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以如此自信?

❀ ❀ ❀
过去这周我写了两篇关于巴以历史的小文,有读者留言,说“”作者的偏向性还是很明显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后取关。
我是真实迷惑,很想知道这位朋友觉得我是偏向哪边——而且是”毋庸置疑“这么肯定,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
想起多年前的一个话题,说有些文章被选做语文试卷题目,结果原作者去答都得不到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写某句话的涵义,更讲错了整段文章的中心思想。
每当有大热门电影上映时,聪明的观众会仔细推敲,写出精彩绝伦的影评,分析导演的表达与种种隐喻。导演听说了后,感觉是别人的电影……
非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东说过一句话在青年人群中曾引起热议,他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我想是这样的,从口而出的每一句话,诉诸笔端的每一个字,传达到对方耳中后,都需要用对方的思维去理解。“听者”能做到百分百理解“说者”的意思吗?很难,除非真有两个人的思维活动是完全一模一样,而这几乎不可能。
但是,在平常生活中,这些“误解的偏差”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我曾经拜托男友:如果我讲的某句话令你生气了,我请求你在生气前多想一秒。我一定不会故意去伤害你,所以很可能是表达与理解的误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懂,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来源于无法互相理解。有些“无法理解”是难以改变的,比如基于价值观的不同、甚至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不同。但大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矛盾,都是可以通过“多想一秒”去化解的
但问题是,在这个高速发展讲求效率的社会,你愿意为了理解别人,多花上那一秒钟吗?
❀ ❀ ❀
讲实话,每每看到“毋庸置疑”这种词我都有些怕。如果在讨论问题时,有人摆出这种词,我会马上终止讨论。因为明白讨论不会有意义。
我不是一个自信的人,我永远无法说出——坚决相信自己的观点即为正义。
年龄越大,这种不自信感越强,越发怀疑自己的所思所想,因为越来越发现人性的复杂与思维的力量,越来越不确定何以为好。
我十分崇敬梁文道先生,他的文字与节目我几乎全部看过。不止是可以在国内看到的著作与节目,我看了十多年他曾为某日报撰写的专栏。
梁先生给人的感觉是儒雅君子,博学多才却谦逊客气,讲话习惯用“不好意思”,“我想大概...”
曾看过他时政专栏的朋友知道,他可以是非常犀利、直接的人。我不是想说他现在的礼貌是装的,我相信他在讲那些话时绝对真心,他看过那么多书,思考过无数问题,但始终不能坚定地宣告说:我一定是对的。
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知道自己无法看清一切
❀ ❀ ❀
最近几年一直在学习各国历史,我最大的感触是:看多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与文明,会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自己民族的一员。会更爱这个世界、全体人类,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同胞。
从前,不同的人散居在世界不同的地区,每个地区又有不同的部落,他们时不时为争地盘互殴。后来,人类有了剩余粮食,学会交易,还发明了文字,便开始搞起了阶级,又慢慢弄出国家的概念。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始抢地盘互殴。
几千年过去,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终于意识到战争不应该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开始寻求和平共处。
然而,人类能跳出历史的循环吗?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说明我们依然身处那个环状的漩涡吗?
地球实在太大,于是孕育出不同的民族与文明。越多强调各民族之间的不同,越能加深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与粘合力。我那篇被指出偏向性明显的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为自己的民族自豪,并不等同于不能接受和融入到其他民族文化之中,这是我个人的浅见。
对任何民族自豪感强到不愿意接纳其它文化的群体,我都感到遗憾。
一个个体都知道闭门造车的危险,何况一整个民族。再说,接纳他人的文化与技术,并不代表不自信,相反这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我们身处一个自信的年代,为民族自信,更为自己自信。于是我们看到,有人为民族呐喊,有人为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争论。从某一方面看,这是一件好事。人们普遍相信,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百花齐放好过单调的色彩。
如果所有的声音与争论都是基于思考的结果,那简直是人类最辉煌的时代。然而事实上,占大比率的争论是观点先行,即立场决定论。屁股坐得正不正,是决定一个观点对不对的先决条件。我在此说的这个“坐得正”,意指“跟我是同一立场”。如果被发现你居然并非坚定地与ta站在统一战线——所谓坚定,是要旗帜鲜明地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立场——那对不起,你的观点必然有瑕疵。
为什么会有撕裂,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立场远比观点重要。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的前提,甚至一个人是好是坏的基础。
❀ ❀ ❀
最后,我有个关于人与人交往的小建议——不要假想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ta讲出来的话我们都会有理解偏差,何况那些并没有真实说出来的。
做人真难,自信是一条难以把握的线。
祝各位周末愉快!
朋友,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走,我们一起出去玩!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0)

