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 人工智能再上舆论风口,智能汽车裂变加速!——人工智能动态周刊(0308-0315)
作者:莫祯贞,长城所合伙人;班智飞,数字经济部项目经理;张冠鸣,数字经济部咨询顾问
人工智能动态周报
2019年3月18日(总第5期)
【本周焦点】
1.波音客机半年内两次坠毁,其MCAS系统成为热议焦点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MAX客机起飞后6分钟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这是半年内该型号客机第二次坠毁。关于事故原因,有安全专家表示,波音公司隐瞒了其737 MAX系列机型中的新型自动控制系统,由于传感器故障使得系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飞机低头下坠,且在客机坠毁的最后关头,该系统曾和飞行员“抢夺”飞机的控制权,飞行员尝试紧急拉起但最终失败。
GEI说
AI基于数据训练迭代智能,同时又基于数据进行决策,对数据的过于依赖也成为了AI的枷锁。与人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同,AI是小错不犯,犯即为大错,因为错误的数据将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酿成悲剧。这也进一步表明没有完美的智能体,人机协作才是目前的帕累托最优,并且在人机博弈的过程中,人在核心决策事件中的地位高于AI,这一点,不能动摇!
2.40亿电话拨出,央视315曝光AI黑暗面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多个企业开发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拨打骚扰电话,这些系统专用于电话营销,价格在3000元左右。相比人工每天拨打数百个,机器人每天能外拨多达5000个电话,其中,易龙芯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外拨打骚扰电话超40亿个。
GEI说
自然语言技术的突破,使智能客服业态崛起,不过利令智昏的一群人却在阴影里滥用这一成果,假借AI之名,触碰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科技之失,孰之过?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王欣辩护的“技术无罪论”。在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赋能的过程中,AI只是工具,无善恶之分。有些讽刺的是,当我们还在为超级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而焦虑时,却先被同类用初级的感知智能砸了自己的脚。可见,人工智能立法已是迫在眉睫。
【技术前沿】
3.史上最强GAN被谷歌超越,标注数据少用90%
3月8日,谷歌大脑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提出新一代GAN:S³GAN,超越此前生成图像最逼真的BigGAN。FID跑分结果显示,S³GAN获得8.0分,BigGAN是8.4分,分值越低表明图像越接近人类认识里的真实照片,S³GAN获胜。此外,S³GAN只用了10%的人工标注数据,而BigGAN训练所用的数据是100%人工标注的。
GEI说
获得海量标注数据进行算法的训练一直是困扰AI企业的难题,为了摆脱这种窘境,部分企业已在研究高质量的标注工具加速标注数据的量产,也有研究者从算法方面创新,延伸出了无监督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GAN等算法新方向,谷歌属于后者。
4.癌症诊断AI技术获FDA认定突破性设备
3月11日,位于美国纽约的AI初创公司Paige.AI宣布因利用AI诊断癌症而获得了美国FDA颁发的“突破性设备”认定,成为首家在AI癌症诊断领域获得“突破性设备”认定的公司。Paige.AI专注于利用AI技术辅助病理学试验,并提高癌症患者确诊的速度和准确性。
GEI说
FDA“突破性设备”计划自2016年底获得授权以来,已认证了110种设备,通过该认证即意味着设备对人体安全有效,且可进行商业化临床应用。2018年底,美国又发布了FDA突破性设备指南,并提出Step计划,来鼓励医疗器械商开发创新比现有产品更安全的设备,并帮助其尽早进入市场。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证也为整个AI+医疗领域创新创业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无疑将进一步加速医疗设备领域的AI创新。
5.OpenAI成立盈利性新公司,马斯克退出
3月12日,非营利性组织OpenAI宣布重大重组计划:成立一家名为AI LP的盈利性公司,由原YC总裁Sam Alyman领导,实行“100倍利润封顶”,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马斯克没有参与。Open AI是马斯克2015年倡导发起的一家非盈利机构,以确保通用人工智能有益于人类。其CTO表示:“此举是为了筹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如果不这样做,非营利组织就会倒闭。”
GEI说
由多个利益集团组建一个非营利又异常烧钱的技术研究机构去“拯救人类未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Open AI来说,可能形成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将自身意志更好的贯彻下去,实现长远的发展。对于马斯克,早在2月中旬已表示看不惯Open AI所作所为,将退出董事会,此次重组马斯克不在其列,也在情理之中。
6.中国AI专利数赶超美国 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近日,《日经亚洲评论》统计了近三年AI领域专利申请量前50名的企业,中国企业达到19家,远高于前三年的8家,其中2018年以三万项申请量成为全球第一,是同期美国公司的2.5倍。国内企业中,百度以1522项申请排名全球第4位,国家电网和腾讯分别以1173项和766项排名第6位和第8位。
GEI说
