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肺癌筛查方法同为低剂量CT,而男女肺癌死亡发病比却大不同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经诊断就已是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他们很无辜很无奈,同时很气愤地表示,我年年都做肿瘤体检筛查,为什么到头来还是没有早发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殊不知对于癌症筛查,只是泛泛的检测几个肿瘤标志物,做个X线片或者LDCT等影像筛查是远远不够的。不同癌种特点不同,同一癌种也存在不同类型,有效的筛查手段也都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癌种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精准筛查十分重要,通常来说,精准筛查能够发现更多的早癌患者。比如肺癌,不同原因引起的肺癌类型不同,环境污染易造成周边型肺癌,以女性患者居多;吸烟多引起中央型肺癌,以男性居多。其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相同,对于肺癌如何做到精准有效筛查。

1. 男女肺癌筛查方法同为低剂量CT,而男女肺癌死亡发病比却大不同

《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分析》

肿瘤防治专家通过对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癌的死亡发病比在男女性别上出现了很大差异,男性群体为71%,女性群体为36%,百分比越大,早期发现率越低,这说明现有的肺癌筛查方式CT对男性筛查的效果明显不如女性。

2. CT为什么不能解决男性的肺癌早发现问题?

女性主要受环境污染和厨房油烟致癌因素的影响,多发周围型腺癌,肺周边亮,CT容易看清,而男性因长期吸烟容易诱发中央型肺鳞癌。中央型肺鳞癌由于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肺段支气管附近,这类癌肺的中央有遮挡(食管/气管/脊柱等挡住视野),而且中央气道宽,肿瘤容易贴壁生长,CT不容易看清。

3. 吸烟和不吸烟的人,谁得的肺癌更难治?

众所周知,吸烟会增加肺癌的得病率。但吸烟和不吸烟都有可能会患上肺癌,那么这两类人患上的肺癌谁得的肺癌更难治呢?

➢ 肺癌基因突变程度不同

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每一个癌细胞都会有很多的基因突变。

有数据表明,相较于不吸烟者,吸烟人士的肺癌基因突变数量要更多,甚至高达十倍。这主要是因为烟雾内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而这些致癌物都是会诱导身体内的基因发生突变。

而且烟雾还会对人体的肺部产生巨大损伤,从而导致肺组织坏死,身体就需要不断的去修补这些损伤的基因。每一次的修补过程,都有可能会造成基因突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就是突变基因大大增加。而基因突变增多的结果就是会对药物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治疗起来难度倍增。

➢ 肺癌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

在癌症发生的早期,长期吸烟的不良习惯会引起基因调控方式发生改变,让谁多表达点、让谁少表达点,这就是表观遗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一些抑癌基因高甲基化,失去肿瘤抑制能力,进而产生肿瘤。而且一些抑癌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肺癌的预后和化疗效果相关,比如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的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疗效不佳。

➢ 癌症病理类型不同

吸烟人群患上的癌症病理类型也和不吸烟人群不同,吸烟人群比较容易患上鳞癌和小细胞癌。而一旦患上这种癌症,那么在临床上是没有特效药可以使用的,也无法使用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而靶向药物是可以大大提升癌症病人存活率的药物。所以,由于病理类型的不同,吸烟人群的癌症存活率也会比不吸烟人士低很多。

4. 吸烟人群肺癌筛查请这样做

针对CT不易发现的吸烟引发的中央型肺鳞癌,最好的方式加做痰液肺癌基因甲基化检查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提到“痰液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诊断中央型肺癌最便的无创诊断方法之一。” 肯定了细胞学病理检查的价值,并还提出“获取病理学标本时,若条件允许,除细胞学取材外,建议尽可能获取组织标本,除用于诊断外,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

“痰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特异性很高而敏感性较弱的手段,使用分子生物标记物可增强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比如痰液甲基化基因检测等。” “研究发现,在肺癌组织及痰液标本中多种基因甲基化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及健康对照组。如SHOX2的超甲基化可以区别肺癌及肺脓肿、感染、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良性肺部疾病 ,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到68% 及95% ,提示SHOX2超甲基化可作为辅助肺癌诊断的标记物之一 。” ——2019年新版《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5. 肺癌筛查策略因性别而异,

基于肺癌发病机理的个体化筛查,不同肺癌类型,不同筛查方法。

➢ 周围型肺癌:是位于肺段支气管以外的肺泡组织的肺癌,以腺癌居多。高发于非吸烟女性,早期周围型肺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定期进行胸部LDCT(低剂量螺旋CT)筛查。

➢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近的肺癌,以鳞癌居多。高发于吸烟男性,早期症状包括刺激性咳嗽、血丝痰,可采集痰液进行检查。传统的痰液细胞学检测诊断灵敏度很低(5-20%)不被推荐用于肺癌筛查。新一代的痰液甲基化检测属于客观灵敏的分子检测方法。灵敏度大幅提高了(50-70%)。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