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沙金强文艺人物|千帆过尽,归来初心依然别样的艺术人生
文/顾静华
初识沙金强老师是在2016、2017年的样子,那时他已重拾笔墨。或许是因为商海中沉浮太久的缘故,他比一般文人多了些许圆滑世故,可同时文人的棱角傲骨又一览无余。我暗自寻思,如此一个矛盾组合体当真能沉下心创作?直到我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浑厚有力,刚劲挺拔,当即叹服不已。2018年海门楹联学会成立不久就在海门名声鹊起,有关人士频频前往学校做诗词、楹联、书法的公益演讲,后来听说会长就是沙金强。
我开始好奇,这个不露声色间就把诗词、楹联、书法融为一体的沙老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年的书法少年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往,缅怀过去,活在当下,展望未来,每个人有每个人喜欢的方式。
沙金强老师是个不喜欢缅怀过去的人。我的很多问题都被他轻松跳过,以致一度我尴尬地坐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打开他的话匣。好在那时正好有个少年塞着耳麦经过,嘴里哼着“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他颇为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依着这个话头,他说起他的过去。
小的时候能玩的游戏他都喜欢玩,可是玩的水平不够拔尖,所以不久也就觉得不是太有趣。也是凑巧,有次在小伙伴家玩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闲置在旁的印章,在印油里按一下再盖到废纸上就是几个红艳艳的字。他觉得比较有趣,按了几个后,突然想,如果自己也能刻印章,把自己和小伙伴的名字依葫芦画瓢的刻出来岂不牛翻天了?
在大人的指引下,他开始用胡萝卜试验。一开始完全没有形状,无法辨识,不是缺了角就是了一块。慢慢悟出了一点门道,偶尔给学校的好兄弟们刻上一个,谈不上好看,但只要盖了有明确辨识度,就能获得一阵欢呼声。就是在这样的欢呼声中,他刻字的功底越来越好,这个时候,他开始追求字的质量。
通东人有个习俗,春节要贴门对春联。这个时候村子里人都会挤着去一个老先生那里要春联。大人们都说这个老先生的字好联也好。他完全理解不了这个“好”是什么定义,但大人们如此说总归是有大人们的道理。那时已放寒假,他每天早早起床,到老先生那看他为街坊四邻挥毫泼墨,一连看了几天竟然也不觉得无趣。
老先生看他这么投入,着实有趣,便逗他说:“写这个看是看不会的,得练。”老先生用手在自己的肩头比划了一下,“练习的纸差不多叠到这个高度,就会开始有点样子了。”
说的人并不是很当真,但听的人却当真了。回家后就和父母商议练字的事情了。父母就用一支毛笔和一瓶墨汁把他打发了。他就在那些已经写过字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万分满足。
沙金强老师说他也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爱上书法的,但最初接触毛笔的时候,那份喜欢真的是从每个细胞里散发出来的。
拾起笔墨,重新来过
沙金强对书法有一种执念,他想把书法写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在瓶颈处的他万分焦灼。
那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未,改革号角吹响,新奇事物层出不穷,外面的世界在呼唤,他的心再也沉寂不下来。他没有强迫自己继续闭门造车,相反,他觉得自己应该趁着这样的机会走出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见识更大的世界。他相信外面有他追寻的东西,他必须拓展自己的眼界突破自己。
他没有辜负这场直接影响整个中国发展方向的机遇,随着下海浪潮,他涉足商界。五湖四海,天地之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个世界给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门。
沙金强适应能力、生存能力都比较强,在商场中混的如鱼得水。这给了他更大的空间,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多。
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他喜交朋友,特别爱交文墨之士,其中不乏书法名家。为了让自己的书艺得于提高,只要有机会他就向他们求教。因为沙金强的好学,那些名家也不吝赐教,让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理论再强悍,没时间练习进步总不大。他又想起写春联的老先生说的话“写这个看是看不会的,得练。”可是从商不是拿着萝卜刻字,可以随手放到一边。他没有放弃的理由。
然而,上天很快送给他一个理由。2005年起他炒股,成天沉迷在股票曲线上,经验不足的他一下子血本无归,断了资金链,企业难以运转。只能脱离商海回家修身养性。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重创,而对他而言,这只是让他重拾笔墨,与诗书定下了终身的一个契机。
不一样的沙金强
淡出商海的他,基本上与社会活动场所脱离了联系。十几年来,唯一的功课就是每天坚持日课八小时。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写好一个字,他可以反复练习几天;不满意某个笔画,他四处拜师求教。
他走访过中国著名书法家倪进祥、谢少承、孟浩、刘灿铭、刘月卯等,在这些名家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下,苦临古帖,终于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巧,突破了一个接一个的难题。
沙金强终于有了底气走出去。
笫十届江苏省新人展入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获优秀奖、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华诞获书法作品优秀奖、2016湖北鹿门山杯书法作获入展、2017首界章草杯书法作品入展、2019中国长城杯书法作品获优秀奖、2019海峡两岸神州杯获优秀书法作品奖……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名字。而让他万分雀跃的不是这些荣誉,而是“以前喜欢打油诗,后拜倪进祥后,深入诗词楹联歌赋的研究。”沙金强笑得很灿烂,“诗书楹原本就是相通的,用毛笔书写自己构思出来的诗词楹联的时候,心情和抄录别人的是不一样的——就像自己养大的鸡生的蛋和买的蛋之间的区别。”
自己养大的鸡生的蛋果然是不一样了。
纪念上海胡问遂100周年诞辰时,沙老师自撰问遂赋书法获入展,他的诗词楹联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报,省市楹联平台书刊和网络发表。
他是有实力的。有了实力的他,从自我中脱离出来,开始关注公益。他说“发扬一门艺术,远比自己拥有一门艺术更强大。”
2018年,在沙金强老师的努力下,海门楹联学会成立。而后他站在公益的讲台上,为海门三和中学、海门王浩小学、海门通源小学、东灶港边防哨所、海门第一中学、海门货隆小学作诗书楹讲座;他又到四甲新复村、有余村,海门镇张北村开展”送福到农家”活动。
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沙金强不忘师恩,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社会。用沙金强的话讲:教学相长,寻法则,觅经典,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自我,有了知识才能回报社会。
其实,写完这篇采访稿的时候,我原本想联系一下被沙金强提到过几次的倪进祥先生,想让他用一句话评价一下沙老师,以此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再好的评价也越不过“德艺双馨”这个词,而沙老师已然做到了。
本文转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