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中也显示,国内论文在总量和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上,排在世界首位。取得这样的成果无疑是可喜的,专利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技术功底与水平。不过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专利不是韩信点兵,数量多并不等于专利质量高。目前,我国AI技术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仍有距离,要走的路还很长。
【重大项目】
7.本周国内重大项目动态
GEI说
两会期间,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将带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总体来看,国内各区域早已开始争相布局,希望在AI的浪潮中找到自身定位,吸引外部创新资源入驻,以培育AI产业生态、赋能传统产业。
【大额融资】
8.英伟达史上最大手笔收购Mellanox
3月12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宣布以每股125美元,总价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该交易为英伟达有史以来收购交易中最大的一笔。Mellanox是一家规模并不大的网络硬件供应商,生产支持云服务的数据中心芯片及硬件组件,包括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InfiniBand。
GEI说
除了英伟达,微软、英特尔、赛灵思等企业也曾向这家公司抛过橄榄枝。Mellanox不仅控制着InfiniBand(高性能计算机网络通讯标准)超过70%的市场,还拥有芯片商的掌上明珠——数据存储与传输的核心技术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英伟达通过收购Mellanox可以加强其在大数据中心芯片业务的布局,支撑数据中心业务的翻盘,缓一缓矿机业务坍塌带来的冲击。
9.本周国内AI领域大额融资动态:
智能汽车动态月报
【两会热点】
1.李彦宏: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案,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决策、实时控制”,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让老百姓出行更加顺畅和安全。
GEI说
AI与交通的融合,除了让汽车本身更智能外,还有对整个交通系统的颠覆式升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指出:“到2025年使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城市将平均缩减通勤时间约15-20%。”此外,阿里的城市大脑在杭州试水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交通信号灯智能配置试点区域出行时间减少15.3%。除了智能交通系统外,道路本身将进一步得到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将重构大量的AI新场景,为培育本地AI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应用与商业载体。
2.曾庆洪:加快智能路网建设 助力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提出,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朝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我国应加快智能路网建设,助力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只有建设最适合智能驾驶的道路网络,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跑起来。
GEI说
让路变得更聪明与让车变得更聪明,均会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相比国内如日中天的自动驾驶企业迭代算法、创新技术,相应的政策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急需加快脚步,跟上技术迭代与商业发展的速度。2018年国内路测法规的颁布已比自动驾驶企业实地路测的实践晚了一个春季,希望智能路网布设至少能比自动驾驶上路早一个冬天。
【明星动态】
3.滴滴成立子公司涉足自动驾驶业务
3月4日,滴滴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经营范围涉及网络技术、智能驾驶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继2018年1月滴滴出行宣布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4月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之后,这是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再次深入布局。
GEI说
我们时常拿滴滴和Uber相比,这两个不打不相识的企业有太多相似的地方,Uber远在异国早已将自动驾驶作为自己开启未来业务的一把钥匙,滴滴在该领域的布局却鲜有透漏。这个曾几何时叱咤风云的中国超级独角兽,经过几次约谈,也变得低调了许多,逐步淡出媒体苦挖头条的视野,如今公开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布局自动驾驶,无疑是一次沉默的爆发。
4.蔚来自动驾驶放弃纯视觉方式,走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
3月9日,蔚来汽车在北京亦庄举行了ES8用户见面会,CEO 李斌等高管齐聚一堂,期间向大家分享了公司目前自动驾驶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研发计划。期间透漏,蔚来已开始研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将会跳过L3级别直接研发L4级别自动驾驶,且会加入更多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GEI说
