感受,却不知有“我”的自我意识,以区别与其他人的风格面目。这里可称此时期为书法风格的朦昧期。

(图:甲骨文书契)。

第二阶段,字体经过篆、隶、草、正、行的衍变,最后停止,书写方式方法也稳定下来,人们的审美感受从技能的精熟、形象的生动,逐渐向风格的关注发展。发现同样物质条件下、同样字体、同样精熟的书写,竟像不同人一样,有不同的风格面目。不同的风格面目的书法,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只是学习书法为了实用,人们尽量找那使人感到美的书法做范本,而且努力学像,以为学得越像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公认为美的风格面目大流行的现象。这是有风格美的认定与学习,而不知有风格面目独创性的审美意义与价值认识的阶段(图:晋王羲之草书《七月都下帖》)。

第三阶段,人们爱好前人技术精良、风格优美的书法,并认真学仿,以求将它的风貌变为自己笔下的现实。但是审美实践使人发现,如灯取影地学取前人,所显示的不过是善于摹仿的技能、工夫,而不是以新鲜别致的风貌展示的艺术家更为可贵的才能、修养,它并不能使人获得如赏前人佳迹同样的美感,从而逐渐认识到,作为艺术创造,还应该各有独特的面目。此时,书法的功能虽主要是实用,但并不妨碍而是希望能者给它丰富的审美效果和风格面目。深悟这一点的书家明确提出:“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书法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到以有无风格特色论高下的时代。

第四阶段,人们已认识到风格独特性的审美意义,书家已有了寻创独立风格的自觉,但还不能从规律上认识审美心理发展变化与新风格面目创造的辩证关系。尽管如此,为实际的审美感受所推动的创作追求,在风格上,仍然取得了符合审美需求的成就;在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审美心理发展规律的观点,如“四宁四毋”、“以丑为美”等新的审美观念,就是由于不满因袭已久的风格面目提出的,并从长久未能被人见识的古代碑石书迹上发现帖书所没有的美,大胆向其学习,充分汲取其营养,从而创造了既得自古人却不是重复古人的新风格。这就到了虽不谙风格发展规律却在规律支配下进行风格追求的时期(图:清赵之谦书法、民国吴昌硕书法。

现代于右任书法

第五阶段,即前阶段以后到迄今为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书法审美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总结书法风格创造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把书法艺术的风格追求,放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把理论认识与书法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升华情志,深入传统,张扬个性,力求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具有时代风貌、具有高雅格调的书法艺术,求得风格面目多样化的书法艺术的繁荣。

这是从理论上作阶段性分析,也是风格发展的大概趋向。具体的历史事实却不是阶段分明,思想认识上的阶段性发展也是错综复杂的。各个阶段书法意识的形成,与书法发展的现实有关,也与时代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有关。但是,由于各个书者见识、修养等的不同,有人跨进快,有人跨进慢,而有人将来也未必能跨入,一直停留在写字匠。无可讳言,这与天赋有关,也与修养有关,虽然生活在同样的时代环境中当今书人具有空前强烈的风格意识,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心书法的风格发展变化,企盼高雅新颖的风格面目不断出现。

人们确实厌恶庸俗陈腐的风格面目,却也不排斥甚至特别喜爱借古老的,乃至是被一般人遗忘的传统风格面目寻求蜕变,即使原作者确非书坛高手而是不谙艺术的工匠。原因是人们欣赏新变,不欣赏重复,既不欣赏帖书的重复,也不欣赏碑书的重复。但这决不意味着对优秀传统的否定,人们不喜欢的只是因循守旧,却不反对而是欣赏书法家以时代的审美眼光去观照、发掘传统,从前人未曾发现美的层面发现它的美,汲取它、发展它,举一反三,化为新的创造,使人感到它既高古,又新鲜,显示出作者既具慧眼,又见匠心。且看今日书坛,古老的甲骨、金石、竹木简牍、写经残纸、砖瓦缯帛,只要搜寻到的,无不被借取,发为新的创造。

现代林散之书法

这当中,确有些近乎原样摹仿,或以书写代替当年的契刻。即使这样,也算以古为新。虽层次很浅,未见匠心,但也使风格审美心理饥渴的人们从中获得一丝满足,而不觉其“陈旧”。从这里,可以看到时代对风格审美需求的追切。

