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证治经验12【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494人已读
医论医话
一、痰与癌
痰是中医学里特有的名词,既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又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不论因痰致病,或是因病生痰,皆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故前人有“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痰”古同“淡”,从水,受火炎灼作痰,故痰因水湿停留而成,其清稀者为饮,稠浊者成痰。
广义的痰包括可见(有形)和不可见(无形)的痰,有形之痰指从口中咯出的痰液,亦包括瘰疬、痰核,而停留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影响生化,阻塞气机,变生百病,则为无形之痰。
痰饮病证,遍及全身。痰浊犯肺,阻塞气道,肺气不宣,则现咳喘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则见胸闷心悸,甚至痰迷心窍,神昏痴呆,或发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阻经脉,气血不畅,可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有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痰浊上犯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见头痛眩晕,甚则昏厥跌仆;痰气凝结咽喉,则咽中梗阻,或有梅核气吞吐不舒,或有痰涎咳出不畅。凡此种种,难以枚举。在癌患者因痰引起的病证亦比比皆是,元代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浊凝结头面颈项出现结核肿块,如五官、口腔肿瘤、鼻咽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且每有痰瘀胶结而成“窠囊”;痰与死血停留食管胃脘,致胸痛彻背,噎塞呕逆,或隔食呕吐,呕秽痰涎,见于食管癌、胃癌;痰热互结,阻塞肺络,或痰饮泛滥,悬于胸中,出现咳嗽痰血,发热胸痛,心悸短气,甚则喘息抬肩,颈项壅肿,见于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或各种癌瘤转移致胸腔恶性积液;痰浊瘀滞乳络,致乳中结核,肿块硬实,甚则溃破渗液流血,疮口翻花,如乳腺癌;痰与寒邪凝泣胞中,致下腹肿痛,五色带下,血水臭秽,甚则有阴疮交肠,见于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以及妇癌继发阴道直肠瘘或膀胱瘘。癌症晚期多数转移至脑或骨骼,痰浊夹风邪循经入脑,阻塞清窍,致头痛呕吐,昏花复现,肢体偏瘫,甚则昏迷不醒,见于脑瘤或脑转移癌;痰毒流注或痰癖留著骨骼,出现骨骼畸形或肿块,疼痛如锥,痛处固定,肢体废用,甚则骨折瘫痪,见于骨癌或骨转移癌。痰饮是多数癌症的致病因素,癌瘤形成发展后又可形成内痰与外痰,除痰散结就成为癌症论治的常法;痰邪又常夹杂六淫、瘀毒为患,形成风痰、寒痰、热痰、燥痰、湿痰、老痰、痰核、痰癖、窠囊等,则须辨别孰轻孰重,这是痰饮论治的变法。
