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六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六
原文:
《说文解字·叙》:“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解读:
书是依照文字写的。经历了五帝三王不同的时代。经常变换或改变书写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没有一个书体是相同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各造各的字。大致的方式方法虽然相同,但造出来的字并不一致。“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从包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用结绳记事以垂宪象”到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改用书契“以垂宪象”。其中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而操作工具却已经有了变化。乃至经历了五帝三王不同的时代,都在试图改进或拥有自己的操作工具。文字的体系是在改进之中的。
所以中文不是仓颉一人所造,仓颉只是规范化造字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字,可能都不是仓颉所造之字。不过大都遵循了伏羲的理念仓颉的方法。所以许多字都能够通过字形来会意出大概。这也是我们今天看见甲骨文还能有大概的辨认度的缘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构成的“宪象”是意义表达的参照体系。因为以熟知作比喻,所以就都能容易理解其表达的内涵。这个方法就是现代依然是非常有效的。能够促进各语种之间的交流。尽管现在有了语言翻译的机器,但是有的问题通过比喻来表达会更有效。而且比喻也能让表达更婉转。
中文造字有一个累积的过程。靠的是方法与理念的统一。遂使所造文字虽不一致,但大同小异。在承传有序的情况下。虽然“靡有同焉”,但依靠“宪象”,大部分是能够让人认识与理解的。不同常常是因为人们生存环境习俗不同,所以因地适宜所举“宪象”不同的缘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