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民政局统计的 2018 年结婚和离婚数据,隐隐有些难过。表格里显示,9 年来,结婚率在下降,但离婚率却在持续增高。
作者:有书橙子
来源:有书(ID:youshucc)
如今时代在飞速发展,就连神圣的婚姻也进入了快餐时代。情侣间缺乏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对方,或者接触时间太短只看到了对方优点,就敢贸然进入人生下一阶段。无论什么时代、什么身份,对待婚姻都需要慎重,以下这些问题,结婚前双方一定要谈谈:
01
未来的居住问题
婚后的居住地点定在哪里,怎么买房,婚后要不要和父母一同居住;如果两个人是异地恋其中一方是否可以远离亲友去对方的城市生活?选择一个双方都喜欢并愿意稳定居住的城市,买房之前研究一下周边配套设施及城市规划,未来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婚后要不要和父母同住是很多伴侣都会面临的考验,这其中涉及婆媳关系,经济压力等种种因素;而异地恋情侣来讲风俗差异、饮食习惯,离开过去的朋友圈,都是为婚姻做出的让步。
02
未来职业规划
双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先说一下十年内的目标,看看对两人生活产生影响,有没有意见分歧。如果其中一方的工作需要离开其家族所在地到外地工作,另一方是否愿意陪同。假如婚姻需要放弃一部分职业理想,是否愿意接受,又可以接受放弃到什么程度。
03
孩子的一系列问题
在结婚之前,要清楚知道在带孩子问题上面,有没有过大的分歧:什么时候要孩子,结婚后谁带孩子,孩子的花费支出怎么安排,孩子未来的教育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要孩子很大程度会影响女性的事业发现,与此同时男性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大;如果没有双方父母帮忙带孩子,势必需要一方回归家庭。而且,此前有报告调查显示,上海部分地区培养一个孩子到初中的花费将近 80 万,其中教育占了大头。
04
对待婚姻的忠诚度
能否接受对方与异性朋友接触到什么程度,你们对出轨的定义是什么,能否接受对方精神出轨或者肉体出轨?
05
双方的经济情况
个人的资产情况,动产及不动产,婚后财产是共同使用还是分开管理。
06
双方的消费观
消费观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婚姻,在恋爱的时候或者结婚之前,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能到了婚后,才想着解决。前段时间普通工薪阶层的女子双十一购物消费 30 万买大牌产品,丈夫接受不了想要跳楼,就是一个鲜活的悲剧。
07
双方的家庭问题
原生家庭中一定有很多你看不惯的问题,为了不让这些问题出现在你们的家庭中;结婚前不说清楚,结婚后问题浮现出现,刚开始可能会忍着;
08
双方的生活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在一段婚姻里,嫁的真的不仅仅是爱情,也是对方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每个人结婚以后,都要习惯对方独特的生活习惯。而面对对方的生活习惯,哪些可以容忍,哪些不能接受;
09
双方面对吵架的态度
婚后两人的生活难免摩擦,假如吵架了,是否可以适时中止;做到冷静下来倾听对方诉说,并公平对待对方的想法和抱怨。此外,吵架中途能否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出过激的行为;吵架后能否客观分析两个人面对的问题,并携手克服困难。
10
有无疾病史
疾病史包括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特别是一些重大、具有遗传性、影响生育的疾病。如果在婚前隐瞒的话,很可能导致对方认为被欺骗了,对伴侣失去信任感。当然了解是双向的,另一方同样要对他的健康以及家族病史有所了解。
11
能否接纳彼此的朋友
你们喜欢并尊重对方的朋友吗,如果不喜欢伴侣的某个朋友怎么办?除伴侣和亲人外,朋友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社交关系;
12
个人的底线是什么
双方有什么东西不能因为婚姻放弃,可能是车、房、钱,可能是事业……当然,有些东西的确需要对方理解,但有些东西也要恰当地为婚姻让一下步。
13
如何分配未来家务
当一方全职在家如何分配家务,在家期间或许不能创造经济价值,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等等。
14
双方的优缺点是什么
情侣在热恋期只能看到对方的优点,互相回避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婚姻需要长期生活在一起,如果一直压抑不满终会迎来大的爆发;所以最好在婚前两个人把自己的优缺点进行摊牌,确定好对方是否是最合适的结婚人选。当然有些缺点,诸如家暴等,可能前期对方会隐藏起来甚至不会明说,就需要仔细的观察和调研。
15
未来家庭中谁来做主
家里的每一件事都牵涉到由谁来作主,哪些事由男方做主,哪些事由女方做主。包括节假日回家怎么安排,都需要有人来做决定并掌控风险。
爱情是人生的珍宝,当我们用婚姻这只船运载爱情的珍宝时;我们的使命是尽量绕开暗礁,躲开风浪安全的到达目的地。谁要是故意迎风浪而上,固然可以获得冒险的乐趣,但也说明他对船中的珍宝并不爱惜。
好姻缘是要靠珍惜保护的,珍惜便是缘,缘在珍惜中,珍惜之心亡,则缘尽。上述 15 个问题,就像是航海途中的路线图,让航行之路更加清晰。其中某些问题,谈论的时候或许会触发彼此的伤痛,并且一定会有不愿意面对的东西。但相信通过这些问题大家会重新审视两人的感情,从而做出最合适的未来规划。愿这场婚前的交流,能成为你们给彼此最真实厚重的礼物。
作者:有书橙子,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