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到底是咋回事儿……
摄影师:戴舒婷
自恋到底是咋回事儿……
魏艳秋、雷雳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少年纳喀索斯。有一天,他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他对影子爱慕不己、难以自拔。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死亡。死后化为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便将“自爱成疾”这种病症称之为“自恋症”或“水仙花症”,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Zajenkowski和 Dufner (2020),以及Zavala和Lantos (2020)对相关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自恋分为“个体自恋”和“集体自恋”。
个体自恋是一种人格特征,其特征有自我中心主义、明显的重要性和权力感,以及缺乏对他人的尊重。那么,自恋在各方面有怎样的表现呢?
自我知觉
自大型自恋是自恋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自我增强、具有趋近动机、大胆。自大型自恋者明显倾向于保持不切实际的积极自我看法,存在智力上的自我提升现象。
心理健康
只要自恋者对自己的智力保持积极的看法,他们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对于自恋者来说,保持与智力有关的自我概念似乎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这种自我概念对他们来说是高度有益的。
脆弱感
尽管自恋者很自大,但他们的自我往往同时也很脆弱,会被负面反馈动摇。当负面反馈是针对个人很重要的方面时,比如,当他们的智力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他们的自尊会明显下降,自恋者会做出明显的防御反应。
自我呈现
自恋者有强烈的动机去给别人留下聪明能干的深刻印象。比如,当参与者被告知完成一些任务之后,他们可以获得可观的威望和赞赏时,自恋程度高的参与者比自恋程度低的参与者参与实验的时长更持久。这些结果表明,自恋者有动机向别人证明他们的“聪明才智”。另外,在日常用语中,自恋程度高的人比自恋程度较低的人更多地谈论与成就相关的内容。
社会行为
自恋者认为,智力是决定他们在各个领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影响其在人际关系中受欢迎程度、社会地位和关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他们在社会中获益的重要武器。
群体自恋者认为自己的群体是特殊的、优越的,但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充分认可。权力、敌意和怨恨是集体自恋的核心。
群体自恋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群际敌意、对侮辱的敏感和对他人恶意的夸大、群体内部过度的排斥效应等。当个体的自尊心受损、个人权力感受挫时,群体自恋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
正面:由于自恋者在智力上的自我概念过于浮夸,他们可能给人以聪明的印象,尤其是在短期的人际关系中(工作面试或第一次约会),人们当下很难准确地判断客观智力。所以,自恋者不切实际的夸大自己的智力是一个优势。
负面:公开展示智力上的优势(例如,吹嘘自己智商超高或贬低他人是loser)会让人失去兴趣。因此,在熟悉和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中,自恋者的自我夸大可能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
正念干预中的感恩心理可削弱群体自恋和偏见之间的联结。未来研究可探究其他可增强情绪韧性的干预措施,进而削弱群体自恋和偏见之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