在痰饮致病的诸多癌瘤中,以脑瘤的成因、辨治较为特殊。中医认为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处头部巅顶清虚之地,肾虚可致髓海空虚易受邪;痰饮与水湿同性,质重坠而难达巅顶,而风邪则上行而数变,风痰最易上扰清阳,如风痰夹瘀则胶着脑髓而形成固定病灶。脑瘤中约有90%为转移癌,常见引起脑转移的癌瘤依次为肺癌、乳癌、消化系统癌等,脑的原发肿瘤则有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等。人体固有的血脑屏障原为抵御细菌病毒不易侵犯脑部的天然防线,同样,血脑屏障亦妨碍抗癌药进入脑组织的浓度。不少除痰散结类中药对体内肿瘤有效,而对脑瘤的疗效欠佳,可能与不易进入脑有关。对于脑瘤的辨治,痰是重要的病因和病理产物,如脑瘤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为痰浊泛滥、蒙蔽清窍,然痰邪常夹风、成瘀,且病躯常先有肾虚髓空,为风痰侵脑成瘀造成可乘之机,也不可不知。临证每用非常法,选非常药,可用自拟清空涤痰饮(龟板胶15克、紫河车12克、蜈蚣3条、全蝎6克、地龙10克、生半夏12克、生南星12克、浙贝母30克、生苡米30克)加减治疗。脑瘤中的“痰”可视为“老痰,顽痰”,非搜风通络的虫类药难以带药入脑。以本方加葶苈子、白芥子、山慈菇、北芪等治疗脑胶质细胞瘤取得好的疗效,如甄姓患者左颞枕部巨大胶质瘤7cm×8cm、6cm×5cm并瘤内液化、脑实质水肿、频发头痛抽搐、记忆减退等,服药三周自觉明显好转,治疗半年后症状消失,已恢复上班。《景岳全书·杂证谟》谓:“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脑瘤治则宜搜风痰、散瘀结、补脾肾,在临床取得疗效后亦常以健脾补肾药收功。
二、话说大黄大黄是一味重要的常用中药,明代张景岳谓“因有峻烈威风,积垢荡之顷刻”,故称将军。
人参与大黄是补、泻两法之代表药,习俗医生喜补,病家畏泻,每见“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使大黄蒙冤不少。
中医使用大黄治病已有3000年的历史,成书于战国到西汉前后的《神农本草经》下品收载大黄谓:“味苦寒……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极其精辟地把大黄的功效归纳为“下、破、通、调、安”五个字,历代本草学家对大黄的详尽注释,现代药理研究及丰富多彩的大黄治验报告,皆未超出“五字”规矩,在肿瘤临床辨治上亦诚如斯言。
下:下指泻下,举凡急性热病,里热闭结,血热成瘀,血瘀发热,症见邪盛脉实者,可用大黄清热泻下,如急性白血病血热发斑、支气管肺癌咳嗽咯血、发热喘促(肺与大肠相表里、泻大肠为釜底抽薪),直肠癌脓血肿痛或肢肿难忍者。
破:为破积、散结、消症,包括痰结、食积、血蛊、癖饮等,如恶性淋巴瘤、鼻咽癌、乳癌的体表结块(痰结、积块)、卵巢癌、子宫体癌的下腹肿块及腹水(症瘕、癖饮)、胰腺癌的痞、满、燥、实、闭(疼痛、呕吐、便秘属食积、毒聚)。
通:通指通利六腑,六腑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强调六腑以通为用,“腑实”可致脏腑功能失调,通利水谷为通利二便,适于食管癌、胃癌隔食呕吐便结(如隔食致滴水不进用大黄制剂直肠内滴注)、肠癌脓血便滞下、子宫颈癌放疗后大小便不通。
调:调指调中,调理脾胃,中指中土脾胃,脾土与肝木因相生相克而关系至密,肝胆湿热碍脾可致黄疸,肝盛凌脾可致腹水、消瘦,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胆囊癌、胰腺癌黄疸消瘦、二便短少。
安:安乃邪去正安意。《本草经疏》谓大黄“祛邪止暴,有拨乱反正之殊功”。医圣张仲景善用大黄治热病、杂症来安和五脏,在《伤寒杂病论》中有40条方剂选用了大黄。在各种癌症的辨治中,凡有热、瘀、痰、毒、闭(不通)者可选用大黄,即便晚期癌症亦每见“至虚有盛候”,常在辨证用药中酌加大黄。
大黄的用量用法颇有讲究,张锡纯谓:“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
是以治癫狂其脉实者,可用至二两,治疔毒之毒热甚者,亦可用至两许。”治胃肠腑实者用生大黄不宜久煎;泻热结、清热毒、破症积可与它药同煎;治血证宁血止血、祛瘀生新可用大黄炭。
