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中医诊断学原理——看看中西医谁更科学?

2021-07-12

中医之所以能看病,必有其科学原理。西医的疗效远不如中医,也是有其必然性的,而绝非偶然性的。

初中理科教材,主要有数理化。化学主要讲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的化学反应。离开具体温度,物质能产生化学变化吗?各种物质之间,能产生化学反应吗?温度属于物理学的范畴,湿度和水应该界于物理化学之间。因为水和湿气作为溶液媒介,是温度和水分子的混合体。水蒸气和冰块,分子式虽同,却不是水。在高温下,铁石能熔为液体,更高的温度下,铁能变为气体蒸发。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温度才是笫一位的决定性因素。

在一切生物学中,在细菌学、病毒学的研究中,一定的温度,更是其生死存亡的首要条件。热带植物不能生于寒带,夏虫不能活于秋冬;寒带动植物不生于热带,香菇只会在冬季雨雪中疯长。中医就根据细菌病毒的这一特性,只要调整好自身体内的正常温度湿度,就达到了不杀菌毒而菌毒自灭的目的,哪里要象西医那样?天天去研究它的杀菌杀毒的特效药,却怎么也研究不出来?用毒药去杀菌杀毒,细菌病毒还没有杀死,病人已经先被杀死了,西医砖家们蠢也不蠢?

基于上述物理化学原理,所以对生命健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体内温度。体内正常菌群的生存,一切营养物质的生化合成,新陈代谢,吸收排泄,血管的舒张收缩,血液的循环不息,都离不开一定温度的环境条件。体内温度偏高偏低,都能生病。体内温度湿度失常,才是万病之源。

中医看病,正是抓住这一根本,称为“寒热水火”辩证。火多则热,水多则寒。所以煎炒烧烤,火热之物,易生疔疮肿毒;冰冻寒凉,形寒饮冷,易伤人体阳气,而生百病。

冷铁色白,烧热则红。可见物体温度高低,从观颜察色中可以辨认。中医的望舌,所根据的就是这一原理。舌红绛,苔黄燥,大热可知。膏知硝黄清泻之;舌淡白,苔薄嫩,大寒可知,姜萸桂附大温之。舌体瘦小,是津液不足,酸甘滋之;舌体胖大,是水邪泛滥,泻之渗之。

西医不知望诊,所以对于病人体内温度高低,一无所知。所以西医的生理学,病理学,是没有寒热概念的。西医的病理化验检查,也是没有寒热诊断的。寒热诊断,属于物理学范畴。西医没有物理学诊断,却来谈病人的生理病理,是不是太浅薄无知?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这就是西医常把人治坏治死的最主要原因。明明病人舌色刷白,舌体胖大,体内已经大寒,浊水已经滔天,还来挂瓶消炎,还叫人要多喝水,不死何待?于是很快魂游天外,名归鬼录,胜利完蛋。

再比如脉诊问题,寒邪束表,微循环因寒收缩,阻力增大,而现弹指有力的紧脉。肠胃大热,如水沸腾,而现在缓大滑实之脉;体内温度低下,不能化气,而现沉微之脉;危亡之际,灯油将尽,而现数疾无伦之脉;……。脉的形状变化,浮沉大小,滑涩缓疾,跟脏腑功能强弱盛衰,体内温度高低,都有最密切关系。西医不知切脉,因而对体内的温度高低,水火盛衰,一无所知。所以说,叫西医去治病,是不是很危险?

宣传中医的科学性,保障人民健康。欢迎好友转发。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1.7.11.夜。

(0)

相关推荐