相关推荐

  • 晓锦源:阔视远想,方能日臻富强

    中山国的王陵遗址被找到了,在陵墓中发现了一口钟,钟鼎文是这样铭刻的: "毋大而肆,毋众而嚣,毋富而骄." 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则国王给对太子的临终遗言,是治国的经验智慧. 中山国处在春 ...

  • 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内在关系

    在历史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不同民族会因相互交流而融合形成统一的民族性格,这是文明发展的过程性必然,人类历史也是由这种过程性必然衍生的人间悲喜剧集合而成.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融合是政治命题,因为民族统 ...

  • 天下文章——高瑞《文化与发展》

    作者简介--高瑞,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系,现工作于赤峰红旗中学,高级教师. 文化与发展        文化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因果的关系.发展促使文化不断繁荣,而日益繁荣的文化,又助力社 ...

  • 旧文 // 论争中的思考

    在开始谈论具体问题之前,我愿意引述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必须从三个观点来看待科学.第一,它是人类神圣的推理和想象才能的自由活动.第二,它是少数人对许多人要求财 ...

  • 没文化,真可怕!

    今见总书记讲起了文化自信,忽觉自学哲学的我都早有了这种自信,中央却才发出号召,说明党的组织建设远比个人觉悟还要保守得多--虽然人的所有思想与行为都离不开哲学的正确和错误指导,但我们却不敢或不能大张旗鼓 ...

  • 汽智·聚焦|何以“汉为观止”?比亚迪说:自信

    从秦代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开始逐步深入人心,到了西汉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天朝"观念基本上大家都接受. 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努力,汉王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代,不只是疆域上,而是在 ...

  • 世界文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自信(1)—— 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和谐并存,在交流与变革中彰显生机.<周易>为中国文化之根基.中国儒学自春 ...

  • 当文物笑起来,就笑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虎溪三笑图> 局部 宋 萧照(传) 今天是世界微笑日,"笑"是人类独特的表情,是除了说话外,人的第二种交流方式.笑有很多种,微笑.憨笑.偷笑.苦笑.假笑--历史上人们 ...

  • 孩子缺乏自信, 并不一定是胆小懦弱, 家庭教育起很大的作用

    让孩子阳光快乐的长大相信是每一位家长共同的心愿.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每一天都可以洋溢着欢乐的笑脸,生活中充满着欢歌笑语.但是我们也会看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不敢于表现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敢说话, ...

  • 孔子何以传五行思想于子游

    <荀子·非十二子>明确指出子思.孟子的五行思想来自孔子和子游,这说明子游是孔子和思孟之间五行思想传承的中间环节.孔子的五行思想见于<礼运>篇,其中记载了孔子向子游传授礼的运转之 ...

  • 郭碧婷瘦回了自信,穿印花连衣裙时髦洋气,扎复古麻花辫像小姑娘

    郭碧婷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女神,她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一直都是比较温婉优雅的,虽然郭碧婷现在已经嫁入豪门了,可她的清纯气息依旧还存在,这一次郭碧婷选择了一条时髦的印花连衣裙,搭配在身上格外的清爽,结合了复 ...

  • 跌至西部第7,附加赛预警,湖人仍充满自信,大莫:前二会避开我们

    2020-21赛季常规赛已近尾声,然而卫冕冠军湖人的处境却非常艰难,詹姆斯与浓眉在经历了漫长的康复期后,相继复出,但是却再次被伤病击倒. 浓眉在昨天与快船的比赛中,踩到广告牌扭伤脚踝,回到更衣室检查后 ...

  • “天下三大行书”何以如此了得?

    不二斋2018-03-09 10:59:20 ▲于明诠 究竟这"天下三大行书"何以如此了得, 又何以非如此排序不可, 在下这番议论自然是无知无畏的痴人说梦, 大家尽可以不与我计较. ...

  • 晚年的王铎,唯一自信的就是刷字了

    晚年落魄的王铎,唯一自信的就是刷字了. 专栏 书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