体实、胃厚、清醒者可用汤剂内服,体弱、肠薄、昏迷者可予直肠内滴注。早在东汉时张仲景开创直肠给药的先河,创“蜜煎导”、“大猪胆汁导”、“土瓜煎导”等外用方剂,使用大黄复方直肠滴注治疗癌瘤重症如高热、昏迷、腹水、脏毒、腑实等,可与内服药相得益彰。
三、中药抗癌解毒十法恶性肿瘤每因内虚毒聚而成,癌块内著,盘根错节,临床论治,首重祛邪解毒。中医古籍里提到的“毒”,现代可理解为导致生长癌瘤的毒邪和癌瘤长成后产生危害机体的内毒,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特点,发掘流传于民间的常用解毒消肿中药,结合不同癌瘤的病理特点和脏腑辨证,拟订出以祛邪解毒为主的常用抗癌解毒十法:1泻肝解毒法:有泻肝凉血、解毒止痛、利湿消肿的功效,适于肝癌症见肝热血瘀者,选用龙胆草、芦荟、半枝莲、蒲公英、山栀、茵陈、大黄、莪术、牛黄、柴胡、白芍、田七、川楝子、溪黄草、土鳖等。
2启膈解毒法:有启膈开关、解毒活血、除痰止呕的功效,适于食管癌隔食不下、胸痛呕逆者,选用硇砂(冲服,每次量不超过1克)、守宫、蟑螂、浙贝、法夏、南星、急性子、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威灵仙、乌梅、田七、郁金、旋复花、代赭石等。
3和胃解毒法:有和胃降逆、解毒祛瘀、消滞止痛的功效,适于胃癌隔食不下、脘痛呕吐者,选用法夏、郁金、莪术、田七、水蛭、蒲黄、五灵脂、鸡内金、枳实、菝葜、藤梨根、蒲公英、肿节风、生姜、甘草等。
4理肠解毒法:有理肠逐瘀、祛湿解毒、通腑止血的功效,适于肠癌腹痛、下痢赤白者,选用苦参、槐花、银花、地榆、败酱草、蛇舌草、茵陈、土茯苓、大黄炭、白芍、黄芩、五倍子、罂粟壳、仙鹤草等。
5通窍解毒法:有通窍清肺、解毒散结、除痰消积的功效,适于鼻咽癌头痛涕血或颈部肿块疼痛者,选用穿山甲、守宫、露蜂房、石上柏、天葵子、苍耳子、辛夷花、夏枯草、鱼腥草、浙贝、山慈菇、海藻、昆布、山豆根、天冬等。
6清肺解毒法:有清肺止咳、解毒除痰、益气消症的功效,适于支气管肺癌痰热内壅、气促胸痛者,选用鱼腥草、桑白皮、地骨皮、全瓜蒌、苇茎、桃仁、苡米、葶苈子、浙贝、守宫、地龙、西洋参、沙参、天冬、石上柏等。
7散结解毒法:有散结软坚、活血解毒、疏肝调经的功效,适于乳腺癌肿块未溃、硬实疼痛者,选用山慈菇、穿山甲、露蜂房、王不留行、当归、川芎、柴胡、白芍、郁金、法夏、夏枯草、花粉、天冬、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
8舒胞解毒法:有舒胞祛瘀、解毒利湿、止血止带的功效,适于子宫颈带下赤白、崩中臭秽者,选用苦参、莪术、露蜂房、王不留行、花粉、南星、地榆炭、山栀、丹皮、柴胡、血竭、五倍子、杜仲、牛膝、仙鹤草、七叶一枝花等。
9除痰解毒法:有除痰散结、解毒消积、祛湿通络的功效,适于恶性淋巴瘤消瘦发热、肝脾肿大者,选用鳖甲、土鳖、蜈蚣、僵蚕、南星、半夏、莪术、海藻、昆布、连翘、猫爪草、夏枯草、蒲公英、蛇舌草、山慈菇等。
10凉血解毒法: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祛瘀消症的功效,适用于各类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发作者,选用青黛(研末冲服)、六神丸(送服每次30~50粒)、生地、丹皮、茜根、仙鹤草、血余炭、云南白药(冲服2克)、旱莲草、花粉、麦冬、蒲公英、蛇舌草、西洋参等。
本文枚举常用抗癌解毒十法,较多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这类药物的动物实验提示对多种瘤株有广谱的抑瘤作用,在选用以上解毒法的同时,亦不偏离辨证论治的宗旨。如见兼症急剧,宜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对症治疗;若体质虚衰,气息奄奄,不任寒凉攻伐,则宗“缓则治其本”的大法,扶正祛邪兼顾,或从寓攻于补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