依靠纯视觉路线实现自动驾驶,虽说能摆脱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所带来的量产成本上的困扰,但是因为本身技术的局限性,在应对复杂道路情景与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上,仍显力不从心。伴随机械激光雷达成本的下降、固态激光雷达技术的成熟、同行多传感融合技术路线车型的量产试错,蔚来的转变也在情理之中。
5.上汽斯柯达携手斑马网络拥抱智能网联汽车
3月12日,上汽斯柯达与斑马网络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将于近日推出首款智能网联车型明锐智行,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该车型搭载斑马智行互联系统。未来,明锐旅行车、柯珞克、速派等更多斯柯达车型也将陆续搭载该互联系统,跨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
GEI说
除了智能化,网络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汽车的网络化共分为网联辅助信息交互、网联协同感知、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三个等级。撇开后两个不说,单单辅助信息交互就足以让人遐想联翩,联网后的汽车在内容与服务方面将极大地丰富,不过在享受功能丰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去积极应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困扰。
【应用场景】
6.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南昌赣江新区亮相
2月26日,名为“熊猫”的智能公交车在江西南昌赣江新区亮相,并向市民开放试乘体验。这款人工智能客车集合了智能驾驶、掌纹支付、语音交互、视觉防盗、智能逃生等20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单位深兰科技相关人士表示:“该智能公交车是目前世界范围最先进的公交车辆,这款智能公交已在成都、济南等国内多个城市试运行。”
GEI说
南昌自动驾驶公交的亮相,让人想起2017年底深圳上线的国内首辆固定线路自动驾驶公交,由于市民对安全的顾虑,该兄也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未成熟,不可控的小概率事件过多,即便配有司机应对突发情形,市民也难以安心买账,能否上路并推行下去,坐等吃瓜。据悉,南昌的智能公交是由深兰科技打造,这个2017年转型AI,两年布局七大人工智能领域,超常生长的“神秘独角兽企业”,着实在产品上难给人安全感。是目前各大企业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大同小异门槛甚低?还是企业本身产品噱头大于实质?由读者自行判断吧。
7.我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年底开通
3月9日,据央视报道,我国将于年底前在京张高铁新保安至花园区段打造全球第一条智能化高铁,首次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高铁之上。据悉,该条铁路有五大自动驾驶功能:车站区间自动运行、车站自动停车、车门自动防护以及车门和站台门联动,目的是以AI代替司机部分工作,将司机从复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行车安全工作。
GEI说
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遵循从低技能行业向高技能行业、从高数据行业向低数据行业、从高收益行业向一般行业延伸。简单重复性的劳动逐步被智能化的系统、机器取代是必然。但人机对抗不是结局,协作共生才是目标。相对于汽车自动驾驶,高铁的自动驾驶可控因素更多,道路条件更简单,不过速度也更快,对行车安全要求更高、更严格,自动驾驶系统的引入,人与机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何乐不为?
8.国内首个无人车物流园区落户成都
2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在成都双流打造的国内首个无人车物流园区正式投入使用,占地2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内共有2辆无人车。菜鸟无人车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能感知周边环境,自主进行决策,可以对行人、车辆等各类动态、静态障碍物进行避让,还能调度园区内的红绿灯,对社会车辆发出提醒。
GEI说
去年双11国内快递突破了日次十亿件,马云表态未来六七年有望成为常态。面对如此巨大的快递周转量,自动化势在必行。目前来看,虽说无人车物流园仍在探索实验阶段,不过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无人车物流园区的建立既能为应对未来的压力埋下了种子,也为自动驾驶技术找到了商业化场景,一举两得。
9.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启用
3月8日,“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在深圳坪山举行启用仪式。测试区位于坪山区金联路附近,总长2.6公里,主要为城区道路,包含典型城市道路要素如环岛、十字路口、停车场等,可满足交通标志识别及响应,信号灯识别响应,前方车辆、障碍物、行人非机动车识别响应,靠路边停车等14项基本测试项目。
GEI说
开放道路测试对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路测是自动驾驶获取数据,据迭代算法的关键路径,也是其技术走向成熟,实现商业应用的不二法门。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鲁棒性,路测需要在多元场景下进行,乡村道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路测数据均需要搜集测试,深圳测试示范区的建立,无疑会加速当地智能汽车企业技术迭代速度,加强深圳对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