风格审美意识形成后,会积极推动书法风格的创变。如果书家不知或不能尊重这一点,仍然重复一种单调的风格,必会引起逆反。审美心理的规律是:要求风格不断变化,不断提高,不要停滞。但要求的是风格的变化,不是书法艺术基本特性的变化。如果书法变到失去风格创变的基础,审美心理也不会接受的。

要求这么高,规定这么“死”,当今从事书法人数空前,能给风格创变的借鉴材料终究有限,且都已被无数次利用。在这种情势下,还能创造新的风格面目么?—这又是新时期书法风格寻求中经常出现的新问题。

事物是辩证的。新鲜风格的重复,会失去新鲜感;被人遗忘的陈旧,予以汲取、改造,也成新鲜。“新”与“旧”,在审美心理上都只有相对的意义。尺牍、手札,是晋唐以来出现的书法形式,作为艺术,只能手中把玩。明清人将它发展为张悬于厅堂的形式时,便出现了立轴、屏联等。篇幅增大,字迹增大,技法发展,相应地带来了风格的变化。时人在沿用立轴、屏联等形式的同时,将尺牍、手札等直接作为现代展览形式,又使人有了新鲜感。这只不过是举例。谁若以为当今只有小品才新鲜,手札正当时,趋之若鹜,结果也会适得其反。今天人们的风格审美心理仍然是喜新厌旧的,排斥离谱的,不满重复的,向往失传多年如今才找到的。物质生活要求现代的精华、富丽,艺术审美趋向于远离时代的古拙、真朴。

研究风格的形成发展规律,是为了自觉地进行具有审美意义与价值的风格创造,不是现代人才这样做。以上讲的第四阶段,即明清之时,在赵、董书风影响下,帖学大盛,风格日益单调、虚靡之时,有见识的书家就考虑到要从流行的令人逆反的书风中摆脱出来。在尚未获得改变现状的启示以前,书人习惯地在帖学传统内调节。即使如此,审美逆反心理也迫使人走上了与精妍相反的方向,在古人“返璞归真”的思想启发下,有了寻求拙朴的尝试,“乱头粗服”、“以丑为美”、“宁拙毋巧”等就是在这种逆反心理支配下出现的书法美学思想。即以王铎为例,他虽声称“独宗羲,献”,然其书绝无二王之妍媚娴雅,而有其为时流行书风所不曾见的雄放恣纵。碑书得以发现和审美价值的认可,正因为其时人们风格审美心理极为饥渴,书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走出久已厌倦的帖风的启发,便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汲取。碑石上那因时光造成的漫漶缺痕,在厌倦帖书精媚的逆反心理支配下,也成为一些学碑者用心摹仿以创造新异风格面目的根据。而且也确因碑书的启发,习碑的需要,书写技法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清代书法因风格出现了新变化而激起了新的创作热情,理论研究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清康有为书法

到了现今,认识风格的审美特性,探讨风格的创变规律,更成为每个书家自觉寻求的重要课题了风格的个性与时代性人们常说:“风格即人。”意思是风格是艺术家特有的个性、才能、见识修养的表现。这话不错,但不全面。书法的风格,是书法得以产生的诸多因素结合展露的。这些因素,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同字体的文字,不同的书契工具材料的运用、具体的书写形式方法等属于前者;书者的书写能力、修养、情性爱好、风格意识等属于后者。二者结合,才有书法实际和由它展露的风格。其实这个表述还不全面,即以一个人的风格意识为例,除了来之于本人的实践,更有历史地形成的风格的抚育,以及时代审美风尚乃至所在地城书风或正或负的影响。科学地认识风格,不能不充分注意其所以形成的复杂性。

每个人的风格,都会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审美修养、不断增进艺术表现力的过程。每个人风格形成,过程不是一样的,有的人形成快,有的人形成慢,有的人不断变化,也有人总是淹没在时风中,始终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面目。

书家的风格,有随见识、修养、经验、感悟、追求出现的变化,也有基于本性、习惯、偏好等形成的特点。以至其无论怎么变化,仍有变不掉的东西。人们讲时代风格、地域乃至群体风格,其基础都是个人风格。风格的个人特征与时代性等是统一在一起的,显示风格时代性、地域性、群体性的,大都是时尚、风气、一定的美学精神等;显示风格个性特征的,大都是物质条件具有个性特点的运用和那仅属于个人且难以更移的性格、气质和癖好。而最为可贵者,则是书家个人对书艺创作规律独特感悟后所取得的对时风的突破。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群体性个人风格特征,能够反映当时历史背景和时代艺术精神,完全可以说就是时代审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